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进论坛》2009,(8):21-22
1.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几次变革运动之所以流产,近代中国之所以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封建统治者面对资本主义文明浪潮汹涌而来,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二是帝国主义列强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绞杀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  相似文献   

3.
<正> 《武汉学刊》一九九○年第4期刊载了胡潮生的《历史的结论》一文,作者在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资产阶级一直想使中国象西方一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次次落空。原因有两点:一是帝国主义想把中国作为永久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不希望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成为其竞争对手。二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使其没  相似文献   

4.
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的历史大变动时期。人类历史进入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以来,本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战争的浩劫。帝国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冲突,造成了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欧亚等十几个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汹涌澎湃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冲跨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世界巍然崛起。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潮流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产生了两个显著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资本主义阶段被超越,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其资本主义经济,其所以领导不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不了中国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中国资产阶级自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由于处在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孕育出来的中国资产阶级,胎生就是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是封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他们依附于帝国主义受帝国主义豢养,是帝国主义侵略和统治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另一方面又残酷地统治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仅从经济方面看:(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进行多次的侵略战争,索取了巨额赔款;强迫中国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通商口岸、海关、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这个革命直接解决的是一般民主主义的任务,因而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类型。但领导民主革命的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并且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把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革命在其发展的广阔性、彻底性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的资产阶级革命,而且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可避免地将引起社会主义因素的发生和打开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民民主革命发生在帝国主义时代,特别是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全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体系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取得独立,成为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它们一方面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因为要求民族独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母体中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按其独立发展的方向,必然或早或迟地会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中国社会的独立发展在尚未走出中世纪之际,西方列强用枪炮破门而入,逼迫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力量有三股。一是残喘的中国封建社会运动的惯性力。中国封建社会根深蒂固,它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基础,以自然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10.
<正>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由近代社会演变和革命发展所形成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转折点,即由资产阶级充当领导、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为目的的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转向无产阶级担任领导、以建立社会本义制度把中国引向共产主义道路为目标的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而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的时候,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的时代才来到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分析,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现有发展阶段,做了一个在列宁看来是科学的判断,也即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它的最高发展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从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考察来看,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腐朽的、垂死的阶段,是一个朝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因此,当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候,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时刻的到来,也意味着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还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不仅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宣言,还是俄国工人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9,(12)
正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绘的"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170多年后的中国大地,茁壮成长为一个巨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个在近代屡遭帝国主义列强欺凌而渐渐陆沉的神州,正是由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今天终于迎来了最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列宁主义理论构建中最早的一环。其要义为:第一,将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剥离开来;第二,无产阶级领导并联合城乡小业主阶层掌握政权,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资本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列宁必定会将这一思想推向前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俄国无产阶级社会变革历史任务的多重性是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的客观依据。统摄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生产力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这一原则是列宁主义的逻辑起点,规范着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性质和民族化特点。围绕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进行了坚决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在东方国家最早的交锋。在1905年革命时期,俄国人民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只是作为一个命题存在于列宁的头脑中。仅在十年之后这一命题便转化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此,列宁做了艰苦卓绝的理论补...  相似文献   

1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中国和其他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种情况是不是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相违背呢?要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认识帝国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新变化。在帝国主义时代,大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跨越国界,国际垄断同盟的建立,使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体系。随着资本的输出,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落后国家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把落后国家的经济纳入了为资本主义服务的轨道。帝国主义国家依靠从经济落后国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的探索,欧洲共产主义关于通过“民主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在国际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着日益增大的影响。诚然,这种新的探索是否能最终获得成功,应由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在其自身的实践中加以证明,但是,从理论上弄清它所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它的基本内容和性质,对于我们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不能说不是必要的。 (一) 斯大林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变革只能通过暴力革命。他说,“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规律,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这种革命的先决条件的规律,是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革命运动的必然规律”。“如果以为可以在适合于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哈萨 《前沿》2004,(12):226-228
中国近代历史 ,一方面记载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结合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 ,另一方面又记载着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业绩。一部近代史昭示给我们 ,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而终未亡国 ,历经战乱磨难而终未分裂 ,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难当头 ,各阶级各阶层聚拢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 ,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英勇抗争。最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走上了强国之路。一部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我们要把握其发展脉络 ,了解它的框架 ,运用近代史进行国情教育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突出爱国主义主题。形成推动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力量。  相似文献   

17.
应当牢记十月革命的历史贡献。十月革命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苏维埃政权,废除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了俄国社会大变革。在十月革命进程中,列宁提出帝国主义论、社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把马克思主义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各国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大发展。十月革命使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政治制度国家长期并存的局面,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增强了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力量,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然而由于各个国家、不同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阶级矛盾、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愿望及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程度的不同等因素的制约,它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时间和形式是不一样的,并且有的还可能发生某些曲折和反复。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完全符合上述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众所周知,184O年以前,我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经济上是以…  相似文献   

19.
张维功 《传承》2014,(7):72-73
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基于俄国以土地公有制为特征的农村村社制度,汲取资本主义的生产物质条件,在俄国革命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互相补充的条件下,认为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可以不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20世纪,俄国、中国等落后国家相继跨越资本主义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并不是马、恩这一设想的具体验证,而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阶级斗争。这个斗争必然发展为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以往任何一次革命所无法比拟的。为着保证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须解决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导问题。第一节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杠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杠杆。在阶级社会里,始终存在着被剥削者反对剥削者、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历史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都经历了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