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海鲁德 《世纪桥》2011,(2):33-33
井冈山革命时期,红军在井冈山上消息闭塞。要了解国内外声与大事和形努,只能通过敌人的报纸。  相似文献   

2.
红军在井冈山时期,井冈山上消息闭塞,中央的指示、文件,通过党的秘密交通转送,来得不及时。要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形势,只能通过敌人的报纸。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本身并不算高,也不算险,井冈山因革命而高。井冈山是一座英雄的山、胜利的山、光荣的山。我们可以设问,世界上还有哪座山像井冈山那样,与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个国家的命运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井冈山之所以是天下第一山,是因为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之源头,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井冈山精神,才有了后来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所以可以这样说,井冈山、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根和魂。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7):35-37
井冈山精神 背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相似文献   

5.
何斌 《世纪桥》2013,(9):77-78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创造了井冈山红色文化。井冈山红色文化提高了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井冈山红色文化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挖掘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发扬革命传统,这正是我们深入研究井冈山红色文化的真实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何斌 《世纪桥》2013,(12):77-78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创造了井冈山红色文化。井冈山红色文化提高了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井冈山红色文化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挖掘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发扬革命传统,这正是我们深入研究井冈山红色文化的真实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军队党的生活》2010,(2):78-78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80多年后的今天,井冈山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待了一批批实地探寻“井冈山精神”的游客。许多人经历了井冈山红色之旅后,在体会文章中感慨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巍巍五百里井冈……”其实,“五百里井冈”用在这里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8.
景玉川 《党史文苑》2009,(12):38-45
井冈山在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年年游人如潮。很多游人只知井冈山,不知吉安,更不知井冈山自古就属吉安府管辖。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80周年之际,我们不应忘记最早在井冈山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袁文才、王佐。早在大革命时期,这两个曾被称为“土匪”的人物就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井冈山地区从事革命斗争。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所以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并从井冈山开始走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袁文才、王佐这二位井冈山双雄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以及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它的特殊历史意义以及起义中共产党人所表现出的革命理想和品格,经井冈山革命斗争实践,已经融入了井冈山精神之中。井冈山精神涵盖和吸纳了秋收起义中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1.
《党建》1997,(8)
弘扬井冈山精神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吉安地委委员宣传部长胡龙生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块红色的土地,不仅养育了中国革命的一代英豪,而且培育了光荣的井冈山精神。吉安地区是井冈山所在地。近年来,吉安各级党组织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推动了全区两个文明...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派巴山人上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巴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关键时刻,对巴山人的信赖。毛泽东正确地依靠和使用了巴山人徐彦刚、游雪程、陈伯钧等人首批登上井冈山,做王佐、袁文才的工作。徐彦刚等人没有辜负毛泽东的殷切期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了首功。1927年9月中旬,毛泽东在起义军进攻长沙失利,处境十分危险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放弃了攻下长沙的计划,开始向井冈山进军。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毛…  相似文献   

13.
汤根姬 《湘潮》2006,(11):55-55
在毛泽东的一生当中有3首词是因井冈山而作的,这就是《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遗憾的是只有《西江月·井冈山》留有手迹。那么,毛泽东为何作《西江月·井冈山》,其手迹又是如何获得的呢?  相似文献   

14.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曾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为千百万人所咏诵。这是毛泽东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写下的不朽名篇。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两年多的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挽救岌岌可危的革命颓势,这是历史的奇观。中共革命在危难关头选择落脚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袖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以袁文才、王佐为首的绿林势力配合协助的结果,是井冈山地区民众支持拥护的结果。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中充分调动各类人物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精神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刘孚威同志主编的《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正是一部深入研究和宣传井冈山精神的力作,在井冈山精神的研究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本书站在新的高度与角度去分析、研究井冈山精神,充分凸现了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作者把井冈山精神放到中华民族精神和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革命精神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对井冈山精神产生的社会条件、思想渊源及其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的历史地位,给予了准确而精练的阐述。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发源地,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得到极好的发展和践行。井冈山斗争在党的群众思想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井冈山斗争及其孕育的井冈山精神对新时期发展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着极大的现实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史文苑》2013,(12):F0003-F0003
12月7日下午,由井冈山市委主办的“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与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在茨坪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研究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的权威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探索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捷作主题发言。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主持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孙伟 《党的文献》2012,(5):109-111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24日,陪同参观的汪东兴问毛泽东:当年井冈山的红军是由哪几支部队组成的?毛泽东说,当年井冈山的红军由四支部队组成。  相似文献   

20.
陈吉雨 《理论导报》2012,(10):46-46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道路中培养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是鼓励全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井冈山精神是一面光辉的精神旗帜,指引着当代大学生在时代的潮流中稳步前行。当代大学生要切实践行井冈山精神,须着力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