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12,(8):4-5
业界最高法发布司法保障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意见2012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  相似文献   

2.
张凯 《行政与法》2005,(10):63-65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亟待解决以下问题:①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是前提;②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重点;③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是关键;④加强农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是保证。  相似文献   

3.
宗禾 《江淮法治》2014,(5):20-21
正进一步抓好司法公信建设、适度加快推进各项司法改革、加大基层"两院"支持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3月11日,安徽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密切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各种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要求。而高校是深化并推进这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所以要在高校开展创新,通过创新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而合同法作为法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效果十分不好,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5.
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特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现代法学》2018,(2):119-131
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国家委托开发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环节阻塞,根本原因是存在制度障碍,旧的不利于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阻碍了法律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规定的有效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改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定虽然更加具体明确,但仍受桎于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因此,清理、废除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规章势在必行,同时,上述两法修改时因迁就旧的管理体制而制定的某些规则也应再作修改,以期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机制,为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法律》2009,(2):I0002-I0002
温家宝:科技创新要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要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一要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科技重大专项。二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要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法律》2009,(2):I0002-I0002,1
温家宝:科技创新要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要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一要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科技重大专项。二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要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9.
要创新,就必须保护创新。只有保护创新、尊重创新,才能促进创新;只有促进创新,才能最终建立创新型国家。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大都如此。如果没有自主创新,我们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自主创新如果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尊重与承认,我们也将失去创新、失去追求、失去进步,最终损害的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正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和基础性的工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保护,二是司法保护。两个保护并行,就形成了保护的双轨制。  相似文献   

10.
高层声音     
深入扎实地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深入扎实地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一是要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治理力度,深化自查自纠,抓住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治理,力争取得突破。二是要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着重查处国家公务员利用审批权、执法权和司法权在商业活动中搞官商勾结、索贿受贿的案件,在严肃查办受贿案件的同时加大对行贿行为查处的力度。三是要加大市场监管的力度,加快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科技兴国、科技富国、科技强国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创新是动力和灵魂,对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科研单位也是这样,对一个国家更是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需要高科技产业化、市场化,需要科技法制成为科技创新的先...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体改办 国家计委 国家经贸委 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管局 国家工商局(2001年1月19日)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6号)精神,深化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政府有关部门转变职能,加强监管,标本兼治,加大整顿药品市场的力度,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国发[2000]32号)精…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公安局党委非常重视科技强警工作,示范城市授牌仪式后更加大了科技强警的力度,进一步深化落实“整体防控、精确制导、精确打击”总体工作思路,依托科技和信息化在现代警务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近两年来加大对各级情报信息体系的建设、加强指挥系统的建设,推广扁平化指挥模式,使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得到深入。  相似文献   

14.
陈晴 《科技与法律》2009,77(1):8-12
技术市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梳理把握技术市场发展现状,研究新形势下技术市场发展的新思路,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金群 《江淮法治》2010,(13):28-28
日前,合肥市瑶海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了全区科学技术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提出5条建议:大力营造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高宏观科技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科技部门的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行风政风形象。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苏南地区主要依靠要素、投资驱动产业升级.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产业升级路径,使其进一步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借鉴日本和韩国等国相关的做法和经验,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苏南地区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其基本路径是: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机制环境,积极推进国际技术的转移与合作,大力促进产业的企业区域集中,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7.
作为民事基本法的物权法,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它进一步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加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从而为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和更有利的法律保障。这是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18.
创新实践同创新精神紧密相关,创新精神推进创新实践,创新实践孕育创新精神。我们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使创新成为整个国家行为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战略,形成国家创新意志,从而推动自主创新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描绘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也对财政工作提出了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方面,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全国财政系统要进一步联系财政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构筑财政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为什么需要创新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且报告特别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指导企业和个人创新活动的纲领性创新政策。创新政策是一类公共政策,是指公共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