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其全面融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汇合点,也是统一战线建立发展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因而,兴国之梦即是统战之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之魂,也是兴国强国之魂。对统一战线来说,爱国主义始终是其高举的旗帜之一,是统一战线的核心价值。今天,当我们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法宝作用时,以中华文化之魂,助飞统一战线之梦,应是引领统一战线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汇合点,也是统一战线建立发展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因而,兴国之梦即是统战之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之魂,也是兴国强国之魂。对统一战线来说,爱国主义始终是其高举的旗帜之一,是统一战线的核心价值。今天,当我们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法宝作用时,以中华文化之魂,助飞统一战线之梦,应是引领统一战线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迄今为止中华民族凝聚力运行的轨迹看,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三大方面:一是中华民族自始至终在义利趋同中聚合,二是中华民族自始至终在遏制逆流中前行,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自始至终在社会变革中提升。遵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规律,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弘扬与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传承和创新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之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我们既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形成和展开的,也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身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组成和深刻动因;既要抓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机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正向发展。中国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变局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高校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构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领导体系,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引领力;构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组织体系,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组织力;构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服务体系,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凝聚力。只有精准把握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思想、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高校才能高质量回答如何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时代之问”与“实践之问”,不断开创新时代统战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周易》是天地之道,《尚书》是先王行事的记录,《诗经》是先王之泽尚存下的无邪之思。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正是因为传承了经学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精神与思想价值系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既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不断突破制约中华民族发展的瓶颈;又紧跟世界发展潮流,追求人类共同利益。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但绝非国家中心主义之梦、民族本位主义之梦、个人自利主义之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之梦互联相通,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正是两种属性的有机统一,使中国梦的画卷无比宏伟,让中华民族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凝聚力 ,是指中华民族整体与民族成员之间 ,在民族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吸引力、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台湾问题在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 ,为圆满解决港、澳、台问题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奠定了基石。一、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 ,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海峡两岸至今尚未统一 ,但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这种不可分割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不仅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转化和升华,使之与社会主义道德更相适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21世纪,以德治国战略的实施,将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和重塑中华民族精神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从而造就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灵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文化”,这种本源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伏羲文化中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伏羲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其融合性能很好地阐释海外华人心中的民族情结和中国理念。  相似文献   

14.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之根。与灿烂的文化相共生,中华民族同样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今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发展为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个方面。下面重点阐述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的培养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国族身份认同,其理论旨归直指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包容性、灵活可塑性、人民性的理论特质决定了其在处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和社会安定和睦问题中的广适性。香港同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蕴出发,剖析“香港之困”形成的社会心理和思想根源,对在香港民众中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在香港民众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功能、加强对公共领域的管理和导控、完善治港管港的法律法规、树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至上权威、构建香港地区与祖国内地之间的利益关联和命运关联等举措,将“香港之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破解“香港之困”。  相似文献   

16.
西南联大不仅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把教育与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丰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弘扬和传承这一重要精神财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河南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圣地、中华儿女心灵的故乡。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给河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史迹,为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河南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可以总结为中华民族之根、华夏文化之源、中国古都群和黄河风光雄浑古朴等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文化承担着新的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使命,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发掘。通过对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文化的领悟,诠释了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元的合和精神,以及核心支柱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前提在于文化的认同。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好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血脉;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增强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在整整八年的坚持抗战中,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已形成了一种克敌制胜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发扬这种精神,动员起中华民族的集体力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属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之魂,是我们民族希望之所在。1937年日本侵略者无端挑起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