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湖北省毒品犯罪日趋严重,已成为国内贩毒的重要中转站;吸毒人员剧增,毒品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结伙作案突出,贩毒手段多样化。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基础和防范工作,加大打击力度;着力禁毒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毒品问题日趋严重 ,表现在 :查破的毒案和缴获的毒品数量猛增 ,抓获的涉毒违法犯罪人员猛增 ;吸毒人数大量增加 ;境外流入我国的毒品数量巨大。从目前到 2 0 10年 ,毒品犯罪将呈蔓延膨胀之势 ,“冰”毒及“摇头丸”可能成为吸食者首选用药 ,毒品犯罪手段更趋智能化和武装化 ,吸毒人数将继续攀升。遏制毒品犯罪的策略有 :应将禁毒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加强国家对禁毒工作的领导 ;加大对禁毒的资金投入 ;组建辑毒专门队伍 ;狠抓禁吸戒毒 ,落实强戒后的帮助措施 ;禁毒应与脱贫相结合 ,改善经济环境 ;加大禁毒宣传 ,搞好预防教育 ;加强禁毒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安》2013,(12):47-4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浙江省也成为毒品消费区。作为消费终端,浙江省的禁毒工作重点也围绕此展开,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贩毒和吸毒,并加大教育力度,预防毒品犯罪。一直以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从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及全省公安系统各个禁毒支队、大队执行有力,成效突出,使浙江省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易制毒化学品管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浙江省也成为毒品消费区。作为消费终端,浙江省的禁毒工作重点也围绕此展开,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贩毒和吸毒,并加大教育力度,预防毒品犯罪。一直以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浙江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及全省公安系统各个禁毒支队、大队执行有力,成效突出,使浙江省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易制毒化学品。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毒品犯罪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公安研究》2001,(6):29-31
内蒙古毒品犯罪现状主要表现为:1.制贩毒活动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存在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3.吸毒人员稳中有升。要治理毒品犯罪必须坚持开展严打专项整治,狠抓禁吸戒毒,加强禁种铲毒,提高禁毒队伍水平,增强群众拒毒意识,综合治理,创建无毒社区。  相似文献   

6.
毒品不绝禁毒不止──贵州加大禁毒斗争力度文图吴东俊今年以来,贵阳市已多次公开处理贩毒,吸毒人员,“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已不是口号,而声势浩大的行动和宣传已家喻户晓。贵州,是贩毒分子从“金三角”购买毒品后假道我国境内将毒品运往境外的重要通道。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以来,武汉市禁毒部门精心组织为期三年的禁毒人民战争,通过开展“五大战役”,在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打击外流贩毒、娱乐场所涉毒整治、侦破“7.19”案件等工作受到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等领导的充分肯定,禁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毒品犯罪现状:非法种植罂粟屡禁不止;贩毒犯罪仍很严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吸毒诱发刑事犯罪、影响社会治安。其特点:毒品案件数逐年增加;加工制造海洛因仍在发展蔓延,土制海洛因的纯度在不断提高;外地贩入的精制海洛因不断增多;毒品种植、加工、贩运渠道已经形成;贩毒方式隐蔽、诡秘,不断出现新手段、新特点;国际贩毒影响日趋严重;原料药品麻黄素流入非法渠道。其原因;国际毒品泛滥;高额利润驱使。对策建议:彻底消灭吸毒市场;强化领导;严厉打击;抓好戒毒;抓好禁种铲毒;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综合治理;加快禁毒法规建设;开创无毒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 因为历史原因,温州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共23000人,占浙江省吸毒总人数的2/3。而“9·6”大案则让人见识了温州禁毒更严峻的一面:苍南县的一些大毒枭竟然把经济活动中的“搭股经营”引入毒品犯罪,以高出一般民间利息近80倍的利益回报,吸引亲友集资,让他们以入股形式参与贩毒。“闪电”破9·6大案2003年9月6日,离温州公安局禁毒支队开展的禁毒专项整治——“闪电行动”收网之日还有4天,以温州苍南县为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市场利润、交通区位及毒品特殊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湖北省毒品犯罪形势严峻,染毒区域不断扩大、吸毒人员持续增多、毒品来源途径增多、毒品案件持续上升。必须切实增强抓好禁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立法执法、禁毒宣传教育及禁毒基础工作,依法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禁毒办法和有关戒毒方面的法律对于禁除毒品的吸食或者注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仍然有大量人员吸食、注射毒品,而且吸毒的人数逐年上升。这说明,我国目前禁毒的效果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吸毒人数的不断增加,与我国对吸毒者的处罚力度不够不无关联。其中刑法没有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是原因之一。(一)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各种毒品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由于刑法并未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加以处罚,从而给第六章第七节的各种毒品犯罪提供了犯罪的诱因。由于我国吸毒人数逐年增多,毒品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2.
沿海沿边地区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是禁毒工作的首要环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根据毒害发展周期的特点,遵循客观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禁毒工作。深入持久地广泛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增强人们对毒品的免疫力,避免毒品的侵害。健全的禁毒工作制度,完善的禁毒工作机制,是治理毒品违法犯罪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建立专业缉毒队伍,改革打击毒品违法犯罪体制,建立并完善缉毒情报网络,提高毒品检测技术、设施和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对吸毒、种毒、贩毒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综合治理,打一场围剿毒品犯罪的人民战争。改进和加强戒毒工作,提高戒毒质量,降低复吸率。加强法制建设,没有严厉的法律手段,就不可能制止毒品的蔓延。毒品犯罪突破国界,危害世界,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遏制国际毒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攀枝花市毒品消费市场不断蔓延扩大,情况严重。1995年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是1992年的64倍,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3‰。贩毒案件由过境贩毒发展到市内贩毒,1995年市内贩毒案件占全部贩毒案件的94.4%。全市8个自然区、2个县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毒品消费市场。由吸毒而诱发的刑事犯罪案件不断发生,据统计,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50%的男性有抢劫、盗窃、诈骗、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70%的女性有卖淫行为。文章分析了攀枝花市毒品市场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领导、提倡全民禁毒、加强缉毒专业队伍建设等六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南京秦淮区进行了专职禁毒社工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目的在于降低毒品复吸率、提升毒品戒断率,加强吸毒人群的后续监管帮教工作.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成效表明,禁毒社工体现了政府对吸毒人员的关心,能够有效监控管理吸毒人员,吸毒人员复吸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理市零星贩毒活动日益猖獗,其原因主要有:毒品使;教育和法制宣传相对落后;部分贫困地区的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不健全等。当前零星贩毒案件的特点是:违法人员贩卖的毒品数量少、易藏匿;其组织严密,形成了购运销“一条龙”;贩毒者多为“三无”盲流人员,大部分是携带婴孩的中青年妇女,文化水平较低、法制意识淡薄。防范和打击零星贩毒的对策有:加强对“三无”人员的清理劝返;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实行“科技脱贫”,减少其人员外流;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普及教育,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对青少年深入开展禁毒教育,使其增强禁毒意识,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相似文献   

