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吃活虫     
盘子里蠕动着如蚯蚓般的虫子,黄的叫“面包虫”,黑的叫“大麦虫”,据说“营养很好”,但要抓来活吃,我还真没那个胆量。报载长沙日前却举办了一场生吃活虫的大赛。一位女士以一分钟吃下68条胜出。而落败的一位一次能吃5公斤面条的选手,自嘲说“我不是蛤蟆,吃虫还是自愧不如啊”。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的一幅漫画:两菜农一起卖菜,一人所卖之菜鲜绿诱人,一人所卖之菜虫食严重,但大家都买虫食的菜。漫画标题为"虫能吃,人吃一定没问题"。初见似觉愕然,细细想来,颇有道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  相似文献   

3.
表妹叫她的母亲"后妈",原因是晚餐桌上,每人面前只有一碗黑米粥,一盘拌菜,紫甘蓝、茄子、青椒都是生的,只加盐、醋凉拌,三个月里雷打不动,说是为了"养生"。表妹来我家,一大盘鸡翅,吃得酣畅淋漓、满手流油,边吃边比划:"在家我都快成小白兔了!"  相似文献   

4.
在浙北农业大县德清,有三位农民,一位是养猪的,叫童建强、一位是杀猪的,叫杨永强、另一位是卖猪肉的,叫王振强.不久前,三人一起投资100万元,在该县城关镇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了一个大牧场.因为三个人的名字中恰巧都有一个"强"字,于是他们给这个牧场取名为"三强牧场",寓意"强强联手,越办越强".  相似文献   

5.
<正>哈尼族神话传说彰显了惩恶扬善的价值观,涵盖了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等多方面。哈尼族有个传统节日叫"活洗扎",即"吃新米饭",每年新米饭上桌前,都要先舀新米饭喂狗。这个风俗来自一个传说:远古时候,哈尼人不会耕种,不会纺织,饿了吃山茅野果,冷了用兽皮树叶裹身,饥寒交迫是常事。为了拯救人间苦难,摩咪然蔑(天神的女儿)冒着被惩罚的危险,偷出谷种带到人间分给人们,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印象中,多年来领导干部一般都不公开出现在"吃"的场合.因为"吃"常常被与奢侈、公款消费、大吃大喝、不正之风、幕后交易甚至腐败牵扯到一起.领导同志也要吃饭,也要接待宾朋,但很低调,一般不报道.但最近我们看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打破旧规,领着一班领导去定安县推广"吃",而且亲自宣布"首届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开幕",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
滋味     
正奶奶总嫌我妈炒菜放油少、不入味,我妈却觉得"穷得丢块石头都打不到一个破瓦罐",叫人怎么做?那些粗陋的果腹之物常常要吃上个把星期,饭菜的味道中,总是夹杂着生活中的滋味。"有盐有酱,丫头会放。"记忆中,这是我妈对我奶奶回嘴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奶奶经常因为吃这件事情说我妈":小王,你炒这个菜时多放一颗油嘛,炒得干锅气臭的。你做的是哪样哦,盐不香屁不臭的!"  相似文献   

8.
"江南第一家",亦呼为"郑氏义门",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久居住于此的郑氏族人,向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3朝,15世同居330余年,鼎盛时期有33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族风多次受到朝廷的旌表."郑义门"因此也成为实践中国儒家理想社会的"活标本".  相似文献   

9.
正"春日春盘细生菜",出自杜甫的《立春》诗,说的是立春这天吃春卷的习俗。当然,在杜甫的诗里,还寄托着诗人,因安史之乱而流浪异地,所生发的思乡之情。春盘,最早也叫"五辛盘",是将五种辛荤的蔬菜,供人们在春日食用,故又称为"春盘"。吃"春盘"的习俗,则始于晋代。后来,历代承继发展,就演变为吃"春卷",或者叫吃"春饼"。延至于今,吃春卷的习俗,各地均存,而尤以福州为胜。据说,福州还有一个关于"春卷"的美丽传说:宋朝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  相似文献   

