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新观点,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论断,提出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新论述,“中国式现代化”亦有着新的教育意蕴。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任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新方法论。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系列新论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表明党和国家对文化是党之魂、国之魂、民族之魂的认识越来越清醒与深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正在不断的探索构筑。文化强国战略的探索历程经历了文化构筑信仰支撑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逐步摸索磨合、"文化是工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四个时期后,终于走向了自信、自觉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体系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民族文化之魂;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打追有创造活力的文化主体;继续坚持双轨并行的发展道路三部分组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把握正确路径,要走一条科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建设网络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9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正式发布实施。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为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同时也给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公安学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公安学类专业作为公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文科建设的实践点。面对新时代公安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挑战、新要求,公安学类专业建设亟需探索出一条融入新文科建设发展的新路径,找准学科定位,优化专业布局,完善评价体系,助力提升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政法高职院校应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科学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政法行业特点,主动致力于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构建现代政法高职教育体系,着力破解文科高职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的难题,勇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确定了"全时空"坐标:"面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面向世界"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空间"定位;"面向未来"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间"定位;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实践中,并建构起互有相关性的坐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卓越法治人才建设推进,我国法学教育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传统法学教育还存在特色性、职业性、多学科融合性不足等人才培养问题,法学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有必要厘清新法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因素,明确其通识教育、大众教育的学科定位,坚持师生双向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继而研究新法科的人才培养路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新法科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体制改革,提升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话语权。以改革培养方案为重要内容,以改革课程内容为关键环节,以改革师资评价为核心指标,精耕细作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法科教育。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主动承担起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重任。新世纪新阶段以来,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扎实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前提条件,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必由路径,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文化强国建设是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中华文化定力、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好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必然要求。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和规律,科学厘清和深刻剖析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机理,从而在大局大势中把准方向、锚定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西南林业大学立足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研究制定《西南林业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统筹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在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上下功夫,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基本战略。本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尝试探索建立一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四位一体"的新人才方法论:人才管理基础设施系统、人才需求预测系统、人才供给动态系统、人才管理活动系统。新人才方法论不仅需要助力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更要接受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检验而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也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基础与理论根基。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超越历史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特色,构建起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迈入世界教育强国行列,实现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人才基础。本文拟对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与实现路径进行研究讨论,旨在完善思路,助推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创新人才环境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对于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宏伟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邓小平同志曾经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全新的时代意涵,要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高度,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的新部署,充分把握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地位、核心价值和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全新的战略需求,要从带来的新机遇、提出的新要求、创设的新课题、指明的新方向、开辟的新道路五个方面进行全面把握;要通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来完善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明确当前教育发展的战略语境,找准教育发展的现实起点,回应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战略上主动、在效果上现实地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指向。要从多端多维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教育事业强国、教育服务强国、教育投入强国、教育治理强国、教育学术强国、教育生态强国。要明确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推进逻辑,坚持建设教育强国“双优先”的战略定位,同步提高教育投入水平与办学效率,高度重视教育的溢出效应与办学主体的激励相容,科学布局各级教育发展主导任务的价值位序,充分释放人人成才教育与英才教育的发展红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论述了怎样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的实际出发,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清除和克服人才领域中各种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和落后思想,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使我们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8.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文化惠民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网络文化惠民既是满足人民公共信息文化需要的主要路径,更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战略举措。研究山东省网络文化惠民建设的实践经验,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惠民建设探索山东路子、共享山东经验、贡献山东智慧。  相似文献   

19.
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人才强国这一战略思想的确立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广阔而光明的前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无论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明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了文化的自觉与转型,使中华文明得以重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长、生成中,中华文明得到新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文化强国成为可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觉,要有全社会主导的核心价值观,有成熟的文化创新体系,有发达的传播体系。必须依靠文化创新体系,通过现代传播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