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初,准备回国的斯诺已经在中国度过了他人生最美好、最充满活力的13年青春岁月。返美前夕,他又一次拜会了他十分崇敬的宋庆龄女士。宋庆龄动情地对他说:“你会回来的。我们算你是弟弟。你在美国是不会幸福的,你是属于中国的。”斯诺深深地为宋庆龄的真挚情谊所感动。当飞机腾空起飞的那一刹那,斯诺猛地掂出了宋庆龄那番话的分量,他突然意识到:“亚洲确实是我真正的故乡,美国反而是一片茫茫。我的形骸虽然离开了,但是,我的心却依然留在中国。”①确实,正如宋庆龄所预言的那样,以后斯诺曾三次访问中国。因为斯诺不仅属于美国,他更属于中…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第二天,我乘国航飞机去纽约。在飞机上,和一个洋人面对面相遇,挤在一个小角落里。不得不和他寒暄几句。如果是在过去,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解读他眼神的含义:是友好,还是不友好?是尊重,还是不尊重?我知道我这种心理是一种愚蠢的心理,但没  相似文献   

3.
微信趣事     
《新湘评论》2014,(8):26-26
我一同事,每天喜欢站在空旷的大平台上仰望飞机飞过,每次只要看到飞机飞过头顶,就使劲摇手机!我问他干吗?他说这样说不定能摇到一个空姐。  相似文献   

4.
读了《红岩春秋》96年5期上翟林椿同志关于上述问题的《考辩》一文,我也谈谈我的意见。 林椿同志不同意叶永烈《江青传》所说的“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延安是1938年11月20日”的话。他说,日本飞机第一次炸延安的一天,他和几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第一次乘坐飞机是在1956年5月3日。当时毛泽东要到广州视察工作,中央考虑到他的安全,准备使用苏联顾问团的飞机,由苏联飞行员驾驶。可是,毛泽东说:“我就是要坐中国人自己驾驶的飞机。”  相似文献   

6.
<正>这位“90后”不一般。他是“振长策、击长空”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从无到有,他主持建立我国飞机设计体系,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他航空报国70年,见证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创立到强大的70载春秋。他是“步履不停,奋斗不止”的硬核上班族。年逾九旬,他还是继续奔走在科研一线。从家到办公室,两点一线之间,  相似文献   

7.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苗玉华,是中航工业沈飞公司副总经理。我和罗阳同志共事10年,他是我们的好班长,也是我们的好兄弟,是我们企业的领航人、掌舵人,是忠于祖国、献身航空的楷模。罗总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他常对我们说,咱们沈飞人干的是保密的活儿,所以要只做不说,不能张扬。今天,我要说:"罗总,对不住您了,面对这么多领导和同志们,我要讲讲您的事儿。"我们的罗总,在航空工业战线整整奋斗了30年。第一个10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机设计员;第二个10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机设计研究团队领导;第三个10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  相似文献   

8.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潘新,是中航工业沈飞公司一名技术干部。我们的罗总走了,但我一直觉得,他并没有离开,仍然和我们在一起,还在用他的智慧和激情,引领着、激励着我们。我1996年进入沈飞。沈飞制造飞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飞机,两个兄弟单位关联密切,没多久,我就认识了设计研究所党委书记罗阳。罗阳当时才三十几岁。1987年,罗阳所在部门搞民品设计,市场很大,产品走俏,个人收入  相似文献   

9.
图说天下     
中国飞机巡航钓鱼岛领空 2012年12月13日,中国海监编号B-3837的运-12(Y-12)飞机与四艘海监船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我国钓鱼岛海域海空立体巡航任务。飞机在我钓鱼岛领空盘旋飞行约28分钟,空中巡航高度最低达到60米。这是我国首次派出飞机进入我钓鱼岛领空开展维权行动。  相似文献   

