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防止重特大自然灾害在救助中向公共事件转化,需要在注重其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以基层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灾害救助体系;还需新闻媒体加强自律和他律,规范新闻发布和传播秩序;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防灾救助的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2.
面对复杂的公共舆情,需要在公开与管控之间作出一个平衡的选择,从而来缓释事件带来的巨大舆论压力。在敏感事件、危机事件及公共事件的重大舆情处置上,信息公开是首选也是必然选择。基于微博的信息公开作用,善用微博的网络红利是执政者应对复杂公共舆情的智慧体现,也显示了高超的政治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网络舆情影响的不断扩大,其在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置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因此,公安机关更好地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分析研究网络舆情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范围和传播过程的规律特点,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对提升政府的执政水平和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它以互联网为背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偏差性和蝴蝶效应等特点。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契机,也极大地挑战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效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事件信息公开是否及时、真实、准确有关。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应主要围绕网络事件信息发布而展开。  相似文献   

5.
与政府部门或个人有关的突发事件极易成为舆论中心,引发喷涌状的网络舆情。由于网络舆情应对体制、机制存在缺陷,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缺乏正确认识和基本应对方法,因此在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中普遍存在着应对不当、处置不力、引导无方的问题,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在互联网与网络舆情深度互动的现实背景下,以创新思维,健全联动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引导机制和管理体制,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不仅是重塑政府形象的必要,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具体表现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对政府公信力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力。政府需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对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义,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并积极引导网络舆情。重塑与提升政府公信力,可以考虑三条路径:信息公开背景下建立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网络舆情视域下完善政府责任机制,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拓展公众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统一战线是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爆发瞬时性、影响持续性、波及地域广、关涉领域多等特征更加凸显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必要性,统一战线在思想上的凝聚力和行动上的动员力充分体现了其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面对难以预测的突发性公共事件,着眼于机制建构和制度整合,探索建立前瞻评估机制、民主协商机制、资源供给机制、舆情引导机制,形成从前瞻到过程的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应对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助力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效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公共事件的频发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和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把握网络公共事件的特征,厘清网络公共事件的性质,是应对、处置和治理网络公共事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对社会上重大事态的发展影响巨大,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信息管控发挥着实实在在的影响力,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将成为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应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信息公开和民意表达渠道;加强互联网立法,利用法律手段实施监管;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实行有效把关;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切实提高地方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为民众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公共舆论危机也困扰着我国政府。政府在应对网络公共舆论危机方面存在回应不及时、态度不积极、信息公开不完整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采取监测网络舆情,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建立处理机制,勇于承担相关责任;解释事件原委,配合传统媒体发布等措施,解决好网络公共舆论危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处置各类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对我国政府而言是全新的考验。通过对医疗类网络舆情案例的精心挑选以及从网络舆情的回应程度、回应方式、回应主体和回应行为等方面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在应对医疗类网络舆情事件中存在着主导式的回应逻辑,经过对主导式回应逻辑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主动性策略的采用、新媒体融合的内在需求和提高效率的逻辑表达是推动政府形成主导式回应逻辑的重要原因。通过具体案例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回应逻辑,有利于对社会转型期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回应机制提供有益性启示。  相似文献   

12.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舆情复杂多变,舆情危机出现的频率增多。舆情危机的发生暴露了部分地区应对舆情的不足,存在舆情应对理念过时、能力欠缺、预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和主流媒体作为应对舆情危机的主体,应当树立现代化的传播思维,健全全媒体式的应对体系,掌握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凝聚社会共识,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以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网络谣言为辐射中心,通过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影响程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其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程度。据此分析出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变量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并反映其变化规律,为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以利于政府和网络监管部门及时地,准确地做好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是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地区,但目前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灾害救助效率低、救助覆盖面窄等缺憾,而市场救助又因灾害救助的公益性特征而存在天然发展桎梏,这就要求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源的投入与参与。质言之,建立农业自然灾害民间救助体系,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资源的富态优势,积极发展和壮大民间救助力量,是提升重庆市农业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基本国情,几十年来,党和政府救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期,主要以依靠灾区群众生产自救和互帮互助为主,国家的救济和扶持处于辅助地位。新时期,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执政理念的进步,救灾工作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的救灾工作正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在内共同救灾的格局。当然,还需在进一步完善多元救灾主体体系、优化救灾过程、提高救灾效率等方面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面对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南宁市应急管理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机制仍有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建立健全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重大公共决策因其涉及多元主体利益关系而面临更加复杂的风险因素,网络舆情更是成为重大公共决策不可忽视的治理场域,对风险治理手段有着更高的要求。数据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是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的重要工具集,并融合专家参与,成为全媒体时代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有效方式。通过分析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单向线性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专家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迭代闭环式舆情风险研判系统,能够从革新现代化治理技术、吸引专家全程参与、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等几个维度推进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事件经由网络曝光后,引起网络舆情关注,负有网络监管职能或作为事件一方当事人的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回应能力,逐渐成为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指标之一。网络舆情治理的方式和效力能够迅速渗入舆情事件本身并影响社会公众心理,政府回应作为网络舆情治理的重点环节,需要通过塑造网络舆情治理的法治逻辑、信守行政执法中的程序正义、从管制型政府向回应型政府转变等方面去建构法治化、规范化的政府回应机制,发挥网络舆情的良性引导作用,进而消除公众疑虑,提升政府公信力,保障公共行政的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19.
网络在给政府的社会治理提供新手段的同时,也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必须从提高政府治国理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加强网络信息监测、净化网络舆论环境与建立舆情危机应急机制入手,着力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引导能力与危机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逢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必然伴随有网络舆情,有效治理网络舆情是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题中之意。新冠肺炎疫情是建国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网络舆情热度、烈度、扩散度、敏感度和破坏度也远超以往。在事件本身及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网民以及网络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病毒式传播、对冲式舆论场、次生谣言层出不穷等特点。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启示我们,必须要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纳入国家治理层面考虑,采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差异化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