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1990年间台湾房地产市场共出现三次房价飙涨。1990年后,台湾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直到2002年后,台湾房地产市场才开始逐渐恢复,打破了台湾房地产市场7年循环的惯例。本文在回顾1970年后台湾房地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台湾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原因及其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然后探讨台湾房地产发展的经验及分析台湾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吴欢 《台湾研究》2013,(4):53-57
1914年北洋政府《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是中国近代行政诉讼法制确立的标志,也被台湾学者公认为是台湾行政诉讼法制百年变迁的历史起点。但是此前和此后的五十年日据时期是台湾行政诉讼法制发展不可不察、不可回避的背景。随着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南京政府1932年《行政诉讼法》也被带到台湾施行,是为台湾行政诉讼法制史上的“旧法”时期。2000年台湾“行政诉讼法”大规模修正,是为“新法”时期。  相似文献   

3.
台湾对海外台胞资源的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台湾经济的国际化与移民的全球化,海外台湾移民的数量和经济力量不断增长,“台转侨”的现象日益普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近30年来海外台湾移民群体积聚的巨大经济、科技和政治资源,探讨台湾在经济、科技和政治上与海外侨胞的关系。 一、近30年台湾海外移民概况 台湾海外移民可以80年代中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海外移民主要以留学生及其家属为主。从1950-1993年,仅赴美留学者就达12万人,返回台湾2.7万人。通  相似文献   

4.
大陆的书院自唐代到清代,存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史。台湾的书院则肇始于清初终结于清末,只有近二百年的发展史。但是,台湾书院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在推进台湾社会文明进程中曾发挥过特别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台湾书院的研究,学术界关注较少,大陆方面仅见《台湾书院发展述略》(《台湾研究》1998年第1期)、  相似文献   

5.
从1949—2010年,台湾财经杂志已有61年的发展历程,其对向台湾民众普及经济知识传递经济新闻,以及促进台湾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将台湾财经杂志的发展变迁置于台湾社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梳理台湾财经杂志6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利于分析其与台湾特定的政治、经济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1949年,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检讨失去大陆的教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对台湾50年来的社会发展影响至深的举措,是国民党在台湾实行的和平土改。国民党在台湾的和平土改不仅解决了争取无地、少地贫苦农民的支持,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粮食供应问题,而且成为台湾从农业社会发展成工商业社会的起点和基础。“战后台湾的变迁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光复初期的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7.
论台湾旅游业的若干作用和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台湾旅游业的若干作用和发展特点黄福才,蔡从燕近四十年来,台湾旅游业发展迅速,它既从普遍性的角度影响了台湾社会,又从特殊性的角度接受台湾社会施加的影响,两者相互交织。本文拟就台湾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台湾社会的若干政治、经济作用作一探讨。一近四十年来...  相似文献   

8.
1945年,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台湾人民摆脱了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重返祖国的怀抱。战后几十年来,随着台湾问题的出现与复杂化,台湾历史解释权的纷争渐趋复杂化。如对光复时期台湾人民对回归祖国的态度问题,台湾岛内就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而关于台湾的战争损失,则一直未有全面的评估。本文试回顾1945年台湾光复时期的这段历史,澄清若干事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佛教为台湾最流行的宗教之一。2001年台湾出版的《世界年鉴》称,根据非正式的统计,估算台闽地区的佛教徒大约800万人左右,几乎占了总人口的1/3强。1999年台湾当局还将释迦牟尼佛祖诞辰定为“佛诞节”。2000年在台湾各地、金马地区佛教徒举行了浴佛大会等活动。佛教对台湾现代生活影响很大,有人说,21世纪是“台湾佛教的世纪”,此话当然言之过甚,但却在一度程度上反映出台湾佛教在多元社会、多元文化的现实社会中还有较大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简析日据晚期的台湾“皇民奉公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纯 《台湾研究》2002,(1):75-80,49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台湾即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前进基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一度席卷东南亚,台湾的战略地位更显突出。它不但是日军陆海空三军补给线的中继站,而且是重要的军需生产基地和兵源补充地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自1937年即在台湾开始推行“皇民化运动”,后在此基础上,于1941年4月19日在台湾成立了“皇民奉公会”。笔者不揣浅陋,在查阅了有关档案史料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拟对日本在台湾成立“皇民奉公会”的目的及其职能、组织机构,1941年至1945年间“皇民奉公会”在台湾的所作所为及其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祈指教。  相似文献   

