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胡杉 《新湘评论》2004,(5):50-51
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南郊达瓦尔镇的一个农户的地洞里被美军突击队堵住活捉,令世人纳闷了8个多月的悬案终于有了谜底。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南郊达瓦尔镇的一个农户的地洞里被美军突击队堵住活捉,令世人纳闷了8个多月的悬案终于有了谜底。偏执、乖戾:萨达姆的人生经历和性格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1937年出生于巴格达西北的提克里特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是在叔叔的抚养下长大的。1955年,18岁的萨达姆来到首都巴格达。萨达姆的学习成绩很差,惟独喜欢历史。他很霸道,连老师都怕他三分。他中学没能毕业,因为“革命活动”影响了他。他得到法学毕业证书是在夺取政权之后。他想报考巴格达军事学院,但这所军校未招收他。一…  相似文献   

3.
美军宣布击毙乌代和库赛驻伊拉克美军发言人桑切斯中将22日在巴格达向记者证实,萨达姆长子乌代和次子库塞已经在美军突袭摩苏尔一座别墅时被打死。这位中将透露,上述两位“萨公子”是在“激烈战斗中丧生的”。据悉,美军第101空降师官兵当天根据前日晚间掌握的“可靠情报”,派出200官兵包围并且突袭了萨达姆表弟拥有的豪华住宅。经过六个多小时的交火后,屋子里面共有四人被打死,其中就包括乌代和库塞。萨达姆依然下落不明。萨达姆之孙在美军面前“流尽最后一滴血。”据驻伊拉克美军司令桑切斯将军介绍,在自己手下动用导弹轰击乌代和库塞藏身…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当地时间2003年12月13日晚,美军发动“红色破晓”行动,成功抓获了伊前总统萨达姆。萨的被捕在中东及世界其它地区都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从长远看,也将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起到重大影响,并使地区形势更趋严峻;而世界其它地区对这一事件的反映,也折射出了耐人寻味的各国心态与当前局势。如果把世界比喻为一碗边喝边调的酸辣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如今这碗汤正在或轻或重地被一把“萨达姆”牌的汤匙搅动。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15日,美国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同伊拉克临管会达成了向伊拉克移交权力的计划。按照该计划,伊拉克各地区核心议会将选举产生一个临时性的国民大会,再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将在2004年6月底前接管伊拉克主权,全面选举和制定宪法,美占领当局和伊临管会解散。随着美军权力移交计划的迫近,伊拉克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对美军权力移交计划本身引发了更多的思考。美军提出的权力移交计划实际上是布什政府急于摆脱驻伊美军困境而采取的政治举措。一是缓解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绪。布什总统2003年…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到今天,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萨达姆由高高在上统治伊拉克二十多年的一国之君,沦落为家破人亡的逃命者。我们禁不住想,萨达姆在东躲西藏之余,特别是经历丧子之痛以后,是否也有所反思:究竟是谁打倒了他?反观伊拉克战前、战后的一系列真相,我们不妨分三个层次加以剖析:一、美国的军队打倒了萨达姆谁都知道,是美国人打倒了萨达姆。3月21日,美国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借口,发动了“打伊倒萨”的战争。战争中,美军“以大打小”、“以强打弱”,长驱直入;伊军则被动防御,几乎未经像样的抵抗即告溃败。萨达姆政权…  相似文献   

7.
2010年8月19日,美军第二步兵师第四斯特赖克旅的车队跨越伊拉克与科威特边境撤离伊拉克。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美国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从伊拉克撤离大部作战部队,并于2011年底前撤出全部剩余部队。美军撤出作战部队后,前总统布什发动的“自由伊拉克行动”随之结束,从9月1日起,美军在伊拉克的任务代号更名为“新黎明行动”。  相似文献   

8.
自萨达姆倒台后,美伊号称投入1250亿美元用于战后重建,可为何至今进展缓慢,收效甚微?这些钱究竟到哪里去了?2月13日,当美国联邦法庭开审以怀特福德为首的500亿美元贪腐窝案时,伊拉克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巨额重建资金都进了美军“硕鼠”的腰包。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以来,驻伊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经新闻媒体曝光后,在全世界掀起轩然大波.据已经公布的美军虐俘照片显示,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里,美军士兵用膝盖猛烈压迫躺在地上蜷缩成一团的伊拉克战俘,有的还朝俘虏身上抛掷硬物,有的严刑逼供致战俘惨死……种种残忍手段令人发指.6月4日,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公室发表了一份长达43页的<伊拉克人权状况报告>,揭露了美英联军在伊拉克违反人权事实,这对一向标榜自己为世界人权卫士的美国政府,是个辛辣的讽刺.  相似文献   

