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人价值选择作为军人在行为之前预先决定未来实际行为内容的一种精神性活动,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党、人民、国家、军队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是规定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我军官兵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因而为当代军人道德价值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正确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2.
一定的价值观念反映人的一定思想倾向、信念、信仰和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便会有不同的行为倾向、行为态度、行为方式和行为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什么?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韩庆祥在《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系统由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过渡,它以结构转换为核心,同时带动社会体制的转轨、利益的调整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其中也包括人们的深层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年成才发生重大影响,其关键在于转型时期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必然带来青年人新旧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导致在行为选择上出现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的倾向。其主观矛盾和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自我目标高期待与实际行为倾向懈怠的矛盾由…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念以及诸多现实因素的冲击与碰撞下,当代青年对价值的理性认识与行为选择产生了脱节的现象,为此,有必要探究当代青年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发生脱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中国青年的政治参与具有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意识较强,参与行为方式趋向理性化、务实化以及政治参与中政治认知和行为投入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其中政治认知与政治行为之间的偏差,即价值选择的二重性问题表明某些主导价值观念在青年中还没有真正地内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青年自身利益的影响。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也要首先从经济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同角色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过程,就被称为角色冲突。  相似文献   

7.
0年来,中国青年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念,规定了青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参与动力、内容和行为性质与方向。中国青年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特别是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呈现出一种由不自觉到比较自觉,由...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自辱心理社会自辱心理是与个体自辱心理相比较而存在的。社会自辱心理即是一个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系统的社会中的个体,由于部分或全部地接受了非同质社会、即异质社会(外部的敌对社会和内部已成历史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系统,从而产生的挖苦、嘲弄、部分或全部地背弃自己社会(包括外部其它同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系统的一切内隐与外显的认知、情感及行为的身心状况。个体自辱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念以及诸多现实因素的冲击和碰撞下,当代青年的理性认知与行为选择出现脱节。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调适当代青年价值取向与行为脱节的现状,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青年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的平衡路径:构筑精神支柱,强化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改革学校教育,引导青年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平衡;鼓励青年投身社会实践,实现自我与社会的有效对话;畅通青年利益表达的渠道,强化青年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广东职工的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缤纷多彩的各种新观念中找出其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对我们认识和全面把握职工的人生和其他价值选择、行为的深层动机及其内在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近年广东工人阶级队伍状况问卷调查的有关统计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一、职工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1、人生价值观由社会价值主导型向个人、社会价值统一型转变。人生价值观念是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部分,它反映的是人们关于自身存在及其意义,以及由此出发的人与周围世界的一般关系的看法,是人生中各种行为的深层…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香港中产阶层由于其独特的阶层特点,决定了其文化认同具有鲜明的特点。概括地说,香港中产阶层的文化认同,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贵和、诚信,同时也秉承西方文化中崇尚民主自由和法治精神等核心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生活方式是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引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生活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作风形象,引导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研究探讨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构建全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3.
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在当代中国呈现出了比较活跃、非理性的特征,这是值得警惕和防范的。因此,在转型期,我们应该切实做好应对民粹主义撕裂社会、腐蚀执政党合法性的危险,彻底防范持敌意者假借兜售西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而行民粹主义之实的投机行为和敌对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入世,是对铁路企业现有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严峻挑战,更是对干部职工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5.
董春林 《求索》2011,(3):229-231,245
自靖康道学解禁至绍兴初胡安国撰《春秋传》,道学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一方面,道学所秉承的价值观念,一味地促使道学者投身于变动不定的政治场域之中;另一方面,宋高宗政权在追究北宋亡国之过与重塑王道理念的行动之中,恰逢时机地选择了道学。无论是士大夫屡屡谈及的"人心说",还是宋高宗政权诉求的《春秋》观,无不昭示着道学理论与政治文化之融通。至少在南宋初年,道学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关照之上,学术层面的成就与其政治意义不能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6.
谈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方式是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引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体现着共  相似文献   

17.
论传统伦理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翠兰 《前沿》2006,(3):156-159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且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我们应进行科学分析,抛弃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士大夫诗歌在教化民众、凝聚人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考察传统政治、儒道佛思想、民间文化和音乐等四方面的因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可以从宏观上考察古代士大夫诗歌的源流变化,从而对中国古代士大夫诗歌也就有了一个框架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除了西晋实现中国短暂的统一外,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混乱之中,催生了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势力、佛教势力及其他多种势力。在这个时期,无论是新兴势力,还是传统的皇族势力、贵族势力、士大夫群体势力等,在夺取和巩固政权较量中都没有绝对实力,因而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与其他政治势力结成统一战线;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主动吸取道教道术与儒学融合,实现宗教中国化。这些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统一战线智慧,造就了中国古代统一战线智慧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20.
田永静 《理论月刊》2002,7(2):73-74
价值观念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主导力量。价值观念的二重性决定了在社会变革时期往往形成价值观念 的冲突和裂变,造成一定时期内价值观念的混乱。分析消极价值观念的产生原因并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积极引 导价值观念的冲突,促进合理、积极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便成为引导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