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29年投身革命至1998年卸去中央军委副主席职务为止,刘华清戎马征战近70载.其间,在海军系统就工作了几十年:1951年任第一海军学校(后改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副校长兼副政委,1954年赴苏联海军指挥学院学习,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58年后历任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1966年任海军副参谋长,1982年任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2.
正在刘华清的革命历程中,与海军有着不解之缘:1951年任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4年赴苏联海军指挥学院学习,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58年后历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等职,1966年任海军副参谋长,1982年任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副书记……作为一名在海军中任职多年的开国将军,刘华清一直为收复南沙群岛殚精竭虑,祖国最南端的南沙有着他太多的情感与牵挂!  相似文献   

3.
一叶 《党史天地》2008,(4):17-21
吴瑞林(1915--1995),四川巴中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军长、海南军区司令员。1960年任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常务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4.
吴胜利与孙大发同年出生,河北吴桥县人,军龄43年,解放军测绘学院海测系毕业.曾任海军驱逐舰第六支队支队长.福建基地参谋长,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海军福建基地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2004年7月任副总参谋长。2006年8月接替张定发出任海军司令员。1994年晋升海军少将军衔。2003年晋升海军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5.
吴殿卿 《党史博览》2014,(12):20-25
正刘华清是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员。他三次进出海军,以及在进入中央最高决策层后,都密切关注着海军的装备建设、部队发展,为打造中华民族的海上长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之所以在海军建设上有着惊人的远见,与其早年留学苏联,系统受过正规的高等海军军事教育是分不开的。作为第二批学员成员赴苏留学1954年6月中旬,正在忙于大连海军学校整编工作的刘华清接到海军的通知:经中央军委批准,刘华清离职到苏联伏罗希洛夫  相似文献   

6.
<正>1月20日上午,海军举行少将军衔晋升仪式。海军新任司令员沈金龙公开亮相,宣读晋衔命令。有媒体注意到,十八大后,沈金龙职务屡获变动。其于2014年9月调任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并于12月"转正"并兼任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跻身副大军区职务之列。今年晋升海军司令员,是其从2014年起的第三次调整。他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无海军总部或总参任职经历,从军区副司令员兼舰队司令员升任海军司令员的将领。  相似文献   

7.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西部军副指挥,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8.
吴殿卿 《党史博览》2018,(2):50-52,61
正一1997年5月26日下午3时,刘华清乘坐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直赴湛江。随行的有副总参谋长隗福临、总政副主任唐天标、总后副部长周友良及外交部、国务院侨办和国防科委等有关部门领导等多人。此行的目的,是前往迎接海军出访归来的舰艇编队。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国访问,是从刘华清任海军司令员期间的1985年开始的。十几年来,随着国际交往扩大和部队装备、技术条件的提高,海军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09,(2):37-42
彭德清,1958年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组建福建“前指”,参与组织指挥炮击金门作战,指挥海军进行了大小4次海上水面舰艇作战、数十次岸炮炮击。据不完全统计,共击沉蒋舰船6艘,俘水陆战车1辆,击伤蒋军各类舰艇27艘、水陆运输车18辆.毙伤将军600余人。炮击金门,历时41天。  相似文献   

10.
吴殿卿 《湘潮》2014,(12):28-31
刘华清是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员。他三次进出海军及至在进入党中央最高决策层后,都密切关注着海军的装备建设、部队发展,为打造中华民族的海上长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以如此深得海军堂奥,在海军建设上有着惊人的远见卓识,与其早年留学苏联,系统受过正规的高等海军军事教育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1999,(9)
徐向前(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彭德清,1958年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组建福建"前指",参与组织指挥炮击金门作战,指挥海军进行了大小4次海上水面舰艇作战、数十次岸炮炮击.据不完全统计,共击沉蒋舰船6艘,俘水陆战车1辆,击伤蒋军各类舰艇27艘、水陆运输车18辆,毙伤蒋军600余人.炮击金门,历时41天.  相似文献   

13.
陶勇(1911-1967),原名张道庸,安徽省霍丘县叶集人,1929年参加革命,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陶勇是个勇猛善战的“拼命三郎”,一打起仗来,常常是眼睛一瞪,手握一把大刀,冲杀在两军阵中,即使当了团  相似文献   

14.
李达,陕西省眉县人,1905年4月19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12月,李达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军独立第一师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李达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兼云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5.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6.
谭平娇  吴志平 《湘潮》2018,(12):34-37
周仁杰,原名周球保,1912年5月生于地处井冈山西麓的湖南省茶陵县马江麻石寨外祖母家,茶陵县枣市荆芫人。他于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团参谋长、团长、旅长、师长、纵队副司令员、中南军区海军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  相似文献   

17.
徐向前(1901—1990年),原名徐象谦,山西省五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之一。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工农革命军第4师师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  相似文献   

18.
邓华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备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器重。在彭德怀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邓华曾担任过志愿军的第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彭德怀被批遭贬,邓华受到牵连,身处逆境。  相似文献   

19.
顿星云中将     
小卫 《党史天地》2007,(7):26-29
顿星云(1912--1985),湖北石首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第1兵团第5军政治委员,装甲兵副司令员、顾问。1952年任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20.
正邓华(1910.4.28~1980.7.3),湖南彬县人,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中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场上担任过兵团司令员,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抗美援朝时,他历任第1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朝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唯一亲历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