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太勤 《世纪桥》2009,(14):39-42
《红灯记》是一部红色经典之作,40多年来,广为传唱,脍炙人口,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综观《红灯记》从初创的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到改编的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直到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红灯记》,  相似文献   

2.
正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上,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党组书记的林默涵(武平人),具体领导了京剧《红灯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以及《东方红》的创作。一、周恩来:《红灯记》,我叫林默涵来抓,如果他抓不好,我亲自抓这部抗战题材的作品,以一盏红色的号灯贯串全剧,生动描写了东北异姓一家祖孙三代为了抗战和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特别是塑造了李玉和勇敢顽强、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剧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红灯记》剧本进行文本解读,分别从革命心理、革命情怀和革命精神三个维度探求该剧在人物革命特质上的安排,最终得出结论:该剧通过对人物革命心理、革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塑造,增强了主要人物的革命志向,激发了共产党员的革命理想和热情。  相似文献   

4.
怀瑾握瑜洁身自爱□费克丁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家喻户晓,剧中刘墉是个大智大勇的人物,而和却是个面目可憎、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丑。素有文治武功的一代皇帝乾隆怎么会恩宠一个小丑?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大都晓得,和原本是一个很有才智的人物。和记忆力非常好,他...  相似文献   

5.
<正>携手《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的创作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上,林默涵不仅是领导者,而且是理论家、实干家。京剧《红灯记》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的创作,就倾注了他和周恩来的大量心血,凝聚了他们的智慧。1963年2月下旬,在上海养病的江青观看了根据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的沪剧《红灯记》,认为不错,随  相似文献   

6.
鲁肃平议     
在三国历史人物中,有两个人物由于文学作品的缘故变形最大,一是曹操,一是鲁肃。在文学作品,尤其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有关三国的戏剧、影视剧中,鲁肃无一例外都被塑造成忠厚、老实的形象,而在忠厚、老实的背后,又似乎显得有些窝囊和无用。其实,我们只要细翻一下《三国志》等史书,便不难看到一个与文学作品迥然不同的鲁肃形象:他壮健勇武、性格豪放、处事果断、富有谋略和胆识,是一个集政治家与军事家于一身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中国二十世纪的红色经典剧目,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无论就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堪称革命文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大凡四十开外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当年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演出时万人空巷的盛况。《红灯记》不但在大陆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而且对香港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红灯记》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李玉和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的故事。京剧《红灯记》在60年代初改编后不久立即脱颖而出。1964年11月6日晚,毛泽东主席  相似文献   

8.
男一号杨立青是陈赓?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下简称《正道》)剧中人物引发了一连串的猜想。  相似文献   

9.
李罡 《党建文汇》2002,(6):36-37
2002年伊始,国内文体界的两大热点都与个“黑”字有关:一个是被媒体咬住不放的足球“黑哨”,一个是北京台播完目前又在各地方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黑洞》:由于《黑洞》的剧情主要是围绕38辆走私豪华轿车展开,所以不少人纷纷猜测,这部电视连续剧的现实背景是不是震惊全国的远华走私大案?聂明宇、刘振汉、湖畔女尸案等等剧中人物和情节,究竟有没有现实“蓝本”?为此,记者专访了电视连续剧《黑洞》的编剧、安徽省公安厅政治部张成功先生,听其讲述了《黑洞》幕后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将“红色经典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改编拍摄成同名电视连续剧。鲜为人知的是,这部在我军文艺史上享有盛誉的话剧作品,最初竟被认为是“毒草”而差点被扼杀。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南京军区剧作家沈西蒙和导演漠雁、记者吕兴臣合作,以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为原型,写出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由于剧中写了一位进上海后经不起“香风”熏染而欲与农村妻子离婚的排长,又写了一个新战士和资本家女儿的爱情纠葛,以及其他一些独特的人物、情节,一经初排,即被认为是给我军抹黑,给好八连抹黑,不予上演。但如果真要把这些人物、冲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播出,人们又想起了当年的同名电影,更会想到那部电影的原型人物——中共秘密情报员李白。 笔者曾采访李白的战友,了解到许多剧中没有写到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5,(2)
<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部电影《自有后来人》,在全国放映后好评如潮,后来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灯记》唱遍全国。然而,直到现在还有人不知道《红灯记》的原作者是谁?而当年每次演出都说是"集体创作"。随着历史的烟尘渐渐散去,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在渐渐浮出水面。上世纪50年代末,铁道兵农垦局所属850农场接纳了包括吴祖光、艾青、沈默君等文化名人。沈默君是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著名的电影剧作家,他的电影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期间,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盛行全国。一次,在广州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当有人问江青名列八大样板戏之首的《红灯记》原作者到底是谁时,江青说,那个人名叫沈默君,他本来文化不高,是部队一手培养的。一般作家在一部剧中塑造一个英雄人物都很不容易,而他却在一部电影里一下子塑造了三个英  相似文献   

14.
计亚男 《学习导报》2013,(17):62-62
盛夏午后,艳阳高照,梁衡先生谈起他的《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笔者如同聆听一曲清凉低吟的长诗,家国情怀,悲壮人间。在1995年前,梁衡创作的内容主要是山水散文,像大家所熟悉的《晋祠》,1982年就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之后,他转入党史人物的写作。  相似文献   

15.
谭海学 《世纪桥》2012,(2):32-38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名列八个革命样板戏之首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曾经风靡全国,享誉全世界。但是无人知道,《红灯记》的故事就发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  相似文献   

16.
红色经典《红灯记》诞生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凡四十开外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当年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演出时万人空巷的盛况。一场戏在当时何以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这出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笔者就《红灯记》诞生的前前后后作一披露。剧本来源和编导、演员的确定《红灯记》体裁最早来自于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1963年3月的一天,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林默涵将中国京剧院导演阿甲叫到自己办公室,交给他一叠稿子,以征询意见的口气说:“这是江青同志从上海拿来的,她建议改编成京剧,你看怎么样?”阿甲接过稿子翻了翻,原来是上海爱华沪剧团根据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  相似文献   

17.
正去年冬天,北京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走在路上,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不由得哼起了舞剧《白毛女》中的一段旋律:"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那一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在北大荒的青春岁月……1970年12月,我所在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7团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有点儿音乐底子的我被调到宣传队担任作曲。当时,各团都在排演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几乎被演遍了。由于领导想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京剧《红灯记》一度风靡全国.《红灯记》属于戏曲音乐故事,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对敌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19.
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对曾是"革命样板戏"的现代京剧<沙家浜>,都应该是十分熟悉的.剧中歌颂了新四军伤病员坚持苏南敌后抗战的英雄事迹,剧中的主人公形象也是根据实际生活中的许多人物原型塑造而成的.今天,我们向读者介绍新四军伤病员在苏南保存革命火种、坚持敌后抗战的不平凡经历,使人们可以从历史和舞台剧的对比中知道一些不曾了解的事情,在读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沙>剧中人物原型的影子,进一步加深对革命前辈浴血奋战、英勇抗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9,(11):17-17
国家一级演员奚美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老戏骨。《法官妈妈》《啊,父老乡亲》《红色康乃馨》……在众多反腐题材的影视剧中,都能见着她的身影。近日,奚美娟接受媒体采访,分享自己关于艺术的看法。记者:在出演角色的时候,她们的原型人物对您有什么影响?奚美娟:我在塑造角色的同时,也在她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记得当时拍陕北'治沙女杰'牛玉琴,我提早一天赶到陕西榆林地区的一个招待所,和她面对面聊了一晚上。之后,我们几个主创又被她儿子用手扶拖拉机拉到她家住了一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