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本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禅一味"、"和敬清寂"及"世代相传"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其目的是要人们和谐相处、相互尊重、清洁纯净、远离浮躁、发展茶道文化.探究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一综合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促进中日茶道文化的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2.
禅廉文化中蕴含着众多的廉洁、廉政的元素,它既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佛教禅宗哲学思想,也符合发展中的客观现实的需要。它的内涵包括性本清净的思维方式、以德服人的政治哲学、顺世直心的处世之法、止恶行善的价值取向、善待百姓的平等之心、慈悲喜舍的境界追求、淡泊乐观的行为原则、慎独节俭的生活信条、反躬修己的品性要求、定慧即等的养生之道等十个方面。其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体现在: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禅廉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丰富当代廉洁和廉政文化的内涵,发挥禅廉文化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中的特殊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实践禅廉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的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列七件事之末,但大概每一个家庭都离不开它。前不久,商业部上特产品管理司和新华社北京分社等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联合主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会——“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来自各国各界的人士惊奇地发现,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这样的水乳交融、密不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0,(11)
合浦是北部湾沿岸城市,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生成了自己独特的海上丝路文化。在文化生态视角下,这种文化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文化起源、文化基质构成关系密切;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反映着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变迁,亦反映着这种变迁的内在动力,同时彰显了合浦海上丝路文化的传承、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文化     
苏雪 《学理论》2013,(24):219-220
不喝茶还是中国人吗?茶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主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具有纯真、自然、朴素、谦和的民族特征,中国茶道正是在这一民族特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茶道中深藏着"和"、"静""、怡"、"真"的思想。作为炎黄子孙要热爱民族文化,传承中国茶道精神。  相似文献   

7.
《侨园》2009,(2):52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饮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无论在任何场合,敬与饮的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少林寺一直是媒体竞相追逐的目标,关于少林寺出世与入世的问题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通过对少林禅武医传统的梳理及古今比照,得出结论,应该放弃出世与入世的无谓争论,将少林寺的建设和发展与时俱进地放到现代科学的管理与运作理念之中,为中国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蕴着自身特有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也体现着对其生成逻辑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涵盖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其鲜明特点主要体现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坚持物质基础与文化建设相促进的内在诉求、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融合的时代视野、坚持民族特色与开放包容相贯通的胸怀格局。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新发展,民族复兴的新驱动和世界文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5,(4):38-39
春季喝什么茶更养生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只是司空见惯的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喝茶有很多好处,也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因此,顺应时节喝茶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介绍一下适合春季喝的茶以及春季喝茶的小建议。春季适合喝什么茶:早春、仲春:春季饮茶,要以护肝、养血为主,早春时,气温偏低,乍暖还寒,身体需要对抗外界多变的气候,消耗能量较大,易生病,春困强烈,此时  相似文献   

11.
西方商风东渐与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西方商风的东渐及其对中国商人的影响,是伴随着西方商人来华经商办厂而产生的一种中外经济与文化碰撞交融现象。受其影响而形成的新型商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与变迁的的一个具体反映。在近代中国,上海是西方商风传入最早的城市之一,同时又是外资  相似文献   

12.
卢明 《学理论》2013,(14):177-178
阿婆茶"是苏南地区中老年妇女聚会饮茶的一种方式,千百年来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信息交流,社会公关,文化娱乐的自组织功能。在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的影像,文化要素的流变使得"阿婆茶"所承载的功能、精神在丧失。工业社会给"阿婆茶"带来的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崇尚经验、自然至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价值观信仰——功利主义、效率至上在人们心中沉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被公认为世界酒的故乡。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在丰富、深化和完善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文明进程,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酒文化的内涵愈来愈丰富和广泛,并且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极高的精神文化价值。本文将对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形态与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行政活动中行政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行政人员的意识和行为。着眼于对原有行政文化的改进是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的目标诉求。承继传统的现行行政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现行行政文化的解弊、再造是中国实现重塑现代行政文化的必由之路。其主要思路应该是建立一种多层面的行政文化,即构建参与型、法治型和进取型的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促进了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交往规则的历史性生成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制度层面看 ,它促进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与跃迁 ;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 ,全球化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经济伦理、道德意识产生巨大的碰撞与冲突 ,促进文化与观念的创新 ,提升中国民众的精神道德。然而 ,全球化在加速中国的经济增长时 ,负面作用也逐渐暴露 :其对中国的传统工业和农业产生巨大冲击 ,导致严重的结构性失业 ,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此外 ,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话语霸权对中国民族文化也构成了威胁。全球化中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迫切要求中国学习借鉴东西方发达国家的的经验 ,重建价值观 ,以化解政治、经济、社会伦理中的矛盾冲突 ,防止其负面影响 ,为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价值理想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连连 《理论探讨》2001,1(6):91-9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断,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其最高层次和核心是指导思想一元化,基本内容和重心是两个文明建设,根本前提和任务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科学性与民主性以及革命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则构成其内在丰富的特性和活力.这一论断深刻体现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本质及其规律,成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20,(2)
正中国的茶人,应该看看冈仓先生所著的《茶之书》。正如林语堂先生致力于向西方展示《吾国与吾民》,《茶之书》是冈仓先生用英文写就,1906年面市于美国纽约,致力于向西方展示东方的文化魅力。其中不可磨灭的意义在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一个东方知识分子重新发现与探索东方的价值:亚洲文明的"爱与和平"。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环境下,社区治理现代化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从治理结构上来看,社区是个体家庭与国家社会的枢纽,承接着微观个体与宏观政策的对接。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模式上,全国各地许多社区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出了许多有效创新的治理模式。保定市美地社区从社区文化治理的维度采取重塑发展社区文化产业,社区文化与互联网文化的融合,社区与高校的联合等措施,其治理特点是建设社区书院,将社区茶舍作为社区人议事论事的场所,重塑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关系,以国学文化作为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将文化作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法制教育是青少年行为规范教育的必然选择 青少年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同时接受着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不同结构的影响。而这三个教育领域中奉行的价值原则却又不尽相同。在学校领域里施行的是正统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与政治理想教育;在社会领域里,流行的则是外来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后产生的各种时鲜文化,这类时鲜文化在大城市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在家庭中,父母则仍然按照传统中国的伦理道德对孩子进行教导。社会主义正统文化、社会流行文化和传统中国的  相似文献   

20.
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在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创造着人自身,文化与人是一种统一辩证的关系,文化创造了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改变着人,同时,人又是通过文化创造而实现自身的存在。本文通过对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理论即U型理论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的分析,对文化的某些方面进行阐述并做出了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