10.
妙语     
《时事报告》2013,(1):5
我觉得你们是在给我出难题,把我捧得太高,人家说——中国话嘛,一个叫"捧杀",一个叫"棒杀",正好这两个字一个是提手旁,一个是木字旁。我一个朋友办了个公司,他有一次跟我讲,他说我公司这些小青年在背后议论被他不巧听到了,说咱们这个董事长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2012     
正我叫蔡长贵,她叫王沙沙。我是老公,她是老婆。我们是2012伦敦残奥会中国盲人门球队的队员。2002年,我在江苏省盲人门球队为第六届全国残运会备战,碰见了刚刚开始参加训练的王沙沙,我开玩笑问她,能不能为我唱歌听,没想到,沙沙真的给我唱了,歌的名字是"吻和泪",那一刻,我被这个女孩子迷住了。追求沙沙可不容易啊,我们认识了10年才最终走到一起。沙沙说自己可没那么"大牌",是因为训练太忙才耽误的婚事,但我知道,她是在仔细寻找一位能托付终身的人。  相似文献   

12.
郑群 《创造》2007,(1):64-65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  相似文献   

13.
张稚庐 《春秋》2013,(2):49-50
女佣在旧社会里南北称呼不同,上海叫"娘姨",北京叫"老妈儿",济南土语中惯用"子"作词尾,便叫"老妈子"。从前,且不说官宦豪门、缙绅富商要雇老妈子,就是济南的一般小康之家几乎也都雇一位老妈子以供使唤。女佣是都市生活中少不了的一种职业。上海有"荐头行",北京有"老妈儿店",乃专门向雇主介绍女佣的店铺:店堂里每天坐着三五个妇女,等待雇主来选择。济南无此行业,老妈子是由亲友、熟  相似文献   

14.
儿时的玩伴     
正在我儿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中,有一个令我印象比较深的男孩姓"邓"名"小平"。他当然不是那位大家都熟悉的伟人,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乡下男孩,20世纪50年代未出生在苏中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没有多少文化。那个时候,农村信息十分闭塞,他的家人以及左邻右舍很少有人知道中央领导有一位叫邓小平的。所以,当他要上小学时,父母就给他起名为"邓小平",这与他们家庭中同辈人的名字是相匹配的。比如,他的大哥叫邓惠平,二哥叫邓忠平,  相似文献   

15.
"活了 54年才知道,原来说话也是要学的." 我叫李兰兰(化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30年前我第一次发病,今年已经54岁了,一直自己独居在家.在2021年9月底,街道残联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参加北京市残联的社会心理课程,我对她们说了句"我现在没犯病,我不参加你们的活动"就挂了电话.第二天下午,社区主任带着一名...  相似文献   

16.
想起麻雀     
对于麻雀,我首先要说的是我的忏悔。麻雀是一种不能长时间飞行的鸟,飞—会儿必须休息一会儿,否则会因心力衰竭而死,所以麻雀的活动范围不是很大,在乡村一直有"家麻雀"之说。麻雀除了吃虫,还吃谷子之类的粮食,这就决定了当年它们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章健  王跃 《两岸关系》2003,(3):65-67
一位上海小伙东吃一小碗、西吃一小碟,他的朋友又在叫他,“小朱,快到这里来尝这种没吃过的……”,“我都快吃饱了……”。后来,小伙子对我说,“因为还不能到台湾去旅游,所以,就想在这个展会上把台湾的小吃尝个遍……”  相似文献   

18.
民言无忌     
杨天石 《同舟共进》2008,(11):32-33
"《同舟共进》精华系列"三部书出版,邀我作序。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想写点什么。苦思之下,想起旧时有一句话,叫"童言无忌"。我想改动一个字,叫"民言无忌",借此写一篇小文,以代序焉。  相似文献   

19.
正貌不惊人,衣着朴素,厚厚的近视眼镜后面是一双不大的眼睛,瘦高的身材略微有点佝偻,这就是安吉县溪龙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分管农业的副主任钱义荣。然而,在溪龙乡农民心中,他是一位"活财神",一个双脚沾满泥土,脑中充满智慧的农业"百事通"。从一个农技员到带领群众致富的"活财神",钱义荣靠的是过硬的农业技术和助农致富本领。  相似文献   

20.
我叫陈海钊,今年23岁了,我是位唐氏综合征患者。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妈妈需要花上很多的心机和时间照顾我。听妈妈说,我小时候被她称为"粉团",连基本吃奶都非常困难,每吃一顿奶,除花上很长时间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