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重视建筑伦理,就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使一个城市的建筑规划更加趋于合理和讲究,相近建筑更加协调自然,人与建筑的关系更加完美、和谐。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对一栋建筑的认同、接纳和熟悉,但很少有人去关心一座建筑建在那个地方是否合理,是否讲理,是否符合礼仪,是否能满足公众的伦理需要。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多的人首先关注的是有没有房子住,至于房子是否合乎礼仪,则很少受到关注。乃至在近期的一次建筑伦理会议上,一位从事建筑管理五十年的老者发出了诸多惊叹之声。其实建筑伦理并不是一个超然的事物。它研究的是建筑与人,建筑里的人与人,建筑与社会,建筑与规划,建筑与自然,乃至建筑与政治,建筑与未来的关系。它关心建筑的宜人化、人性化和自然化,它倾向于把建筑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看,让建筑与人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文明大观》2001,(11):4-6
厦门的魅力,绝对有相当比重源自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对于城市来说,建筑几乎包含了全部,可供人读出它的古往今来,它的政治、经济、自然、文化、艺术……城市建筑,毫无疑义地提供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1):21-21
大同展览馆的平移和转向 在耿彦波上任前,外地人去大同,往往会对一个建筑记忆深刻,那就是大同展览馆。这座始建于1969年的建筑,因酷似北京的人们大会堂,被称为“山寨版”,让外地游客觉得很好玩儿,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率居高不下,这使我国建筑节能的任务迫在眉睫。在中国4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9%是高能耗建筑,这些超过400亿平方米的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更为严峻的是,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但95%却是高能耗建筑,这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规模较大,种类多,在建设和运维过程中的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量都是大户。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对北京市降低建筑碳排放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结构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构计算的输出结果是建筑结构设计的直接依据,但现在建筑结构计算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从事结构设计人员的素质不一直接影响到结构计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鉴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有必要对现在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中所...  相似文献   

7.
一、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更新改造背景一提起建筑垃圾车,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脏”,车身脏,扬尘多,一路走一路撒。不但是对市容环境有影响,建筑垃圾车超载超速的现象也很普遍,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此外,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堵塞道路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艰难性是摆在各地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难题,北京市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8.
试论建筑市场的营销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琦  杜骏 《理论月刊》2002,(5):100-101
通过对建筑市场营销与一般市场营销进行比较,尝试找出建筑营销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表明,搞好建筑抗震设计,提高建筑抗震能力,是在地震中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业主对临街底框抗震墙砖房要求的不断提高,底部框架抗震墙建筑已越来越多为许多地区所采用,如临街的底层设置商店、餐厅、邮局的多层住宅、旅馆、办公楼等建筑,但是在笔者所见到或经历的一些建筑中,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建筑的层数和总高度不满足要求、抗震墙布置不合理、随意扩大底部空间而忽视抗震问题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建筑师和结构工…  相似文献   

10.
这种以建筑师为本位的对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建筑文化的梳理无疑是一种相当有价值的探索,与其说我们可以因此在那些熟悉的建筑中依稀辨认出那些杰出建筑师的个人风格或智慧,倒不如说这为我们打开了一种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全新的解读方式和可能。  相似文献   

11.
“九五”计划第一年──1996年,合肥市委、市政府将“合肥市建筑管理处”升格为“合肥市建筑业管理局”,以强化行业管理部门管理建筑市场的职能,增强政府对建筑市场调控的力度。与此同时,建筑市场得到充分培育,有形市场的特点和作用日渐显现。一、建筑市场日益成熟,实现了交易有形化在有形建筑市场建立之前,建筑市场有市无场,“谈判在家里,协议在口袋里”、暗箱操作、私下交易等现象时有发生,也诱发工程质量、腐败等诸多问题。为此,我市于1994年5月建立了“合肥市建筑工程交易市场”,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有市无场的问题,有力…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通过物质化的形式对人产生视觉上的刺激与冲击,使人产生或欣赏、或共鸣、或排斥等不同的情绪反应。一个成功的建筑形象是既有形又有态的,所谓态,便是通过建筑的形式所表现出的意韵、情感及思想等。建筑形象的表现形式表面上看起来花样繁多、千差万别,但从几何学角度归纳,不外乎是由点、线、面、体四大要素构成。在建筑学理论中,“点”一般用来表示位置,不考虑面积和形状因素,是相对于点所处背景条件及其它要素而言的。比如窗是建筑中的点,建筑是城市中的点,花坛是广场中的点等等。点的排列、移动、集聚、连续和不同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从生理卫生、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阳光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在规划设计中应很好地利用日照原理,合理地确定建筑的朝向、间距以及研究房屋体型和房屋阴影造成的影响,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大小,对各地块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无...  相似文献   

14.
于吉平  李勇  赵玉良 《春秋》2016,(1):8-10
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的建筑,首次打破了我国单一的传统建筑风格,借助西方的建筑特色,融中西建筑为一体,在我国现代建筑史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上海,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那么如何保护,保护多少,以及保护的资金如何落实等都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提交的《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  相似文献   

16.
贝聿铭说:“中国的建筑已经彻底走进了死胡同”。因为,在他看来,我们过去学苏联,现在学西方,而就是没有自己。中国建筑是有过自己的。如故宫天坛的博大辉煌就大可和希腊罗马建筑的刚劲雄伟、中世纪建筑哥特式建筑的高耸庄严,巴洛克建筑的纤巧华丽,西方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等等相媲美。而安徽徽州处于青山绿水之间,黛顶白壁天井明堂骑马墙的建筑也一直使中外人士着迷。当代中国在仍然保存了大量危房、棚户的同时,却对许多很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肆意拆毁。能与近代欧洲火车站比美的矗立了八十年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了。国家历史文化名…  相似文献   

17.
《当代建设》2002,(1):7-7
省建设厅厅长谢志平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继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抓好安全生产。谢志平指出,要进一步抓好建筑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所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企业,都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等级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相应工程建设活动。严格执行施工许可、批准开工、工程竣工验收和备案制度,依法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的行为。切实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依法加强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8.
金磊 《中国减灾》2001,11(4):49-51
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紫禁城,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原为宫殿,现为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其空间组织和立体轮廓既统一又有变化,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的集中反映。本文从文物保护的视角出发,主要研究并分析该建筑的安全防灾问题,旨在总结一些对中国古建筑及传统建筑有益的安全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9.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从一个封建大帝国逐渐地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得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发生急剧的分解,国家主权开始被破坏,晚清政府全部腐朽性反动性在人民眼前暴露出来。从建筑的角度看,“从近代开始,在对外开埠的城市,在传统建筑文化整体弱势的形势下,具有了与西方交流的特征。这个分化分离的过程,强势外来建筑文化必然对这些地区和城市的传统建筑文化产生冲击和破坏,从而使它们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产生了一次无序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齐康总序)  相似文献   

20.
杨冰 《今日民族》2002,(3):39-40
大理白族民居是典型的文人式建筑。步入其中,流连于“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构筑的空间,就进入了白族文化的领地,捕捉、感受着白族文人镌刻于自己居室之上的每一页艺术华章,每一片心灵流璨。中国传统建筑大致可分宫室建筑、文人建筑、市民建筑和宗教建筑几类。白族民居属文人建筑,与传统宫室建筑的威严、华丽、恢宏,与市民建筑的拘谨、简单、逼仄,与宗教建筑的庄严、肃穆、巍峨相比,白族民居文雅、庄重、疏朗、平易的建筑风格,正是文人精神的写照。彰显文人气质的建筑特色有“三绝”:照壁、木雕和彩绘。“三坊一照壁”是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