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探析洪杰建国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有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到1992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量已达30697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150多倍。这笔规模巨大的国有资产,是支撑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但也必须清醒地看...  相似文献   

2.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是笔者在调查了深圳市四十多个国有企业后所作的一些探索性思考。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为什么不清晰何谓国有资产流失?在调查中,深圳市的企业家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可表述为: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直接使用者对投资者,即国有资产权益的侵蚀以及由于经营无能所造成的资本运营低效率或亏损。按照这一定义,流失可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是故意性流失,即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使用者(主要经营者)出于私心或为了企业职工局部的利益,故意占有了本属于国家的权益。另一部份是过…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 ,怎样管理、配置、经营好国有资产 ,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经济问题 ,更是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政治问题。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及原因在我国 ,国有资产是指全民享有所有权、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全民所有制财产及其收益。它可以划分为经营性、非经营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三大类型。国有资产流失是指任何国有资产的占有单位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造成国有资产或其收益的损失。新中国成立至今 ,尽管我国各项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相当多的国有资产沉积下来,出现了大量的存量资产。这些存量资产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企业实现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组建多元投资的股份制公司、使企业能有效持续经营,既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还能增加就业机会,就成了当务之急。通过资产交易使国有存量资产重新回到社会生产链中,实现“国有资产”到“国有资本”的转变,是一条现实有效的途径。。一、加强产权交易的过程监管,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了避免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发生问题与偏差,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必须要下大力气加强国有产权…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管理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国有资产主要是国有企业,因而国有资产管理最”重要的方面即体现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据1990年底不完全统计,全国国有资产存量为2.27万亿元,其中136万多个国有企业占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为1.67多万亿元。如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资产效益,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为改变国有资产低效益与流失的现状,我国已跨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坚定步伐,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体现政资分开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或国有资产管理局,许多改革措施也已纷…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渠道造成严重流失的状况,已经成为一个事关国家兴亡而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从全国角度看,尽管经济发展成就喜人,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是相当严重的。据统计,深圳特区成立至今,仅携款潜逃或涉嫌经济问题出逃的共有100多人,涉及金额人民币数亿元。从深圳市检察机关近年来打击经济犯罪的情况看,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是综合性和多方面的,既有对市场经济发展认识和经验不足的因素,又有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失职、读职、玩忽职守的因素;既有转轨时期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一时难以完善的因素,又…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的流失随着改革的深入愈演愈烈,为此新刑法增设了一系列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完善了对国有资产特别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迄今为止的改革历程表明,每走一步,国有资产就会流失一部分,因此,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违法犯罪的研究并力求在立法上予以完善,仍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范必 《瞭望》1995,(48)
自建国以来,在国有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就存在着资产流失现象,改革开放前一般只称为浪费.如果说浪费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或觉悟不高造成的,那么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则主要是个人和小集团以谋取局部利益的动机所使然,远非传统意义上的“浪费”所能涵盖.国有资产流失成因探源对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梳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大致是由如下诸种原因造成的.一、国有资产管理中,国有产权主体多元化与产权主体虚置并存.一方面,管理国有资产的部门很多,各部门间权责不清.国务院各部、委(局)及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尤其是各行业主管部门)都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企业国有资产遭到多个、多层次的政府机关的交叉管理.另一方面,大量的国有资产交给企业使用,国家所有权的产权代表不明,企业法人在行使法人所有权时责任不清,国家所有权在经济上难以实现.多头管理,而又无人负责的局面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资产是我国劳动人民40多年来艰苦奋斗、长期积累的成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主要条件。国有资产本应受到依法保护,并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值扩大。然而,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国有产权受到空前的损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要运用法律手段,才能遏制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在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有资产是指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财产,它既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财产,亦包括国有自然资源如矿藏,水流、森林、土地等。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据国家财政部提供的数据 ,1998年底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到 82 2 11亿元。但据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根据统计资料、抽样调查和典型案例初步分析 ,从 1982年到 1992年 10年间 ,国有资产流失高达 5 0 0 0多亿元。按这个“比较保守”的数据计算 ,我国平均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达 5 0 0亿元 ,每天流失 1.3亿元。还有估计说 ,进入 90年代以来 ,…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其管理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13年,我国经济实力大增。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单一经济成份向多种经济成份过渡和变换,国有资产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了。最明显的现象是,国有资产以各种形式大量流失。据有关部门的粗略统计:近13年来,平均每天流失的国有资产折合人民币约1亿元。到目前为止,国家至少已有5000亿元“家当”流失了或落入了私人腰包。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两届人大均有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有个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此之后,大家几乎一致认为,解决国有资产产权问题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焦点,是增强整个国民经济活力和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一环。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八月在大连视察工作时对这一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他说:“要加快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国有资产的立法工作,理顺产权关系和国家与企业的关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经济领域里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正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纠正。然而,有一种正在悄然流失的资产——政治资产,却尚未引起人们特别是各级领导的普遍关注。政治资产,是指我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也是我党的宝贵财富,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能否高度重视、保护政治资产,是关系着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与经济领域里所说的国有资产流失相比较,政治资产的流失,无论是问题存在的普遍性还是产生不良后果的危险性,均有过之而不及。导致政治资产流…  相似文献   

15.
漏网之鱼多,查实的案子少。目前,我国因边缘私分形式而流失的国有资产,远比 贪污受贿造成的资金流失更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实施,自《破产法》颁布实施以来,企业破产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的过程,人们对破产从谈虎色变到观望、了解、参与,很快形成热潮。《破产法》实施至今,全国依法执行破产的企业已达一千余家,企业破产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新成分,也成为人们关注、议论的热门话题。在破产的企业中,有为数不少的企业为了逃避债务和对银行贷款的清偿责任,有意转移企业资产,或是由于对破产财产评估作价不当、担保物权不能实现等原因,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以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产权制度,理论界有许多论述和争议。我只谈如下三个问题:一、经理和管理管理是否起作用?如何监督经理?用现代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切问题都是一个监督成本问题。把国有资产委托给经理人经营,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和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就需要对经理人及其经营进行监督。为此大家想了很多办法,如成立监事会,加强考核和选拨经理等,这就是成本。如果公有制规模过大,就存在无法监督或须增加成本的被动局面。从道理上说,体制再大也能监督,但须增加成本!最近李鹏总理要求1000家大型国有企业计算机联网,这是解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触目惊心。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从1982年到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1992年全国国有资产总值的1/5,比1992年财政总收入还要多800多亿元。当前,因腐败等非经济因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尤其突出。一是以经商办实体创收为名,分割、侵蚀国有资产。二是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成风。一年全国公款吃喝和旅游花费各达1000亿元,二者合计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近一半。此外,豪华轿车也“争奇斗艳”。据国家控办统计,1993年1至5月,全国公款购买小轿车耗资达145亿元。某个较贫困的省,高档小轿车已占轿车总…  相似文献   

19.
李利 《瞭望》1996,(50)
在1996年中,首次进行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全部完成,这是在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所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回顾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到国有资产管理网络已基本形成并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已全面铺开。旨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促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又使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黑洞”者,天文学词语,意思是指茫茫宇宙中存在的吞噬其它天体的一种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有一个吞噬共和国血液的“黑洞”。它令人怵目惊心,古今中外实属罕见。 镜头之一:国有资产的流失 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透露,从1982至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多亿元,相当于1992年全国国有资产净值余额2.6万亿元的1/5,比1992年财政收入4188亿元还多上千亿元。目前,国有资产正按每年500亿、每天1.3亿元的速度流失。流失的主要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