10.
小卫 《党史天地》2007,(9):29-31
当我国航空工业正在展现新面貌的今天,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新型飞机在蓝天翱翔时,我们不由深深怀念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初创人之一、我国著名的航空工业专家、共产党员徐舜寿同志。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对祖国航空事业的献身精神和重大贡献,他在飞机设计事业上的丰富学识及其组织才能,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及一个科技专家的治学态度,至今仍为每一个熟悉他的同志铭记不忘。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3,(2):66-F00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公司”)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刭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同民用航空产业的核心企业。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某外国政要推销本国飞机,顺势赠送一个同款飞机模型。我接过模型,翻过来一看,底下竟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你们想想,我们要造多少飞机模型才能换他们的一架飞机,我越想这买卖越不划算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表示,中国经济要向中高端跃升,这才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文摘     
《红旗文稿》2012,(13):40-41
吴建民:偏见妨碍认识真实中国日前,我在回国途中飞机上,遇到一位法国朋友。她对我说:"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大家有些害怕。"后来,见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凯硕,我问他:大家是有些怕中国吗?他说:是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冷战结束后,一批新兴大国崛起,中国是最突出的例子。历史上大国兴起,总是要侵略扩张,难道中国就是例外?西方对中国的忧虑,还与其处境有关。美国仍是全球唯一超级大国,但金融危机对其打击较大,经济虽在复苏,却步履维艰。在欧洲,金融危机引发主权债务危机。日前去欧洲,当地人的悲观情绪超出了我的想象。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这无疑增加了西方对中国的忧虑、担心乃至恐惧。中国崛起是13亿人在崛起。块头这么大,中国崛起必定会打破现存利益格局,当然会使人产生各种复杂感情。还需指出的是,全球主流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顾诵芬2月10日透露,国产大飞机将于2016年实现首飞。顾诵芬介绍,2007年,中国正式决定举全国之力造国产大客机。根据他的了  相似文献   

15.
去年7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学术讨会”在纽约Nyack学院召开,应方有关学术机构的邀请,四川大学历史化学院陈廷湘教授作为主要发言学者会,作为他的夫人,我有幸与他在为期一多月的访问中,共同感受了世界上最文之一的异域之邦的点点滴滴。飞机经过15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终降落在美国  相似文献   

16.
<正>谈及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就一定会提及"歼教1""歼8""歼8Ⅱ"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型。而有一个人的名字,始终与这些机型的研制紧密相连。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顾诵芬先生。20世纪50年代,顾诵芬成功地完成了"歼教1"和"初教6"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成为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60年代,他出任"歼8"飞机副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1950年 2月中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刚刚过去,陶峙岳受王震和新疆全体官兵的委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飞机飞出大漠,飞越万水千山,在碧蓝的高空中翱翔。   此刻,陶峙岳的心也随飞机的起伏而跳动不已:就要踏上北京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了,就要见到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了,这是我人生的一件盛事啊 !  北京,中南海。清晨,持续几天的绵绵细雨正滋润着京城大地。   推开西窗,毛泽东目光投向远方。他似乎从这沙沙的春雨中听到了新中国前进的脚步声。   点燃一支烟,毛泽东径直走出了书房。   正…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6,(8)
正1937年5月18日,苏州飞机场,飞行员驾驶着中国人在国内自制的第一架飞机——"苏州号"飞上了蓝天。飞机安全降落到地面时,场上的人们欢声动地,飞机制造者朱家仁被欢呼的人群包围着、簇拥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朱家仁是湖南汉寿人,生于1900年。1920年他赴美留学,学习航空工业。1926年以优异成绩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毕业后曾在芝加哥惜士飞机厂实习飞机螺旋桨的制造,继至底特律城沃阿格西飞机  相似文献   

19.
中村义光在中国生活了10年,在我军中也战斗工作生活了8年整。他现在是一位日本社会活动家,是日中和平友好协会常任理事,山梨县支部长,回想四野战友会副会长兼总务局长,还担任许多社会职务。他几次率团来中国访问,与日中两国政府经常接触来往,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是一位中国人民和军队的老朋友。那是1946年的夏天,中村义光参加我东北民主联军不久。当时正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刚爆发。中村义光听到原满洲第五队直属特务队的高桥大尉6月间在东满一个日本飞机厂被枪决,中村、北川、山口三人被吓得逃跑了。那是一个没有月色的黑夜,他…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6月,北京大学博士后卢涵宇第一次来到贵阳,刚下飞机他就喜欢上了这个素昧平生的城市。"留在这里,除了大数据,更多是因为我爱上了这里的山、水和人。"2012年6月,北京大学博士后卢涵宇第一次来到贵阳,刚下飞机他就喜欢上了这个素昧平生的城市。"我喜欢这里清新的空气、凉爽的夏天、还有火辣辣的贵阳人。"气候爽、空气好、不排外,对于卢涵宇来说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我热爱这片土地,我不是过客。"2013年,大数据产业在贵阳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