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肯瑞·德向郑阳布置了以上三项任务以后,郑重其事地告诉他,让他每月写一份报告给他。A国情报机关每月给他400元的报酬。他为这些活动请客吃饭的全部开支,则凭发票实报实销。因为郑阳死心塌地的为A国情报机关搜集情报,不惜出卖祖国利益,肯瑞·德每月给郑阳的报酬,1991年增加到600元;1992年增加到800元。  相似文献   

2.
谋杀刘少奇     
据台湾《时报周刊》报道:1962年,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台湾情报机关为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计划,策划了一系列破坏行动,其中代号为“湘江计划”的行动,就是在金边谋杀刘少奇主席,这是台湾情报机关在美国与南越情报机关联合策划达三年之久的暗杀行动。在事过30多年后,当时派遣到柬埔寨执行任务的,现年81岁的台湾情报局特工张霈艺才出面公开当时的具体行动。据张霈艺回忆,由于他是越南华侨,对东南亚一带比较熟悉,由情报局长叶翔之向班主任蒋经国举荐,到柬埔寨发展情报网站,执行“湘江计划”,张霈艺即被任命为“高棉组长”。“…  相似文献   

3.
保罗·洛斯伯德(1896~1963年),奥地利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英国情报机关招募,潜伏在德国,代号“秃鹰”,公开身份是德国斯普林格韦拉格出版公司的科学顾问。并以此身份为掩护,巧妙地组织了一个庞大的以德国科学家和军队技术人员为主的社交网。  相似文献   

4.
算上这一次,我国政府已对驻京办下发过三次“撤销令”。 第一次是发生在1962年,当时国务院要求撤销除新疆和内蒙古外各省市的驻京办,“但因特殊需要可暂时保留,结果是全部保留了”。第二次是“文革”时,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被视为“省市区党委的情报机关”而被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陆续恢复。  相似文献   

5.
《一个情报贩子“再就业”的历程》中的周肖,从1988年用“资料”换美金开始,到2001年再次走进铁窗,此期间三次犯间谍罪,折射出他的畸型人生。通过此案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普京总统访问东京仅两天,两国便爆出冷战结束后罕见的间谍丑闻:日本反间谍部门逮捕了海上自卫队少校军官 崎繁博,指控他涉嫌向俄罗斯军事情报机关出卖绝密情报。而卷入该事件的俄罗斯武官在拒绝日本警方的有关调查后,为避免麻烦而于事发不到两天悄然离开东  相似文献   

7.
短讯四则     
一美军前情报分析员被逮捕短讯四则据路透社报道,1998年10月上旬,美国情报机关逮捕了前美军情报分析员布恩,指控他在1988年到1991年期间向前苏联提供了美国核武器部分清单及美国情报部门如何在世界各地从事窃听和拦截电子信号活动等等的大量最高机密文件,严重危害了“美国国家安全”。布思于1970年至1991年期间在美军情报部门负责破译外国密电,搜集各种情报。1988年,布恩和他的妻子离婚,并一度严重缺钱。不久他便秘密潜入前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开始了他的间谍历程。据悉,布恩将面临着终身监禁甚至可能是死刑的命运。埃及拒绝释放以色…  相似文献   

8.
按:本文讲述的是某国情报机关对我驻外人员进行策反活动的一个典型案例。贾明被策反事件说明,在新形势下,我驻外人员必须进一步树立敌情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警惕外国情报机关的策反阴谋。贾明其人贾明可以说是一名幸运儿。80年代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的外语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某部工作。参加工作不久他便被选派至我驻A国使馆学习、工作。在使馆他负责对外联络,与外界接触较多,经常外出进行交际工作。无论是外语水平,还是工作能力他都可以说是同年龄段同事中的快使者。聪明机灵的他也更擅长交际。应酬,在对外联络工…  相似文献   

9.
1994年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挖出克格勃留鼠埃姆斯一案曾轰动一时。奥尔德雷奇·H·埃姆斯1985年4月开始向原苏联出卖情报时,其职务是美中央情报局对原苏联反间谍处负责人。由于他的出卖,中央情报局在原苏联的几乎所有潜伏间谍被破获,其中10人被原苏联当局处决,只有极个别人侥幸漏网逃脱。lops年12月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披得了这样一名漏网者进出魔掌的经过。据认为,此人是被埃姆斯最早出卖的几名间谍之一;而此人的成功叛逃,又与后来美国挖出内好埃姆斯有一定关系。1985年5月对日,星期二,前苏联总参谋部军事情报局(GRU)驻希腊…  相似文献   

10.
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喻权域谈到,近几年,有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大量出卖国有企业,搞私有化,并且鼓吹“靓女先嫁”,即先卖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他们还创造了一种理论:出卖国有企业,只是把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变成了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钱),不叫私有化。 这使我想起彭德怀元帅和他早年的那句名言:“崽卖爷田心不痛”。 “崽卖爷田心不痛”,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常见的事,常说的话。儿孙辈没经过创业的艰辛,出卖前辈遗留给他的田产并  相似文献   