16.
徐林 《公安学刊》2007,(6):50-54
从严打击、从严惩处毒品犯罪,是中国禁毒刑事立法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当前禁毒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但现行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存在着"严打"政策的局限性、运输毒品罪量刑失衡、新型毒品的定性定量标准立法滞后、吸毒行为的刑事政策定位不清等问题。为有效惩罚、预防和控制毒品犯罪,应当转变观念,真正回归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调整刑罚结构,形成合理的毒品犯罪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基础;以刑事一体化思想为指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7.
公安执法的方式、途径、态度对毒品犯罪的生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公安禁毒工作考核项目的设定或有违基本的经济规律或自相矛盾,运动式禁毒行动存在着人为增多毒品犯罪的风险。毒品案件侦查"经营"的迷局和秘密侦查手段的运用难免会泛化毒品犯罪的产生概率;而强制性的隔离并没有让吸毒人员远离毒品圈子,某种程度上还会助推他们从违法者转向犯罪者。面对持续恶化的毒情,定政府"本职"、还公安"本位",规范公安执法或能控制毒品犯罪的生成规模、类型及刑罚。  相似文献   

18.
我国跨境毒品交易呈现毒品种类多元化、贩毒通道扩大化、贩毒形式多样化特点,应通过加强情报搜集整理能力、加强海警力量建设、加强国家地区间的禁毒合作、提高执法水平等途径严厉打击跨境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都在不同程度地严厉打击贩毒吸毒,积极铲除非法种植含毒植物和非法生产毒品,加强控制毒品的流入。但由于我国边境毗邻“金三角”,境外毒品多渠道渗透,贩毒吸毒在我国仍累禁不止,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摧残肉体,腐蚀灵魂,毁灭家庭,危害治安,导致盗窃、抢劫、卖淫、暴力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了解本辖区吸毒人员的情况,对打击贩毒吸毒,预防犯罪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文章是根据我市2001年5月以来,法医检验登记在册的3600多人次,12000多份尿检、发现尿中含有毒品产物的人员资料,现将2101例吸毒人员资料分析以下,反映辖区吸…  相似文献   

20.
警坛吹风     
必须全力禁毒国家禁毒委员会最近召开全体会议认为,当前国际毒潮泛滥,国内吸毒人数日益增多,毒品对我国的危害严重。禁毒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必须充分认识毒品的严重危害,清醒地看到解决毒品问题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尽职尽责,全力禁毒。国家禁毒委员会将就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进一步加强“九五”期间的禁毒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要求各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狠抓禁吸戒毒工作;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严惩毒品犯罪分子;落实责任制,严禁非法种植毒品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