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卫华在《人民论坛》20ll年第10期(下)撰文指出,强势阶层通过权力和资本汲取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而弱势阶层自我利益受损的情况则不断出现。在阶层之间利益的配置和冲突过程中,权力和资本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阶层封闭的几个途径:首先,教育导致阶层分化。愈演愈烈的"择校风"使得优  相似文献   

2.
政协界别民主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特质。政协界别主体狭窄,弱势阶层利益代表阙如,精英主义与官僚化倾向严重,阻滞了民主的效能发挥。外来务工者与农民作为弱势阶层,也是"沉默的阶层",在政治生活中没有话语权。这是人民政协应严肃对待的一个课题。通过界别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愿望和诉求表达出来是政协的重要职能。扩展政协界别的利益表达渠道,加快弱势阶层社会组织建设,提升阶层组织化水平,推进政协委员专职化,实行政协委员选举制,成为政协界别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社会各阶层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阶层和谐发展的路径是多样的,什么样的路径组合最符合中国国情,需要认真研究。本文提出最主要的三大路径:一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控制阶层贫富分化。包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社会保障,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二是开放阶层边界,增加向上流动通道。包括下决心改革落后体制,开放阶层边界;积极鼓励向上阶层流动,使每个中下阶层的成员都具有努力改变阶层地位的机会;高度警觉阶层成员向下流动的动态变化,防止阶层成员心理怨恨转化成社会矛盾。三是积极引导阶层融合,构建合理阶层关系。包括承认阶层利益差异,谋求阶层共存共赢;维护阶层平等权利,构建合理阶层关系;控制阶层裂缝,防止留下深度裂痕。  相似文献   

4.
城市住宅消费阶层化已经成为当今住宅消费的流行趋势,是身份区隔、地位区隔的一个具体化表现。住宅消费的阶层化具有一定的积极社会功能,如有利于社区内居民的民主化管理、提高社区服务的统一化管理效率等。但是,住宅消费的阶层化也会加剧阶层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剧贫困区的恶性循环。针对住房弱势阶层,政府应通过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制度来保护中低收入阶层的利益。针对住房强势阶层,政府应继续加大对高级住宅区建设的调控力度,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富人区"。从而缓解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社会阶层的分化使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多元化.公共政策选择不合理,政策制定和执行显失公平或严重偏斜,就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党和政府在政策选择即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须兼顾各阶层的合理利益和正当诉求,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协调好阶层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矛盾尖锐化集中表现为直接利益冲突、非直接利益冲突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冲突基本上都是作为弱势阶层与强势阶层的冲突,集中地表现为干群冲突和劳资冲突,或者说表现为干群矛盾和劳资矛盾。必须找准矛盾的症结点,认识到矛盾的根源是利益冲突,从化解利益冲突上来解决矛盾;找准麻烦制造者,找出引发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对症下药;找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体制机制的改革来完善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治模式在阶层利益表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些新阶层如农民工利益表达的权利、渠道、载体等仍显不够,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存在。要依法给农民工群体在人大、政协、工会等机构更多的席位和发言权,及时反映农民工的合理诉求,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利益,支持各种农民工组织的协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加强其组织的利益表达功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社会呈现出资本强势、政府强势和劳动弱势的格局。此种格局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追求,也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会是我国城镇劳动者———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因此必须呼吁全社会确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理念,在社会层面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劳动弱势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新阶层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阶级重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诞生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且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政治诉求.本文利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深刻分析我国新阶层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提出通过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保护新阶层的客观利益,引导新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营企业主阶层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民营企业主阶层意识开始形成,利益追求已经由单纯的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政治参与热情高涨,但仍然没有走出现实困境。因此,民营企业主阶层自身要强化对本阶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自身的素质,推动本阶层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执政党和政府等部门要加强与民营企业主阶层的沟通,为其拓宽参政议政的渠道、创造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政治稳定是任何一个政治体系所追求的基本政治目标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和资源的重新分配使社会成员在利益结构分化的基础上构成了不同的阶层。阶层利益的分化对政治稳定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增强政治权威基础等对策来保持政治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变迁要求我们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工作中转变理念,从“在阶级对抗中找同盟”的思维转变到“在阶层和谐中求共赢”的思维。中国目前社会各阶层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争夺生产资料占有权的阶级关系,作为阶层而存在的各社会群体,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阶层分化导致执政基础更加复杂,表现在:原来的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的同质性特征越来越弱,异质性越来越强,分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阶层位序排列与传统的阶级位序排列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些阶层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有些错位;阶层分化中的阶层利益冲突初步显现,阶层的心理隔阂初现端倪。应对阶层分化,巩固执政基础,必须掌握阶层分化态势,控制阶层分化中的利益冲突,通过制度改革保障阶层边界的开放性,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防止产生阶层心理对抗,构建阶层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得昔日阶层、地位、利益等相差不大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等"大众"发生了明显的阶层分化且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也各不相同,乃至背逆了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政治追求,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须正确面对并加以有效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有鉴于此,科学、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我们客观正视"大众"的阶层分化,准确把握"大众"所属的阶层属性,正确而科学地推进"大众化"。唯有如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可能富有成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可能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是分为阶层的,阶层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和标志,而阶层关系和谐的实质和基础是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理和协调。追求公平是人的社会本性,实现阶层关系和谐的根本途径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当着力于社会公平建设以实现阶层关系和谐,进而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加强工会反映工人利益的表达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爱金 《工会论坛》2005,11(1):11-12
新的劳资关系的出现与变化 ,必然对广大工人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受到一定冲击。因此 ,如何正视我国工人阶层特别是农民工的弱势问题 ,加强工会的现实作用 ,努力构建一个反映工人的利益诉求的利益表达机制和表达通道 ,是当前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阶层变动与利益分化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同一阶层内部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之间在利益分配、社会地位、职业声誉、社会评价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冲突。而且,分配不公问题凸出,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内部一定要由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做支撑,正确处理社会阶层利益关系是摆在党面前的关键任务.要始终不渝地维护好农民阶层的利益,团结社会新阶层,以人为本,关怀弱势群体,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阶层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当前呈现出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阶层边界的形成、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阶层之间流动减少、阶层代际传承明显等方面。要从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快教育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入手,协调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不同阶层的和谐共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城市化及产业转移的进程,我国又掀起一波土地征收的高潮,导致失地农民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从城镇郊区向农村不断扩散,并成为社会焦点问题。通过对X村失地农民的研究表明,失地农民并非一个同质性群体,失地对他们的影响并非均等化的,土地征收使强势农民挤升到上层社会,弱势农民则下沉到社会底层,加速了农民阶层的流变及固化。  相似文献   

20.
和谐阶层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发生新交化的过程中,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如结构不合理、分层机制不合理、流动机制不畅等。我们应树立公平正义和双赢互利的理念,壮大中间阶层,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构建和谐阶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