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学理论》2013,(31)
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过程是一个由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实践的动态过程。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认同;二是开展丰富的校园生态文明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三是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2.
政府生态责任来自于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的契约。主体、认同、运行和监督是政府生态责任的四大基本内容。当前,应加快政府转型,优化政府生态责任共同体;树立生态-行政意识,增进政府生态责任认同;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政府生态责任运行;完善外部监督,倒逼政府切实负起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者,喜欢用政治生态来表述他们的治理理念和政治诉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认同。其所谓的“政治生态”,指的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和作风问题,是廉政、勤政、善政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权力与权利博弈的演进史。权力与权利的变量既是社会矛盾引发与化解的根本滥觞,也是政治认同考察的核心义理。动态的社会结构场景,引发公权力与私权利不同的排列组合,亦导向政治认同的张力与流变。当公权力僭越与私权利消蚀时,政治认同呈现以权力的伸张为鹄的强力化叙事;当公权力异化与私权利张扬时,政治认同在"我乐故我在"的喧嚣中呈现私密化取向;公权力的制衡与私权利的正当,是政治认同理性化生长的生态逻辑。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文化生态中,增强中国文化认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增强文化认同,就是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其它社会思潮、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托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布局,“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类对历史发展歧途“亡羊补牢”的急迫之举,也是能动地实现人类福祉的必要之举,更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奠基的、明确人对自然之权责的可行之举。它必须坚持“统一性”,超越和克服形而上学“自然-人类”的分离观念;必须坚持“历史性”,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脉络中摸索生态文明线索、创造生态文明教育契机;必须坚持“建设性”,在完善既有生态保障制度和法律的过程中解决现实问题。为了贯彻这些价值理念,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构应当从知识、实践与育人三个基本面向入手,在知识中涵化、在实践中认同,最终回归“育人”本质,帮助大众成长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诉求的“生态公民”。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我国的文化生态出现了新的特点,即主导/主流文化的定位理论上明确但现实中遭遇挑战、传统文化复苏强劲但趋势微妙、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且影响日深。多元文化构成的文化生态导致文化认同面临新的问题,即国家/政治认同的弱化和民族认同的强化。为此,我们应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努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进而构建新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8.
康立芳 《学理论》2023,(3):80-83
以“党建+团建”为场域培育大学生执政党认同,有助于拓展大学生执政党认同培育的覆盖面,增强大学生执政党认同培育的影响力、吸引力与渗透力、针对性与亲和力。大学生党员的示范性与团员的普遍性、党建与团建的共生关系、党建增进党员身份认同与团建提升团员身份认同的内在要求,使“党建+团建”场域具有可行性。运用“党建+团建”场域,要推进党支部智慧化与团支部信息化,将执政党认同培育融入组织生活;推进党(团)支部建设协调联动,将执政党认同培育融入党(团)员身份认同培养。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既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新样态,同时又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的基本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生态资源管理不当、环境治理地区性差异等问题。生态文明的困境会引发环境事件、政府认同危机与国际政治冲突。因此,为减小消极影响、扩大积极影响,需要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社会舆论的综合性力量,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齐头并进,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李周 《学理论》2008,(11):17-19
生态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人类认同并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目标,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和生态环境的容量无法支撑经济增长对它们的冲击有极大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目标的提出,为改进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能性。从长远看,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人类社会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步人可持续的和谐社会。第一,从自然方面看,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8)
开放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宏观情境和微观生态均发生巨大改变,新的情势下为了更好地面对挑战、把握机遇,高校政治认同培育需要转变视角,立足政治认同微观层面意义和功能的发挥,深入挖掘政治认同培育对大学生个体需求满足和个体全面发展的具体作用,突显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培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调动大学生构建政治认同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政党软实力是一个政党对于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有效说服、吸引和凝聚的能力。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深入推进,国内社会政治生态正发生着激烈变革,这给我们党在现有的体制认同、治理方式认同、包容性认同和价值理念认同上都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做好传统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以争取社会民众的最大信任与支持,更好地巩固执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党软实力是一个政党对于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有效说服、吸引和凝聚的能力。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深入推进,国内社会政治生态正发生着激烈变革,这给我们党在现有的体制认同、治理方式认同、包容性认同和价值理念认同上都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做好传统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以争取社会民众的最大信任与支持,更好的巩固自身执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吉鹏 《理论导刊》2023,(7):60-67
网络空间政治认同是在网络这一新的空间场域中,网民个人以及网络虚拟群体在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系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网络空间的形成有力拓展了政治认同建构的空间维度,其特定的话语传播方式为价值认同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撑,网络空间政治情感传递加速了政治认同的生成,多渠道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政治认同的建构路径。然而,网络空间政治认同建构也面临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动摇政治认同根基、浅表性思维方式弱化网民理性政治认知、认同主体的圈层化加剧政治认同的分化、网络空间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影响政治认同的效果等多重困境。鉴于此,应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地位,提升网民的政治认知与道德素养,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完善网络空间法规与制度建设,从而凝聚网络空间共同体意识,持续增强民众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5.
生态扶贫经历了从地方探索到中央的认同与正式提出,再到全国推广的实践历程。在实践中逐渐实现了经济、生态和民生的三维耦合,形成了生态扶贫的实践逻辑。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失衡是实践中产生各种乱象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运用整体性思维推进三维之间的再平衡。随着"后扶贫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推动三个维度的协同并进,实现从生态扶贫向绿色发展的转向,推进贫困地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国家的强国梦,是民族的复兴梦,是人民的富裕梦,是社会的和谐梦。从伦理向度看,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生幸福、生态和美为价值旨归,充分体现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民生伦理的要求。必将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获得最广泛的伦理支撑,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7.
重启香港国家安全立法需考虑立法的现实基础。就香港政治生态而言,香港政党斗争复杂化,行政主导制实施受阻。就香港文化基础而言,香港社会将法治观念与自由观念视为香港核心价值观念,国家认同观念仍未全面得到认可。就香港经济环境而言,香港目前整体经济平稳增长,未来发展态势良好。香港政治生态对于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具有直接的影响,文化基础与经济环境则是间接地作用于香港国家安全立法。面对这些现实情况,重启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应扩大"爱国爱港"阵线,尊重香港法治观念,强调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提升国家认同观念以及把握新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形态。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扩大之路蕴涵着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蕴。以生态文明所具有方法原则来指导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就是要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自觉形成对政治参与的价值认同;以生态文明的运行机制,按照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革新体制机制,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变化之一是台湾地方政治生态。大选结果显示,两岸和解政策已经在中南部获得草根民众之认同。今后北京在为台湾经济输血时,可能调整政策,让台湾普通民众也直接受益,加上绿营明智人士的推波助澜,台湾中南部不少民众将会逐渐改变对大陆抱持抵制的立场。这迟早将推动民进党改变其两岸政策,因为毕竟民进党也要同国民党争夺全岛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的基础是文化的识别,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所属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儿童成为文化人的过程。文化认同是儿童形成“自我”的过程,也即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但儿童对文化的认同具有能动性,文化认同是儿童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