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制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企外部董事制度的研究,现在是对其"利"、亦即对其必要性研究较多,而对其"弊"、亦即对其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研究较少.为了更好地推进外部董事制度的发展,在研究其"利"的时候,也应注意对其可能出现的"弊"进行研究,以防微杜渐,趋利避弊.  相似文献   

2.
龙永干 《求索》2012,(9):167-169
鲁迅广州时期遭遇的"革命文学"与1928年所遭遇的"革命文学"截然不同,其主流不过是政治新贵的"宣传品"。他对"革命文学"的否定不仅是对"革命文学"虚伪卑劣的揭露,更是对广州革命蜕变的批判和对文学本质价值的维护。同时,广州经历让其本就摇摇欲坠的"进化论"思想轰毁,也让其独特的"革命文学观"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3.
作为"宋初三先生"的石介,历来学界对他的关注都集中在其思想和政治主张上,对其古文的创作和实践则较少关注。石介的古文在当时以"险怪"著称,被视作不良文风"太学体"的始作俑者。通过《徂徕集》中的文章来探析石介古文的"险怪"文风、其文学思想对其文风的影响、其文风的身后影响及与"太学体"的关系以及石介文风对韩愈的继承。  相似文献   

4.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以"百姓日用即道"说为其目的论、"安身说"为其本体论、"格物说"为其方法论,构建了自己的民本思想体系,冲破了宋明理学的禁锢,实现了对传统儒学的超越。研究学习王艮民本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胡遂  曹梦晶 《湖湘论坛》2010,23(1):82-86
王维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佛",其一生的文学作品中,对闲适生活的吟咏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并且形成了其独有的恬淡空灵的特色,究其缘由,与其对佛教的深刻造诣分不开。本文试从其闲适诗与佛教的交汇之处,浅谈王维的"无念"、"无相"、"无住"的禅宗思想。  相似文献   

6.
李忠民 《人民论坛》2012,(36):94-95
当前学术界对"私人侦探"业存在的争论主要有:"私人侦探"是否具有合法性和必要性,"私人侦探"行为是否侵犯公民隐私权,是否非法行使国家侦查权等。"私人侦探"是对公权力的有益补充,填补了司法改革中国家退出后所留下的空白,其存在具有正当性,在目前条件下,应认可其合法地位,建立相关制度规范其活动。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相进,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重要思想。重新回顾古老的"德治",汲取其精华,借鉴其教训,扬弃其讹误,分析其价值,不仅是汲取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合理养分的重要路径,而且对今天"经世济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急警务理论处于初创阶段,对于"应急警务"概念的认定有"学科说"、"组成说"、"临战说"、"危机说"、"处置说"、"综合说"等粗浅之分。每一个角度的定义都能说明应急警务的部分本质,同时皆有其缺失,殊难对其作圆满且周全的定义。从系统的角度,通过考察其目的、对象、途径等核心要素来说明应急警务之特征,可获得对应急警务内在本质和整体规律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9.
陈任远 《求索》2015,(2):149-153
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国民党一方面以革命的原初意义为基点,既对自己的革命实践进行赞颂与美化,也对为革命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进行褒扬和奖恤;另一方面紧扣"我即革命"的主旨,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其本党内的反叛行为进行批评和丑化。这样使得其所建构的"革命"文化呈现出"革命神圣"、"革命者光荣"与"唯我革命"的特点,而此特点在显示其不同于他者的同时,无疑也影响着其在大陆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第229条揭示租赁合同对第三人的对抗性和承租人对新的所有权人的对抗性,所以应将其解释为"买卖不破租赁"规则。"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运用空间和将来在实践中所产生的作用是积极的,并且是必要存在的。条文规定的简约使得其适用有着极大的争议性,必须对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初到北京时期,其对都市生活"生之苦闷"与"爱之苦闷"的表现,既是生之记录,也是对都市的怨恨之爱;其批判市民的自私势利和空虚庸俗,既是都市世相的写实、"自卑"的超越,也是其将北京视为文明与自由场域想象破灭后的反应。而在上海时期,他对都市叙事内容大大丰富,但其批判主要集中在欲望的泛滥与文明的异化上。之所以如此,是其在创作上对上海情色暧昧语境的"适应性"反应的结果,也是其创作受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审美思潮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泰州中学提出的"倡导负责任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其基本内涵是要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其宗旨是造就人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以及履行责任的本领;其目标就是要让"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成为每个人的立人之本;其意是呼吁全社会共同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生态环境,构建教育治理新常态,携手办负责任的教育、负责任地办教育。  相似文献   

13.
"贤人政治"思想是儒家所提出的治国方略之一,其从儒家的核心点"礼"、"仁"出发,构建了一个逻辑的统治体系,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贤人政治"思想的提出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在当时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并对历史的前进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直接适用的法"是国际私法的重要范畴.但是,我们对其研究并不够,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弄清楚.本文拟通过对"直接适用的法"理论产生和实践运作的探讨和分析,结论其特点、界定其概念.  相似文献   

15.
郭喨 《传承》2010,(36):146-147
现代通讯技术对我们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无疑也对亲子关系良性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其带来的"信息/技术鸿沟"的出现,随之在亲代呈现的"技术焦虑"和在子代呈现的"信息迷失",导致亲子关系健康发展更加严峻。为此,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中期陕西省长安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由于其自身显著特点,不仅对西北地区的"社教"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而且对全国农村的"社教"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农村"社教"的结果证明,其弊端甚多,后来人们予以基本否定;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开展这场运动的初衷,尤其不能否定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高校文科师生投身"社教"运动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欧美高校和亚洲高校安保制度的核心价值理念各不相同,其共同的核心理念有"服务"理念、"合作"理念等。其对我国高校安保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高频词。以往人们考察得较多的是其用法;近些年来,对其类似介词的用法也已引起关注。在此对有关"作为"的研究从词义、词性、句式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提出笔者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胡玉兰 《求索》2012,(10):145-146,159
佛教对上官仪仕途的影响表现为他在朝廷佛教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表现在他诗歌创作"清空"风格的形成与"玄远"诗歌意境的建构,对于其诗歌理论的影响则表现为对诗歌声律形式理论的开拓与佛教情怀抒发。  相似文献   

20.
政府治理中的"层层加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政治现象,其背后的体制性原因值得重视和深思。"对上不对下"的分层级权力体制是形成"层层加码"现象的制度根源,异化扭曲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是其逐步蔓延的主要原因,而缺乏有效监督和严格问责机制的制约是其不断扩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