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发展研究的主题是政治民主化以及在民主化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的问题.政治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民主化的目标模式、动力机制、阶段划分、发展道路、战略策略等.研究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目标模式、动力机制、路径选择、战略策略等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政治现代化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民主,民主是现代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在民主化道路过程中,各个国家建构了不同的民主模式,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民主化会带有自身特点。其中,纵向民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析中国民主发展的新视角,它以社会和谐与秩序为价值理念,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文章通过对纵向民主理论的阐释,试图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试析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公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的实现最基本的目标是政治民主化,而民主政治的实现需要有公民意识的参与。在中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驱动力的公民意识,应将民主政治观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公民意识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推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有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道路,是具有民主共性又有鲜明特性的新型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从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战争年代,到建立国家政权和推进民主改革的和平年代,再到促进改革成果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政治民主化道路上逐渐总结发展出自己的实践哲学,走出了一条从解放政治到民主政治,再到民生政治的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政治精英在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来,在西方解释和分析民主化问题的两大理论谱系中,强调政治精英作用的"过程论"在一些方面比"结构论"似乎具有更强的适用性。本文就在"过程论"的视野下对政治精英在民主转型和民主巩固两个阶段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进而发现政治精英在这两个阶段中的作用既有明显的一致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对推动现实的政治发展、完善民主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6.
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中国当下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念是影响中国当前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梳理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钥匙"。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其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为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政党民主化是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基点,建立政党与国家及社会之间民主联系的政治过程。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现代政党都在积极推进自身改革,政党民主化成为政党政治发展必然选择,是政府获取合法性的根本前提,提高行政力的重要基础,公民社会成熟化的必然要求和政党现代化的主体工程。必须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民主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党建理论,优化制度环境,调整结构功能,探索科学方法,不断提高执政党民主化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东亚"威权政治加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东亚威权主义国家的共同特征,在东亚国家内部威权的合法性逐渐削弱,经济发展和市民社会壮大的内在民主化动力和外在国际民主化趋势的影响下,东亚威权政体正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推动经济与政治的适当分离,推动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政治发展的趋势是建立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是民主形式的多元化。韩国和新加坡都处于儒家文化圈,都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经济腾飞,又具备了现代政治因素,但在民主化进程中却采取了不同路径,体现了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东亚"威权政治加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东亚威权主义国家的共同特征,在东亚国家内部威权的合法性逐渐削弱.经济发展和市民社会壮大的内在民主化动力和外在国际民主化趋势的影响下,东亚威权政体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推动经济与政治的适当分离,推动市民社会健康发展,推动政治社会化及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