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与政策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总结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低效的特征表象,并探索了有效转移的制约因素。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低效表现和有效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低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迪平 《湖湘论坛》2003,16(3):61-6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近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速度、规模都在趋缓。因此 ,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近年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不容乐观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 我国乡镇…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洪宝  李晓霞 《前沿》2005,(6):60-62
“三农”问题是全国上下关注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加收入问题。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较多、素质偏低,制约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因此,要多渠道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凯 《前沿》2005,(8):214-217
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政府就一直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对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能吸纳劳动力的数量骤减,形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避免地要投入到就业中去。但是,由子劳动力自身的素质制约和农村产业结构、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地阻碍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材劳动力的素质,调整农业内部和农村内部的结构,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意平 《当代广西》2010,(16):49-49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也带来一系列的农村社会问题,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省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十分突出,且其内部结构不合理,加之外部环境的制约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履维艰,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经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鼎亚 《前沿》2009,(3):122-126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小城镇作为我国城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城镇化进在中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任务并做出巨大的历史贡献。本文从我国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现实出发,探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分析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提出我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根据有关统计公报显示,中国还剩下1.06亿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返乡农民工的出路问题,无疑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现结合实际工作,浅探厦门市如何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丁 《青年论坛》2004,(6):99-10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 ,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指的是农业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的转移,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作为内陆省份的河南省既是一个人口大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受全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较深,在劳动力转移问题上表现得较为滞后与迟缓.目前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在坚持改革和对外开放中不断发展,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已开始向非农业方面转移,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技能等方面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速度还不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子迈得还不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现农村经济由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转化;由单一的、不合理的农业经济向综合的、全面的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国外、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改革开放后各阶段以及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比较研究,找出了其共同特点,主要揭示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比较,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协调三次产业关系和城乡关系、市场调节主导和政府服务相结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解决结构性矛盾、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引发了"民工潮"、"城市病"等诸多问题,因此,主张短期内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不切实际.从当前我国就业环境来看,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迫切和必要.各地的实践证明: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建峰 《前沿》2006,(12):215-216
本文在详细分析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环境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同时剖析了阻碍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而提出了推动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离开土地完成转移从其过程看,除了受到与其经济利益相关的经济因素制约外,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因此,在政策制度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农民工跻身于城市身份的向上发展诉求外,还应从非政策制度方面建立缘于农民血缘和地缘基础上的社会网络;加大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以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心理成本,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促进了各级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推进,以及我国正式加入WTO,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了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人们说到劳动力转移,就是进城经商、外出务工,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笔者认为,三次产业并举,整体联动推进,才是现阶段重庆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措施。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及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测算,仅就农业生产而言,目前农村中劳动力闲置率已高达9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滞留于农村,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的实现,另一方面,农村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也会多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从表面看是人口增加、耕地相对减少所致,但从深层次分析,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才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最重要的原因。据估计,在未来的10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逐渐扩大,尤其是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产生。是什么原因使农村产生数量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我们又应该如何转移,借鉴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方式和经验,有望对当前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任妍  章磷 《求索》2012,(1):34-35,38
东北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拥有数量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而且还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被誉为我国的"工业摇篮"。然而,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不畅,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以东北地区为考察域,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对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人均耕地面积、劳动力素质及城市化水平是制约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所以,制定相应政策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