11.
余克礼  谢郁  党朝胜 《台湾研究》2001,(2):14-21,37
在2000年3月更换台湾领导人的选举中,民进党的候选人陈水扁击败了国民党的候选人连战和独立参选人宋楚瑜,当选为台湾新的领导人,在台湾执政50年的国民党交出了政权,沦为在野党,民进党上台成为执政党。这一结  相似文献   

12.
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自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台湾农业便纳入日本殖民主义经济中,其间,虽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迈出了重要步伐,但台湾农业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从1989年台湾房地产市场达到景气高峰以来,已历经10多年的回落与低迷期。尽管当局早在1999年就开始出台一系列启动房地产市场的措施,但直至2003年才见价格趋稳的迹象,打破了台湾保持多年的7年景气一循环的惯例。本文将在回顾台湾1970年以后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1990年以来台湾房地产市场发展所处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政治环境的变化,重点探索台湾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论析日本的“台湾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台湾帮”正式形成是1973年3月,当时它出现两个组织形式,一个是“日华关系议员恳谈会”,它是“台湾帮”的“老巢”和“据点”,堪称集“台湾帮”之大成;另一个是“青岚会”,它是一批年轻的自民党右翼议员组成的。这两个组织幕后策划者均是岸信介。有人认为,“台湾帮”的形成可提前至1957年。“1957年2月,岸信介政府成立后,自民党内形成了台湾帮”。①还有人认为,可追溯到1949年的“白团”。②所谓“台湾帮”是战后日本自民党内的历史上参加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04,(20)
曾经蝉联台湾首富10年之久的霖园集团创办人蔡万霖,于9月末离开人世。他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也反映了台湾过去40年来产业的流转。蔡出生于台湾苗栗的自耕农之家,早年经历艰苦生活的磨难,曾经卖过蔬菜、酱油,逐步跨足金融保险业,走上建立台湾第一大财团之路。60年代,蔡与其兄创立国泰人寿……1979年,在国泰人寿充裕的资金支持下,蔡万霖又以国泰建设进军房地产市场……蔡掌握了六七十年代台湾两大财富的来源:金融与房地产。  相似文献   

16.
经过50年的历史演进与变革,台湾金融发展已具相当规模,并且在推动台湾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也应看到,随着台湾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台湾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台湾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体制性缺陷也日益明显,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变革,将成为台湾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陈星 《台湾研究》2010,(6):24-29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取消党禁后,随着政治转型进程,台湾政党政治的结构演进也逐渐加速。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台湾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学界多认为台湾的两党制已经基本成型。从形式上看确实如此。不过,台湾的两党制显然离稳定和均衡的两党制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8.
看康熙帝同陈瑸的对话纪录知清统一后的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刘经发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廷统一了台湾,从此台湾处于统一的全国政权管辖之下,台湾同胞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这便密切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我国东南...  相似文献   

19.
崔萍 《台湾研究》2009,(6):43-48
2004年台湾教育部门订立了“品德教育促进方案”,并在2006年加以修订,要用五年的时间在台湾推动学校的品德教育。一时间,让品德教育回归校园,营造品德本位的校园文化成为台湾各级学校推动的重点。本文拟对台湾“品德教育促进方案”的推动的目标、原则、策略及特点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两岸关系的张力与极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问题何时可以解决?如何解决?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两岸政界与民间社会、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方面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4年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六点政策主张、1987年台湾方面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1990年11月台湾方面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12月祖国大陆方面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