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1988,(11)
蔡爱卿蔡爱卿(1913-1978),岳阳市郊五里乡人。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四师九团排长,第十一团连长,第十二团副营长、营长,第十一团参谋长。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抗日华侨蔡白云的相关文物进行解读,分析探究蔡白云的一生经历及其个人修为影响。他是一位热心中国抗战的海外侨胞。他信仰共产主义,呕心沥血为民主运动而奔走呼号。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他参与了中国抗战,成为中共抗日战友。对蔡白云在抗日战争年代作为新马华侨为祖国的抗日斗争所做出的贡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蔡爱卿(1914—1978),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岳阳人。他16岁即投身革命,此后近20年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勇克敌顽,屡建奇功。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华南军区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员、北京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相似文献   

4.
田家乐 《世纪桥》2010,(10):51-53
<正>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员中,有的是自发的抗日勇军的首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猛将。人称"祁老虎"的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祁中,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一 我们119团7连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于1937年8月1日在太原国民师范成立时的老连队之一.它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斗历程,参加大小战役战斗百余次.1937年12月9日,在老红军战士蔡爱卿中队长指挥下,伏击了从祁县到平遥路上的一个日军骑兵小队,敌小队长被击毙,其余大部被歼,初战告捷.1938年4月,日寇对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实施九路围攻"扫荡",7连在这次反"扫荡"作战中第一次活捉了一个日本军人,打击了日寇武士道的威风.  相似文献   

6.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记革命烈士陈辉文君在河北省涿州南楼桑庙村北侧的黄土坡上、长跟着一位年仅24岁的南国儿郎,他的抗日事迹在当地老百姓中广为流传。他,就是为抗日奉献了生命的共产党员、革命诗人陈辉烈士。"到烧得最红的土地上去"1920年9月出生在常德...  相似文献   

7.
陈鲁民 《唯实》2014,(12):96-96
宋神宗时,一次因为陕西用兵失利,神宗震怒,批示将一名转运使斩了。次日,宰相蔡確奏事,神宗问":昨日批出斩某人,今已行否?"蔡確说":方欲奏知,皇上要杀他,臣以为不妥。"神宗说":此人何疑?"蔡確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开始破例。"神宗沉吟半晌,说":那就刺面配远恶处吧。"这时,副宰相章惇说":如此,不若杀之。"神宗问":何故?"章惇说:"士可杀,不可辱!"神宗声色俱厉说":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  相似文献   

8.
抗日烽火遍川北冯维纲,吉兆洪"九·一八"事变后,川北地区的抗日活动逐渐兴起。华北事变后,特别是"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南充各界爱国人士强烈要求抗日。1937年10月,党中央派于江震、王子模等回到川北,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当时深孚众望的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9.
王增勤 《党史纵横》2008,(12):45-47
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员中,有不少人先是自发的抗日义勇军的首领,后来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的猛将。人称“祁老虎”的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创始人、军长祁致中,就是这样的一位充满传奇的人物。祁致中是山东省曹县人,15岁闯关东来到东北,在自己短暂的青春岁月中率部同日寇进行了无数次的浴血拼杀,建立了赫赫功勋。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虎将最后被同为抗联将领的赵尚志所错杀,成为东北抗联的十一个建制军中唯一死在自己人枪口下的军长,赵尚志也因此一度被“永远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10.
蔡廷锴将军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抗日民族英雄。他的光辉一生,为祖国为人民,流血流汗,竭忠尽力。他跟随孙中山参加北伐;"一·二八"淞沪抗战抵抗日寇;组织福建人民政府,号召联共反蒋抗日;后来,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开展反蒋民主运动。建国后,蔡将军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他毕生为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小议“父老乡亲”刘建雄1992年岁末,原籍我省长子县的胡富国同志回到山西任代省长。一年后,又担任了省委书记。从省长到省委书记,他对老百姓总是称"父老乡亲"。"父老乡亲",多么纯朴的乡音,多么浓厚的乡情。当年红军东渡黄河、北上抗日就是这么叫的。在这呼唤...  相似文献   

12.
王艳梅 《新长征》2011,(5):62-63
周保中,原名奚李元,字绍黄,白族,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著名抗日将领。1902年2月,周保中生于云南省大理,曾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副师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底,党中央派他去苏联莫斯科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回国抗日,在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与日军进行英勇斗争中,周保中和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威名同赫。  相似文献   

13.
《湘潮》1995,(5)
中国共产党与卢沟桥抗战一般认为,卢沟桥抗战是国民党二十九军广大官兵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自觉抵抗日寇的爱国表现。事实上,卢沟桥抗日烽火的燃起,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重要成果。"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与此...  相似文献   

14.
打仗是英雄生产是模范──记八路军团长陈冬尧唐振南在那烽火漫天的抗日岁月,无数民族英雄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纵横驰骋。其中八路军三五九旅新七一八团团长陈冬尧,出生入死,功劳显赫,毛泽东称赞他"打仗是英雄,生产是模范"。陈冬尧,湖南茶陵人。个子不高,但肩宽...  相似文献   

15.
丁晓宁 《世纪桥》2012,(4):26-28
他是著名的抗日将领,他是无产阶级忠诚的革命战士,他是白山黑水的丰碑。他驰骋疆场、视死如归,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就是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将军。  相似文献   

16.
红军东征前后中共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关系江丽今年是红军东征60周年,也是西安事变发生并和平解决60周年。60年前的年初,即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高举"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义旗,渡河东征,抗日讨逆,在接近抗日前线的山西...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与《救亡日报》张宗高1937年7月27日,郭沫若别妇抛雏毅然从日本回国,来到战云密布的大上海。卢沟桥的枪声,使这位海外游子见到了祖国抗战的希望。他多么企盼抗日的烽火尽快燃遍大江南北,然而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统治下,仍是金台寂寞,故国苍...  相似文献   

18.
抗日与统一和安内攘外──与贺新城商榷刘庭华,岳思平《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了贺新城同志的《论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统一问题》一文,文章提出"统一"是抗日的前提的观点,不顾"攘外必先安内"的特定含义,认为"国民党蒋介石将安内(统一)视为攘外(抗...  相似文献   

19.
30年代的东北,提起"南杨北赵",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杨"指的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北赵"就是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20.
全国劳动模范──“蔡背篼”肖登国在巴中市的城乡,提起原任巴中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中共巴中县委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蔡大发,许多人马上会想起他有一个风趣的外号──“蔡背篼”。“蔡背篼”的来历蔡大发出生于1927年巴中县下八庙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