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协要继续有所作为,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创新政协工作理念,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实现由“荣誉”政协向“责任”政协的转变;实现由“务虚”政协向“务实”政协转变;实现由“智力”政协向“智囊”政协转变;实现由“柔性”政协向“刚性”政协转变;实现由“清闲”政协向“作为”政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秦宁波 《长白学刊》2013,(6):142-146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文化视阈下中国梦的实现路径要抓住文化要素的契合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选择方向、开放、精神、发展四个维度,着重把握“一”和“多”、“内”和“外”、“觉”和“信”、“承”与“立”四者的辩证逻辑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3.
蒋升湧 《当代广西》2010,(24):24-25
“十一五”,广西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是辉煌的五年,是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五年奋战,为即将开局的“十二五”规划和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月1日,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我区要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议》提出必须牢牢把握好七项基本要求:坚持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中心任务,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强大动力,坚持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重要保障。这七项基本要求,贯穿了科学发展的主题,为“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为此,本刊特别邀请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及相关专家对这七项基本要求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4.
陈岱 《人民政坛》2009,(2):20-21
利用两岸“三通”,实现“交流合作”新突破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津等13名代表—— 利用海峡两岸“三通”实现新突破时机,进一步发挥“五缘”优势,制定出台《福建省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原则,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完善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政策体系,建立两岸职业教育合作的机制,促进阂台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5.
蔡桂如 《前沿》2009,(12):198-200
作为明时代杰出的思想家,阳明立“心”学,教人“去恶为善”,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实现“天下一家”的理想社会;王艮倡“身学”,教人“修身为本”,是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实现“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王道社会。他们“心”忧天下、“心”装百姓,把自己的命运与社会安定紧密相连。研究和学习他们的光辉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离不开对“大国小农”国情和农情的关注。“大国小农”与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须立足乡村发展实际使其实现“大国中农”的升级。结合农民群体发挥的中坚作用和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来看,“大国中农”无疑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深剖“大国小农”与乡村共同富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厘清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所面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不足的困境,可以为建构“大国中农”理论和实践范式提供靶向基础。基于“大国中农”的价值意义和“大国小农”的现实困境,以增权赋能为指导思路建构理论范式,以内外融合为指导思路建构实践范式,无疑是以“大国中农”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刻剖析,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的梦想,更是百万铁路人的梦想。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承担的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责任,要实现“中国梦”,铁路强大的运力支撑必不可少。加快铁路发展,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铁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8.
自1840年起,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和民主自由的“中国梦”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而其时“中国梦”并没有实现。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走得非常曲折,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重要原因就是法治因素的缺乏。可以说,不实行法治,不依法治国,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复兴,四个现代化不可能实现,中国不可能真正富强、民主、文明,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条件与保障。  相似文献   

9.
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必须从“心”入手。重视领导干部廉政心理的建设,才能使每个党员干部从心理上远离腐败,并逐渐实现由“不能腐败”、“不敢腐败”到“不想腐败”的转变,最终实现根治腐败。  相似文献   

10.
北京接诉即办改革中的“未诉先办”治理模式实际找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条新路。这一模式通过治理端口前移、构建全流程问题流转处置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实现“全链条”的民主;通过及时公布“未诉先办”实施情况保障公民知情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保障公民参与权,由“征求意见”政府主导式表达向“诉求提出”公民主导式表达跨越以保障公民表达权,将群众“三率”纳入考评保障公民监督权,推动实现“全方位”的民主;通过开展“共性问题专项治理”、“区域问题综合治理”和“预测问题前瞻治理”,推动实现“全覆盖”的民主。“未诉先办”治理模式通过坚持以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民主和坚持“人民在场”、“协同共生”的价值理念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内涵;秉持“公民诉求是起点亦是终点”的理念,推动政府流程再造、整体政府建设和政府服务供给侧改革,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化,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北京样板”。  相似文献   

11.
传统执行模式下,执行案件“一人一案一包到底”。当事人利益能否实现、何时实现、实现程度如何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件承办人的道德水准和执法能力。加之监督制约不力,流程管理缺位,案件办理处于封闭状态,信息不公开、不对称,“暗箱操作”无法有效避免。因此,“执行难”与“执行乱”相互交织,弊病丛生,  相似文献   

12.
严翅君 《群众》2012,(10):17-19
实现民生幸福,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江苏“两个率先”的本质要求。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是江苏“两个率先”不断推进的十年。汀苏始终把以人为本、实现民生幸福贯穿于推进“两个率先”全过程,增强“贯穿”意识,提高“贯穿”能力,丰富“贯穿”实践,使民生幸福随着“两个率先”的发展进程不断得到增进。  相似文献   

13.
蒋蓉 《传承》2013,(14)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之间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持,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对现在指导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主题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1990年至2000年,李登辉打着“民主、改革”的旗号竭力推动“宪政改革”,先后进行了六次“修宪”,其基本核心就是要改变台湾既有“一中”框架下的“宪政体制”,为实现“台独”做准备。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民进党当局以“深化宪政改革”为口号全面推进“法理台独”,先后实现了“废除国大”、“公投立法”、“公投入宪”等目标。未来两年中,“公投新宪”将成为陈水扁当局落实“法理台独”的主要目标,两岸关系也将因此面临更为复杂而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上海市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高质量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谋划“十二五”发展,必须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要求,寻求重点突破,来引领全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文成县着力打造“三大”平台,凝聚“中国梦”力量,着力实现群众“微心愿”。  相似文献   

17.
芮黎明 《湖北宣传》2006,(10):26-27
从“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到“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从“九十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镇化,到“二十一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华西村以及其领头人吴仁宝的事迹早已是家喻户晓。华西村的典型示范意义在哪里?向华西村学什么怎么学?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学习华西村也要实事求是,不是要克隆出一个个“天下第一村”,而是要结合自己实际,学习华西经验的精髓,学习华西村发展经济、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8.
蒋蓉 《传承》2013,(12):34-35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之间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持,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对现在指导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主题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政报》2014,(2):F0002-F0002,F0003,F0004
“十二五”时期,红云红河集团乌兰浩特卷烟厂(以下简称乌兰烟厂)规划了“3030”目标,即“卷烟产量达到30万箱,税利实现3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全体干部职工以发展为主线,强化基础管理,完善技术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08,(22):12-16
前不久,由人民网进行的“中国职工十大期待”调查显示,83%参与投票的网友选择了“实现协商涨工资,工资年年涨,要赶超物价增长”这一选项。“实现协商涨工资”成为中国职工心中最大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