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1994年4月初,由兰州市公安局送来一块从被害人手臂上削割下来的上面带有模糊字迹的手臂皮肤,长7cm,宽5.5cm,厚度为0.7cm,皮肤保存完好。因当时现场检验拉动被害人衣袖,摩擦皮肤表面,使有些字迹变得模糊不清,用彩色摄影,所得照片无法辨别鉴定其字迹。我们采用红外摄影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皮肤上书写字迹材料为蓝黑墨水,可以强烈吸收750mm左右的红外线,人体皮肤反射红外线,血渍被红外线穿透,故采用红外摄影方法,可记录其影像。拍摄器材采用百佳相机,加二节接圈。/保定产1075红外胶片。/750mm红外滤光镜。/普通打光灯。分别使用红外透射摄影和红外反射摄影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宁 《刑事技术》2014,(6):27-29
目的用基于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检验蓝色签字笔字迹。方法取4种常见不同牌号的蓝色签字笔在其字迹上滴加微量银胶,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检验。结果不同品牌的蓝色签字笔字迹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不同。结论基于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纸张上蓝色签字笔字迹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0月18日,某拆迁队用打桩机拆迁时发现1个颅骨,遂报案。1.2现场勘验现场位于一临街店铺的隔间内,见一座水泥石墩(高1.0m,长2.0m,宽1.0m),部分已被拆迁破坏。后用锤子敲砸石墩,发现石墩内有两具白骨化尸体(骨骼基本沿生理解剖位置摆放)及衣着物品,尸体之间砌有石砖相隔,将石墩隔离成宽0.7m和0.3m两个隔间(图1,分别对应1、2号尸体)。  相似文献   

4.
在各类室内案件中,常会在地面上遗留微弱的灰尘鞋印,由于地面花纹的干扰,这些灰尘鞋印发现和提取的难度较大。瓷砖和木地板是室内装修中最常用的装饰材料。近年来,随着装修个性化的要求,瓷砖或木地板新品迭出,其色彩和图案不断的花样翻新,极大增加了表面遗留痕迹的发现和提取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现场勘查中地面上灰尘鞋印的发现率和提取率,笔者用短波紫外照相法对几类瓷砖和木地板上遗留的灰尘鞋印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周滨 《刑事技术》2006,(4):47-49
刑事案件现场方位照相是指能反映整个刑事案件现场和周围环境情况,表明现场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拍照方法,而为此目的形成的照片就是刑事案件现场方位照片。拍照现场方位照片时,要求取景的范围要大,拍照点要高,尽量显示出现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一些永久性的特殊标志并应把现场安排在画面前景或画面视觉中心。现场方位照相应该尽量用一个镜头来反映被拍景物,但受拍照距离和镜头视场限制时,只能采用回转连续照相法和直线连续拍照法进行拍照,在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操作时,要求调焦距离要相等、在用光、曝光方面一致,但是正片拼接时仍…  相似文献   

6.
现场足迹按照承痕体的变化不同可分为立体和平面的 ,通常根据立体足迹和平面足迹的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常规方法提取。但有些案件现场因为承痕体质的原因 ,用常规方法难以直接提取 ,特别是承痕体表面底色的去取往往是影响提取效果的关键 ,笔者利用紫外照相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介绍如下。1 提取方法2 0 0 4年 3月 14日 ,某市发生一起爆炸未遂案件 ,案犯将爆炸装置安装在一辆汽车的驾驶室内 ,事主发现异常后及时报案 ,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现场勘验过程中 ,在中心现场的汽车座垫上发现一枚灰尘加层足迹。用普通照相法提取 ,足迹只能出…  相似文献   

7.
陶莉雯 《刑事技术》2003,(Z1):50-50
1案情简介2002年3月24、31日,在十堰市某家属区、中心路口建筑工地等处围墙上发现了8幅“法轮功”反动宣传标语,侦查过程中要求确认反动标语字迹是否犯罪嫌疑人刘某书写。反动标语字迹是用装有红色或蓝色油漆的喷漆罐喷写而成。经对反标字迹距地高度,字的大小、字间距、字形字体、运笔及搭配比例等特征的研究,对书写人特征进行分析画像,认定反标为两人合写而成,其中部分字迹系刘某书写。破案后犯罪嫌疑人刘某交待,反标是她和另一名同伙李某同时喷写形成。2讨论此类案件,应尽可能地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喷漆字迹不同于一般正常的书写活动,通…  相似文献   

8.
昌乐是大棚西瓜的主产地之一,由于大棚内温度、湿度高,无人看管,每年春夏两季,在西瓜采摘前,均会不同程度的被盗被破坏。由于普通照相法与松花粉法对西瓜表面的指印显现效果不佳,尤其是松花粉法显现后,不能再用其它方法显现,因此,用水雾法显现西瓜表面指印的优点凸显,其可根据效果反复显现,配合侧光反射照相,利用水珠表面反射现象可有效消除西瓜表面花纹的影响,达到很好的显现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2年5月28日,某县公安局刑警队送来两只在盗窃变压器案现场提取的配电盘熔断保险器,要求对其上面的无色加层指印进行拍照。熔断保险器的外壳为白色陶瓷制品,呈长方体,两端面上各有一金属片,其它四面均为凹凸的波浪形,且表面光滑。测光观察熔断保险器外壳,仅能见到部分指印纹线,紫外光源观察无荧光反映。使用反射光(光斑)照相法,不易配光,且反差小,印痕反映也不完整。最后,我们采用紫外反射照相,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0.
1简要案情1999年某日,在城关镇董沟村的干沟内发现一具被掩埋的男尸。经法医检验,尸体轻度腐败,头面部有多处钝器伤,已经死亡30天左右,此系杀人移尸现场。在现场未找到痕迹物证和证明死者身份物品的情况下,经反复对死者每件衣物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在绿色棉大衣的左前襟内侧发现了“马某某”三个模糊字迹,为尽快查清死者身源,利用红外反射照相,对棉大衣上的字迹拍照后,认定为“马文涛”(见图1、2)。查明了尸源,并发现距移尸现场20公里的杀人现场,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及两名同案犯。2使用器材135单反相机;…  相似文献   

