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0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16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2月29日起施行。部长陈政高2014年10月15日第一条为了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如何平衡名城保护中的各方利益?这些问题业已成为新一轮立法的考量重点。新闻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1999年7月25日,浙江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制定了《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施行以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省已有历史文化名城18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历史文化名镇39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6个;历史文化名村38个,其中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4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4.
<正>黑政发[2013]19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4号)的有关规定,参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建村[2003]199号)的标准和程序,经评审,确定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塔子城镇等3个镇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齐齐哈尔市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等3个村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现予公布。齐齐哈尔、大庆市政府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认真组织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08,(7):5-8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4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正豫政[2014]2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文化,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呈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历史记忆,最能激发远方游子和家乡人民的爱国、爱乡情怀。2017年3月31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陕西政报》2021,(5):3-4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组织审核,并报省政府批准,同意安康市旬阳县红军镇等6个镇、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等7个村、安康市汉滨区东关街区等10个街区为我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0.
<正>甬政发[2014]1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及市历史文化名城与遗产保护工作暨市名城保护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精神,促进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科学保护利用,彰显独特的文化魅力,加快"四好示范区"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是  相似文献   

11.
邓蔚霞 《浙江人大》2012,(10):40-41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显示着这个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2012年9月28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完善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保证了公众和专家的参与,保障了相关权利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自1982年我省昆明、大理被列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按国家的有关要求和部署,1994年,我省又开展了对历史文化名区、名街、名村(镇)的调查、鉴定和报批工作。目前全省共有15个(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其中历史文化名城11座(国家级5座,省级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4个。这一工作的开展,为促进云南的旅游事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7,(10):28-29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村(镇)名单~~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8,(10):11-16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肖洁 《乡音》2014,(9):42-42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杨建军 《乡音》2014,(10):45-45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8.
李立华 《乡音》2014,(5):41-41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9.
肖洁 《乡音》2014,(12):44-44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20.
崔曙平 《江苏政协》2013,(12):45-46
<正>我省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乡村地区仍保留着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前,在大规模村庄环境整治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保护和延续乡村优秀历史文化,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紧迫任务。从乡村风貌特色的构成因素、受工业化城镇化影响程度的差异及历史文化遗存现状看,目前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