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预防和尽快处理长途电路故障,将故障率压在最低限度.处置在萌芽状态,以确保专网畅通是维护技术人员的职责,确保畅通,机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是关键,据我们十年来粗略统计,公安长途有线专网故障率的75%以上是出在中继线部分,也就是从公安专网程控交换机的外线端到邮电部门的长途传输系统前之间所包含的部分,如图示这部分有防雷电保安、线路、调度等设施,线头接点多;中继线路长,有的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涉及部门多,有公安、邮电112测量台、长途传输等部门,有的还要经过几个电信分局转接,这几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中继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有线通信专网网络概况,MDll0程控交换机联网所采用 的接口和中继方式、MDll0数字程控机软、硬件的安装与调试、联网的常见 问题和处理方法、有线通信网发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自行研制开发的快速布控指挥系统通过公安部组织的部级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拟在全国推广。快速布控指挥系统之所以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利用公共电话网和计算机将数字中继技术与公安指挥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其技术核心就是计算机数字中继技术。 一、数字中继及信令方式简介 目前国际上数字中继调制大部分采用脉冲编码调制(简称PCM调制方式),因此本文数字中继系统也简称PCM系统。 60年代初,PCM技术成功应用在传输系统中。产生了对PCM信息直接交换的设想。197…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通信专网均已使用数字程控交换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公安信息通信的需要,其与电信公网的连接方式大都由原来的模拟中继方式转向数字ZM方式。但由于早期的数字程控交换机采用的是中国一号信令(NO.1)方式,而现在的电信公网基本都使用国际通用的七  相似文献   

5.
宽窄带融合无线专网建设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窄带融合组网是我国公安无线专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分析我国公安无线专网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2+4"宽窄带融合解决方案技术架构及建设思路,描述了"2+4"宽窄带融合解决方案在公安实战中的应用场景,展望了"2+4"宽窄带融合解决方案的未来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安专网用户对高速率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原有窄带PDT系统已无法满足公安用户的需求,因此集群系统由窄带向宽带演进势在必行。与此同时,由于技术体制、建网成本等原因,宽带网络无法替代窄带网络,现阶段宽窄带融合将成为公安专网发展的最优选择。分析了公安专网宽窄带融合的发展模式、技术路线及融合角度等内容,并利用宽窄带融合实验局进行了相关验证。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公安无线专网建设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宽窄带融合组网方案,并重点介绍了"2+4"宽窄带融合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及设备。探讨了新技术条件下公安无线专网建设策略和业务创新,并就宽窄融合技术深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宽窄带融合实质上是技术、业务和产业的融合,为中国公安用户和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将以宽窄带融合为契机实现专网通信技术对发达国家的弯道超越。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Mitel公司生产的Mitel系列交换机在全国公安有线专网中有多家应用,该系统交换机组网性能强,可在同一条中继电路上灵活地吸收、发送不同位长的中继号码,能够满足公安有线专网技术体制提出的“当发号局的对端局(即收为局)为本次呼叫的终接局时,只发用户号码。当发号局的对端局(即收号局)为本次呼叫的转接局时,发长途字冠‘9’+‘地区编号’+‘用户号’的要求。中继数据修改灵活,方便。我省地、市公安机关多数采用forho系列用户交换机,由于Sopho系列交换机在同一条中继电路上只能发4位或8位中继号码,不能满足专网技术体…  相似文献   