11.
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与德国的情报机关曾各出奇招,展开一幕雀鸟间谍大战。当时的纳粹德国,试图用信鸽将信息带返柏林。英国情报当局则训练猎鹰,猎杀从英国锡利群岛飞往欧洲的“信鸽间谍”。英国这种以“鹰捕鸽”的方法,并未奏效。因为被错鹰所捕的信鸽寥寥可数,而且没有一只落网信鸽的身上携带着机密信息。于是英国情报机关改用“以鸽引鸽”的策略,诱使德国情报机关的信鸽落网。英国早已招募了七百多名白鸽迷组成一支秘密的英军队伍,这次他们自然可以大显身手,经他们训练有素的信鸽从英国西南的康沃尔郡飞至诺福克郡的克罗默海岸,…  相似文献   

12.
王龙 《同舟共进》2011,(10):45-52
瞿秋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在风云激荡的时代,他成为被选择的人;而当他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后,却被自己的政治对手出卖与抛弃;当他终于成为悲壮的革命烈士,却又被和平年代的混乱“革命”所批判和打倒。  相似文献   

13.
解衡  余海宇 《人民公安》2005,(18):58-59
王范同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任乡党支部书记,参加了红十四军暴动。暴动失败后,转至上海进行地下工作。后为叛徒出卖,被敌人逮捕关押。“七七事变”后,出狱去延安。此后,就长期从事党的公安保卫工作。我俩和王范同志是在延安共事的老战友。“共产党嫌疑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因叛徒出卖,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活动的王范被捕,被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在南京陆军监狱关押。监狱头目看到王范力气很大,能挑能担。又是“嫌疑犯”,故令他挑水担菜,当厨工,并给监房送饭。他便利用这个机会,传递消息,保护难…  相似文献   

14.
韩某六年前出国留学,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加入间谍组织。回国探亲时,因涉嫌窃取国家秘密被我国家安全机关拘留审查。侦察部门了解到,韩某与我国内一科研部门的冯某系中学同学,关系甚密。据调查,韩曾向冯透露他在境外参加了一个间谍组织,借回国机会搜集一些“研究资料”,并曾动员冯也参加该组织,要  相似文献   

15.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是江泽民主席对广东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在不久前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再次指出,广东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进一步搞好广东的建设,对全国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说:“加强法制建设,整顿社会秩序,严厉打击走私和其他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为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当前广东应当继续抓紧做好的工作之一。”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广东发展总体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障和促进广东新一轮经济发展?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刚刚因成功组织和指导“9810”张子强特大暴力案件的刑事辩护和刑罚执行工作,而被司法部授予一等功的广东省司法厅厅长王旭东。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安全通讯》2002,(9):63-64
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2日报道,美国国会决定,首先进行设立国土安全部的准备工作,然后再腾出手来“修理”被控犯有“情报共享不利”罪名的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等情报机关。具体负责这两件工作的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利伯曼已经表示同意上述做法,并暂时推迟对两大情报机关的“审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共产党的历史上,蔡孝乾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早年参加台共,当选中央常委。曾参加过中央红军的长征,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部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他奉命潜返台湾,担任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初期,蔡孝乾被捕叛变,出卖了台共组织,最终导致整个台共组织被侦破。蔡孝乾变节后长期在国民党保密局从事“匪情研究”,被授少将军衔。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其经历至今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2,(9):94-94
郑春勇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腐败,已经成为我国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中介腐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行贿或帮助行贿、在重大资产处置中造假、在招投标中出卖情报和参与非法洗钱四种。中介组织与行政权力存在依附关系,长期未被纳入反腐视线,监管存在漏洞,是“中介腐败”得以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治理“中介腐败”,应该阻断中介组织与行政机构的依附关系,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其自律水平,同时,还要明确划分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形成多部门合力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9.
跟踪、窃听、窥测是间谍情报机关进行反间谍、反情报、反恐怖侦查技术手段的三大“法宝”。而窥测技术在这三大“法宝”中的技术含量最高,它获取的情报信息量大、可信度高。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间谍情报斗争的日益尖锐和复杂,间谍情报领域高新技术的竞争更加激烈,谁拥有、掌握高新技术,谁就能获取最有利的间谍情报成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与我国友好往来的机会,对我出国人员尤其是知密高的专家进行情报窃密和策反活动,是一些国家间谍情报机关的惯用伎俩。其手法从暗中开启行车包裹窃取、通过交谈刺探套取、以物质金钱诱骗获取,到以恐吓威胁诈取,神秘诡谲,花招百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几年前我国某大学的陈教授,在应美国一所大学邀请赴美进行讲学交流期间,就“有幸”得到美国间谍情报机关的诸般“礼遇”,且颇具典型性。这位专家的遭遇,让我们看到间谍情报战激烈与严酷之一斑,更为那些抱有和平麻痹思想的人们提供了一副警醒剂:隐蔽战线上并非凤平浪静!一那年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