11.
1987年5月10日,某省博物馆保卫科送来一块有淡红色印章的淡黄色绸布,要求辨认印章内容。由于此物存放年代较长,绸布陈旧,印章颜色消褪,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用反差较大的12°缩微全色胶片进行了可见光分色照相,效果不理想,后采用紫外荧光照相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因车而起的矛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涉及到笔迹检验的案件也占到了很大的一部分.例如由于占用他人车位、占道等停放问题,停放的车辆被人用硬物锐器划伤,并写上辱骂、恐吓等字迹;还有因为个人之间的矛盾,而将车主的爱车划伤或者刻划上字迹等.这类案件集中体现了文检专业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刻划字迹的检验.这种刻划字迹的检验属于书写条件变化字迹检验的范畴,是书写工具和承受物等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字迹.所谓刻划字,就是利用各种硬性的非正常的书写工具,在各种硬性物体表面刻写而成的字迹.本文就汽车车身上刻划字迹的检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显微分光光度法对八种不同品牌的蓝黑墨水字迹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考察该方法在鉴定蓝黑墨水字迹形成时间方面的适用性。实验分析了自然老化条件下的蓝黑墨水字迹在3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光谱曲线,并计算墨迹与纸张的色差(△E),考查了△E与字迹形成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显微分光光度法测定蓝黑墨水字迹形成时间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圆珠笔字迹油墨厚度对溶剂挥发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GC/HPLC联用技术对不同时间、不同字迹油墨厚度在同种纸张上的圆珠笔油墨字迹中的溶剂、染料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字迹油墨较厚的苯甲醇、苯氧基乙醇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比字迹油墨较薄的慢。结论字迹油墨的厚度对溶剂的挥发速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在文件检验工作中,少量字的签名字迹性质判断具有一定难度,若出现时间相隔久远,同期样本稀少,当事人年龄跨度几十年的案件,要对字迹性质作出准确判断将更困难。本文通过一起经济纠纷案,就三十年前低书写水平的签名字迹进行检材与样本分析、特征价值判断、背景调查、综合评断分析与经验总结,强调在检验中应当全面了解当事人的背景材料,对案件事实与鉴定要求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还需要准确把握字迹变化的原因,注意避免因书写习惯的变化性因素而错误评断字迹特征属性,进而做出科学、准确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在痕检/文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痕检和文检是刑侦工作中重要的物证获取手段.然而几十年来,痕检和文检工作始终离不开传统的胶卷照相、暗房处理、光学比对等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具有方便、可靠的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极其明显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成功率低、周期长,无法在现场做初步的分析使用传统的照相法从现场拍摄到观看照片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照片洗印出来之前无法确定拍摄的效果.等到发现拍摄的问题时,必须再回到现场重拍,且可能由于错过了痕迹的新鲜期而难于甚至无法获取所需物证.胶片和像纸质量、拍摄技术、胶片和像纸的保存、暗房技术、冲洗药液质量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使物证提取失败.另外目前许多资料是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的,若希望得到其中的某些图像,一般用照相机直接对电视屏幕拍摄效果很不理想,而且还需要专业的录相编辑机来提供清晰的定格静止画面.上面提到的问题都是在现场拍摄完至少数小时(如果顺利的话)之后才发生的,根本谈不上现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用FT-IR光谱法对108种不同蓝色圆珠笔油墨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油墨组成成份,实现了种类认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二种不同种类的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在紫外光下定时照射,根据各自光谱特征峰校正峰高的计算,确定相关峰的相对峰高比.根据相对峰高比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曲线拟合和计算机编程.同时,探讨了油墨组份之间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其目的是为了推断字迹色痕的“年龄”.  相似文献   

18.
监察部门送检一张复写票据,要求检验数字“11367.89”中前面的“1”是否为添写字迹。仔细观察,“1”有可能为圆珠笔油字迹,用吡啶不同溶解性能进行模拟区分试验和实例检验,方法简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蓝色签字笔所形成的字迹色痕光老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比对14种蓝色签字笔样品在暗处保存条件下、自然光照射及强灯光照射等老化条件下物理特征变化情况;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蓝色签字笔墨水中色料成分的变化情况,并寻找蓝色签字笔墨水字迹自然光老化规律。结果强灯光照射后出现外观明显的老化现象,暗处存放的样本存在较长的老化时限。在自然光照射下30天内,样品色料成分的相对含量均随时间发生两个阶段的变化。结论样本字迹的外观为鉴定蓝色签字笔墨水字迹的形成时间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结合HPLC分析结果,可以确认字迹是否经过光照人工老化,为字迹形成时间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字迹色痕形成时间检验是法庭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签字笔现在已成为最常用的书写工具,签字笔墨水字迹形成时间鉴定成为字迹色痕形成时间鉴定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国内有关签字笔墨水字迹形成时间鉴定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用于形成时间鉴定的无损检验和有损检验方法,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检验条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总结,以期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作用,并在各类案件的侦查、诉讼和审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