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5年“八·一五”光复之后,我党我军迅速出关,配合苏军解放东北。1946年2月,蒋介石急令滇军来东北抢地盘,打内战。滇军原为云南地方部队,抗战初期被编入国民党军非嫡系部队。抗战胜利后,卢汉率滇军九十三、六十两军前往越南,受降日军。之后,奉调东北。六十军开往抚顺、长春;九十三军及第一集团军司令部进入辽西锦  相似文献   

2.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不到4个月就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1933年1月日军入侵山海关,部分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官兵,不听蒋介石的命令,自发组织抵抗,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在榆关抗战中,爱国军官安德馨喋血山海关,壮烈殉国。山海关古称榆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冲,历来为兵家必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谁是东北民众最早奋起抗战的人,在史学界争议颇多。笔者新近发掘了一份史料,经过对该史料深入地研究与考证,发现抗日民族英雄、东北国民救国军总司令高鹏振在九一八事变的当天就率部进行了抗击日军侵略的战斗。这是目前发现史料中对东北民众抗战最早的记载。因此,高鹏振才是真正意义上打响东北民众抗战第一枪的人。《军事杂志》由国民党元老林森题写书名,是由当时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办的重要刊物。这份史料就在这份杂志的第五十六期(出版时间为1933年)"战争史料·抗日血史"栏目的"高鹏振血战倭敌"一文中。该文章主要介绍高鹏振身世  相似文献   

4.
正北平抗战是在全国抗日斗争的大背景下开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重要的地位与意义。(一)局部抗战时期,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平军民,始终站在抗日救亡的最前线,进行长城抗战,发起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日本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后,将侵略矛头直指华北。1933年1月,日军向山海关发动进攻,由此开始了向华北扩张的第一战。2月,日军分兵向热河发起全面进  相似文献   

5.
曹艺 《北京党史》2014,(5):31-32
北平抗战是在全国抗日斗争的大背景下开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重要的地位与意义。(一)局部抗战时期,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平军民,始终站在抗日救亡的最前线,进行长城抗战,发起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日本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后,将侵略矛头直指华北。1933年1月,日军向山海关发动进攻,由此开始了向华北扩张的第一战。  相似文献   

6.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形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东北抗战掀起新高潮。为此,日伪军制定"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以军事讨伐、政治诱降、经济封锁对抗日联军展开了疯狂的"讨伐"。相应地,东北抗日联军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反"讨伐"斗争,给日伪军以打击,配合了全国抗战的发展,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兵力,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1933年4月,东北抗日前线诞生了一个特殊的抗日政权,称“华东共和国”。《百年潮》刊文介绍说:当时“只是因日军严密封锁。南京国民政府又对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冷漠对待,置若罔闻,华东共和国鲜为人知”。今天,尽管抗战胜利已过去了近七十年,人们在享受胜利带来的果实后,那“在民族灾难惨烈,民众拼死抗争”时的历史,我们仍然不应该遗忘。  相似文献   

8.
雪冷血热     
正军旅作家历经20年心血磨砺,重现东北14年抗战残酷真相——第十七章吉东鏖兵救国军打散花了先后在吉林、哈尔滨及方正、依兰、密山等地组织抵抗日军的吉林自卫军总司令李杜,眼见队伍溃败,自感无力回天,1933年1月9日从虎林过界去了苏联。此时正是滴水成冰的腊月,据说他连棉帽子都没戴,脚上只穿了一只  相似文献   

9.
<正>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刷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成为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辉起点。抗战胜利的取得,归根结底在于这是一次全民族的抗战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很快占领了东北全境的主要城市和铁路线,随后又挑起了一二八事变与华北事变。面对中央政府的步步退让,社会各阶层群情激昂,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东北沦陷后,先有以部分东北军战士为主体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前赴后继奋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东北抗战中,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恶劣、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团结东北各阶层爱国群众,共同支撑起东北救亡图存的希望,并取得最终的胜利。一、中国共产党吹响了东北抗战的号角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军侵占东北的危机局面,国民政府一味忍耐退让,命令军队执行  相似文献   

