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志丹县卫生局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个、县级卫生事业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11个、村卫生室167个,全系统共有职工979人。近年来,他们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着力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很大成效。——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制定出台了《志丹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规范医院诊疗行为,加强医院监管,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首先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政府负责县级公立医院  相似文献   

2.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及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就“十三五”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其中,对于社会关注的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问题,王贺胜表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3月12日《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3.
我国私立医疗机构政策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立医疗机构在我国卫生事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私立医疗机构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曾经历了四个阶段。私立医疗机构政策影响到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应尽快确定对私立医疗机构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卫生健康事业价格改革和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9年发布了《医疗机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规定》.简要介绍该管理规定发布的背景,重点对比分析该管理规定与原来的规定结构与内容的变化,提出新形势下公立医疗机构现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以期为各医疗机构在实施价格行为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维护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方向。公益性和积极性是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两个基本价值,公益性和积极性的相互关系决定着公立医院的改革策略和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就像钟摆一样,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模式。纵观改革的制度构架和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和改革经历了"公益性有余、积极性不足"的初始阶段,改革开放初到20世纪末的"积极性有余、公益性不足"的中间阶段,面向未来,公益性与积极性均衡发展将成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卫生法制》2012,(3):65-F000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8号)精神,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现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经营性质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民营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有力补充,在鼓励社会办医的大背景下,民营医疗机构近年来迅速崛起,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相对公立医院而言,民营医疗机构的规模、数量、实力和医疗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作为一个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吸引更多资源进入医疗市场可以为医疗发展提供有益帮助。而要真正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就必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涉及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的频发,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更是将督促落实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规定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进行研究。如何进一步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行为,成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课题。围绕公立医疗机构领导干部范围的界定、经商办企业的内涵、现行规范经商办企业行为相关依据及存在的制度盲区等进行探讨,探索如何进一步有效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为相应制度性建设和管理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改革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以潍坊市坊子区为代表的城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模式、以成都市为代表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行模式和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模式。本文尝试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我国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医疗体制改革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如何正确确定医改的目标,使广大人民共享医改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医改偏离社会目标的原因有四:一是政府干预不足与干预过度;二是医疗市场化过度与市场化不足;三是医疗产品的"三重"属性;四是医患关系具有特殊性。从法学的视角进行检视,医改要达致其预期的目标,就必须在效率与可及性上下功夫。要依法规范政府、医疗市场、医院、医生及患者的关系,造就一种制度安排下的利益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事业单位改革是关系到我国公共服务创新能否实现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行政生态的转型,必然导致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模式的治道变革。如何学习和借鉴国外公共服务改革的经验,改革政府,改革事业机构,为全社会提供统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设同改革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一个越来越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医疗保险法制改革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而美国从20世纪初叶开始起步、至奥巴马完成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充分考虑到美国的社会需求,走公私结合,政府强力推行和改革内容适当妥协相辅,革命性和渐进性兼顾的医保改革的道路,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的适度制度构架、多元利益(权利)的平衡妥协、政治精英与民众及媒体的协商互动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共政策制定路线和合法性供给策略。奥巴马"医改"法案的成功实施,不仅实现了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重大突破,也为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公法建构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理性社会,能够全面回应多元价值诉求。现代和谐社会只能立于法治基础之上,并以公法为其脊梁,社会和谐与否直接取决于公法是否平衡。本文认为,现行公法处于失衡状态,这集中表现为社会关系因公共权力的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而无法得到全面理顺,社会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调。中国要实现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核心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遵循监督和规范公共权力与保护和拓展公民权利的公法制度变革主旨,采取国家主导和公众全方位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对公法加以结构性调整;要调整公共权力/公民权利结构,重塑制约与激励相容的公法机制,通过对症下药解决造成社会失调的公法失衡症结,全面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张春丽 《北方法学》2012,6(1):154-160
在"全民医保"即将建成的格局下,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本应成为积极而强势的医疗服务购买者。但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仍旧是一个"消极的医疗费用支付者",其具体职能离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服务购买者相去甚远。这也导致其无法发挥抑制医疗机构滥用专业优势的功能,并削弱了其所承载的医疗社会化的目标。因而有必要借鉴美国等医疗市场发达国家的"管理式医疗"经验,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定位为医疗服务购买者,对现有的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公益性改革,并实现其职能转型,使其成为一个选拔合格医疗机构、参与医疗行业标准化诊疗流程和病种制度建设、对患者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并监督医疗服务质量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6.
从非营利组织看事业单位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开始提出和使用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正确看待非营利组织现状和在中国公益事业中的作用,让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平等发展,甚至相互竞争来促进事业单位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使公益性,非营利性得到真正体现,并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7.
《Federal register》1998,63(234):67486-67489
This Federal Register notice seeks the input and comments of interested parties on a Special Advisory Bulletin being developed by the OIG and HCFA designed to address requirements of the patient anti-dumping statute and the obligations of hospitals to screen all patients seeking emergency services and provide stabilizing medical treatment to enrollees of managed care plans if their condition warrants it. In developing this proposed issuance and soliciting public comment, it is our goal to provide clear and meaningful advice with regar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ti-dumping provisions, and ensure greater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hospitals' obligations in providing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to those individuals insured by managed care plans.  相似文献   

18.
许英 《河北法学》2012,(1):88-89,90,91,92,93,94
全国各地土地征收实践中大量纠纷和冲突的不断发生,迫切要求深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而且,公平与效率作为衡量法律制度优劣的重要尺度,也切实要求深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基于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共识,结合实践经验和政策指引以及国外制度建设的启示,深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就是突破现有的制度障碍,遵循公平与效率双重价值目标,区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地,构建农村集体土地征购和出让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重庆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养老金低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方面的某种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合理;实行医保后,看病难、费用高和负担重,离退休教职工的某些宪法、法律上权利受到侵犯等。上述问题的产生有各种原因:如对养老金制度的性质、原则和特点缺乏深入研究和足够认识;对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缺乏应有的机制保障;对医改实行“以药养医”的错误方式;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认识不足,贯彻实施不力等。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出生医学证明是否行政诉讼的可诉行为,关键要看该行为是否具有可诉行为的三要素:公共行政职能;行政主体;利害关系。出生医学证明是医疗保健机构行使公共行政职能的表现。具备助产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一般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公立或者私立医院通过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出生医学证明影响新生儿的国籍登记、户籍登记、血亲关系认定、母婴保健权的取得等,对他人的权益有很大的影响。出生医学证明具备行政诉讼可诉行为的三要素,具有行政诉讼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