9.
512K内存微机运行DBASE──Ⅲ的实现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常建平DBASEⅢ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数据库管理软件,深受用户欢迎。由于一些用户早期购置的IBM-PC、PX/XT、PC/AT及其兼容机的内存只有512KB,无法运行DBASEⅢ,影响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论述了公安部门需要建设有公安特色的无线专网,论述了公安专网选择数字集群的原则, 比较分析了国内市场上的四种集群体制,IDEN、GOTA、GT800较适合商用共网,TETRA更适合公安专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国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为使公安专网电话满足公安工作的需要,可将公安专网程控交换机编入邮电大网,从而实现一机两用,对公安专网和邮电大网呼出、呼入全自动。其主要优点:一是充分发挥公安专网电话的作用;二是有利于我国通信自动化的发展;三是避免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公安专网无线通信系统的宽窄带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已在全国逐步开展联网建设,全国很多地市也加快了PDT的建设速度,PDT集群系统网络已成为公安无线通信的基础网络,但同时LTE技术是公安专网通信的未来,因此公安专网向宽带化演进的过程中,宽窄带融合将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公安信息化改革的日益深入与LTE宽带专网建设的普及,公安情报、勤务、指挥调度工作对宽带多媒体业务的诉求日益强烈,对智能移动警务终端的诉求远超出传统对讲机的范畴。通过研究与设计智能移动警务终端(以EP720D为例)在公专网切换和宽窄带互通领域的方案,以及在公安实战应用场景下的应用,以期为各省市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现在的公安有线专用电话网的落后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公安系统信息通信的特点,简述专网改造的实现目标。重点介绍 ATM(异步传输模式)、FR(帧中继)、IP(互联网协议)等通信骨干网技术。结合公安专网的实际应用对这三种技术进行分析,为我省公安有线专网改造提出技术造型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公安有线自动专网已初具规模,一、二级网络基本实现自动化,三级网络自动化改造正在进行。从我们浙江省公安有线专网的发展情况来看,自92年开始自动化改造,到目前为止,除个别县局外,省、市、县三级均安装了数字或模拟程探交换机,并以E&M方式组成自动专网,实现了闭锁区内4位、闭锁区外8位的全自动拨号。在保障自动专网畅通的工作中,我们通过看(观测程控交换机相关门子和长途接口设备收发占灯)、听(监听各点信号情况)、测(测量长途电路各点电平)等方法,加以分析、判断,排除各类故障。现将部分故障实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警察技术》2002年第2期发表的“公安专网电话互联互通高效节资的探索”,是我们2001年6月学习《高科通信》第5期中刊登的“全国电信网互联管理工作会议召开”文章的一点体会,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探索洽谈磋商、开发试验,目前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节资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 一、自动选择路由,在原拨号方式不变的情况下由一个局向平稳过渡到三个局向 我局程控交换机是1994年5月开通的,当时用中国一号信令与邮电公网连接,设定拨“0”为电信公网、拨“9”为全国公安专网,从而实现了公安专网电话一机两用、长市用软件分开、呼出呼入全自动。经过八年的实际应用,公安专网电话确实发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安业务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大多数市、县级公安机关内部,都安装开通了小型程控电话自动交换机,用来保障公安机关内部的通信。还有的市、县局更新模拟机为数字机,开通后运行较好,实现了公安专网通信。有些机器运行中故障不断,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根据我们工作实践,谈谈市、县级公安机关安装或更换小程控机时应当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供同志们在通信工作中参考。一、安装或更新小程控机时,应当注意搞好安装前调查。目前,市、县级公安机关内部的小程控网,一般用户门数不超过500门,有2-20条环路中继,1-5条E&M中继,…  相似文献   

18.
数字集群中的π/4—DQPSK调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拓展高速数传业务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和选择合适的数字调制技术。随着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国家电子行业标准的发布,标准中所使用的两种数字调制技术π/4-DQPSK和 M-16QAM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们究竟有何特点,性能如何?本文简单介绍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国家电子行业标准体制A(TETRA)中所使用的π/4-DQPSK调制系统及其性能。 调制是为了使信号特性与信道特性相匹配,从而达到更有效、更可靠地传送信息的目的。不同类型的信道特性,其适合使用的调制方式也不尽…  相似文献   

19.
AS/400是由IBM公司研制生产的中型计算机系统,它广泛应用于金融业、税务部门、制造业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由于该AS/400系统具有卓越的安全性特征;因此,特别适合于公安和边防部门作为人事档案、各种机密材料的管理。本文就AS/400系统的安全性管理作个探讨,并提出安全性设计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系统的安全性级别在AS/400系统中,系统的安全性级别分为5级,这5级是由AS/400的系统值QSECURITY决定的。当系统值QSECURITY=10时,任何用户均可使用AS/400系统,即使该用…  相似文献   

20.
MAINACHIEVEMENTSOFCHINA'SNATIONALECONOMY¥//MAIN ACHIEVEMENTS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