11.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惨遭日军蹂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富有爱国之心的广大民众甚至东北军官兵的强烈不满,他们自发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红枪会、大刀会等名目繁多的抗日武装保卫家乡。这些群众武装是东北民众及部分东北军官兵违反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自发组成的,是民族自卫的一种义举,所以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辽宁抗日义勇军自成立之日起,就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使日军在辽西、辽北、辽南、辽东处处受到打击。辽宁抗日义勇军的大规模抗日,充分显示了中国  相似文献   

1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沈阳事变。1932年2月16日,日军扶植成立伪“满洲国”,对我东北(辽吉黑热)四省进行殖民统治。1933年5月31日,《塘沽协定》使日军侵占我国东北四省合法化。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6,(6)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为配合全国抗战,牵制日军入关,纷纷出击,痛歼侵略者,推动了东北抗日战争新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蒋光鼐,字憬然。1888年12月17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今东莞市)虎门南栅乡桐园坊。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1913年参加江西讨袁"二次革命"。"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担任最高指挥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3年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是"福建事变"主要领导人。解放后,长期担任纺织工业部部长。他的爱国精神和历史功绩,不断追求光明与进步的政治情操永远为后人敬仰。  相似文献   

15.
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浴血抗战是在孤悬敌后的抗日战场进行的。中共满洲省委曾多次就创建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武装组织及开展游击战争做出重要指示。东北抗联的将领结合东北抗战的实际斗争情况和地域特点,制定并实施东北抗联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有效地牵制了日军,使其不能调兵入关作战,在战略上成为全国抗日战场的有机组成部分,配合了苏军光复东北。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6,(11)
正与其他"九三"受阅抗战老兵不同,姜立诚的抗战经历特点是"服务性"和"全盘性"。说服务性,是因为这位1938年投身军营的老战士,大部分时间在第九战区司令部工作,并没有扛枪与日军拼搏,而是以后勤、文字工作为抗战服务;说全盘性,是因为他在司令部工作,对于潇湘大地的抗日情况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他对湖南大地上7年多的战事说得脉络清晰,简繁得当,可称得上是那7年的"档案袋"。  相似文献   

17.
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辽西各地纷纷组建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给日寇以沉重打击。1932年1月15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关于满洲事变第三次宣言》,高度评价辽西抗日义勇军的辉煌战绩,其中提到:"锦州与各地广大群众自动武装起来组织义勇军、抗日军,驱逐了日军出义县、大虎山等地方,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滚出辽西……"这其中就包括民族抗日英雄马子丹率领的义勇军队伍。马子丹,锦州义县刘龙台镇刘东村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6,(4)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和东北当局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辽、吉大部相继沦陷,日军为了迅速占领整个东北,积极进图黑龙江,但在此过程中爆发了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自此以后黑龙江军民在马占山领导下奋力抗战一年有余,直到1932年12月4日马占山、苏炳文等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退入苏联。本文以马占山等人在苏联及欧亚六国的活动为考察对象,对当时国内外舆论生态做出梳理与呈现,以此透视马占山抗战的国内外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6,(7):F0004-F0004
平型关战役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37年9月25日,率先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为配合平型关正面守军阴止日本侵略军南犯太原,在平型美东侧乔沟一线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与此同时,一一五师独立团在灵丘与涞源交界处的驿马岭也歼灭增援平型关的日军400余人。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侵略者垂涎厦门由来已久。早在1933年,日本海军即已派舰船完成了绘制精细的厦门港图、厦门港内港图等一系列军事地图。抗战爆发前夕,日本政府在《对华作战的设想》中称:"为保卫台湾并依据不割让福建条约之精神,必要时使用约一个师团的兵力,以主力占领福州,一部占领厦门。"为了窥探厦门军情,1936年以后,日本军舰开始不时驶至厦门"操演"、示威。随着侵略步伐的加快,日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