10.
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林肯”号航母上志得意满地宣布“对伊主要作战行动基本结束”。自那时,美军在伊拉克遭到的各种形式的袭击此起彼伏,从未间断。据不完全统计,8月份以来,美军在伊拉克日遭袭击达13起,截止9月27日,战后美军遭袭击死亡人数已近170人,超过战时阵亡人数(139人),更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死亡人数,而受伤人数则还要高出许多倍。接连不断的暴力袭击和恐怖破坏,使美军备受折磨,苦不堪言。美国在伊拉克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布什政府面临巨大压力。那么,为什么在“轻松”取得对伊战争之后,美军会有如此遭遇呢?分析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11.
要闻     
正伊拉克武装冲突愈演愈烈6月以来,伊拉克反政府武装与安全部队爆发激烈冲突,反政府武装10日和11日相继占领伊北部重要城市摩苏尔和提克里特,伊拉克安全局势急剧恶化。动荡局势迫使伊拉克人放弃自己的家园,据悉,已有100多万人踏上了逃亡路。图/CFP  相似文献   

12.
10 年前,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旨在颠覆萨达姆政权的战争。10 年过去了,伊拉克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和一些美国家庭的创伤始终难以愈合。虽然伊战已经过去10年,但现在的伊拉克,国内政局动荡,百姓一直生活在恐惧与悲伤之中……伊拉克人不满现状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旨在颠覆萨达姆政权的战争。10年后的现阶段,阿拉伯媒体连篇累牍地刊发纪念文章,剖析这场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不幸。伊拉克《晨报》副主编阿巴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伊拉克战争是不应该发生的,战争不但使美国损失  相似文献   

13.
按照美国的意图,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会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忠实盟友。但美国政府没料到的是,战后的伊拉克依然是麻烦不断,社会治安极度混乱,驻伊拉克美军几乎是每天都遭到偷袭,就连驻伊拉克的联合国人道救援组织也不能幸免。伊拉克安全形势日益恶化,战后政治和经济重建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萨达姆一直是新闻媒体频频曝光的人物。近来,有关审判萨达姆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萨达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萨达姆已是过往人物,按中国人的话已是“死老虎”。那么,为什么还要审判萨达姆?自伊拉克战争以来,伊拉克安全形势一直十分严峻。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举行大选。伊拉克人民希望通过选举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恢复主权独立和安全稳定,改善生活状况。此次大选已过去半年多了,但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安全恶化就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伊拉克境内的反美武装一直非常活跃。这些武装派别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以来,带着头套、蒙着脸的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在伊拉克大肆攻城略地,闪电般地连续占领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和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以及迪亚拉省的杰卢拉镇和萨迪赫镇等十余座城镇。面对来势汹汹的入侵,伊拉克政府无力解困,再次陷入教派冲突,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并引起世界的深思。布什是伊拉克战后乱局的罪魁祸首"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势如破竹  相似文献   

16.
战后伊拉克     
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于晚间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拉克战争的重大作战行动结束,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取得了“胜利”。可是,正如一位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的:“胜利者没得到安慰。”战后伊拉克面临着诸多矛盾、斗争,不得不令美国占领者头痛。伊拉克今后的政治、社会、经济走向令全世界关注。不可调和的占领与被占领美国声称它是把伊拉克人民从萨达姆的暴政下解放出来,幻想美国军队会受到伊人民手捧鲜花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10月1日日本大阪高等法院二审认定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是违宪行为。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连环爆炸事件,伤亡逾150人。中国和美国首次合作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肯尼迪表现艺术中心开幕。10月19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驻伊拉克美军关押了670天后,在巴格达戒备森严的“绿区”内的一法庭接受伊拉克特别法庭的审判。10月29日印度新德里发生系列爆炸,至少51人丧生,官方定性为恐怖袭击。11月8日巴黎骚乱加剧,法国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部分市镇开始宵禁。11月11日由默克尔领导的德国联盟党和现总理施罗德…  相似文献   

18.
欧虹  张楠伊 《党建文汇》2006,(11):18-18
不久前,法新社的一个新闻标题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布什承认伊拉克与越南有可比性”。尽管关于美军在伊拉克打第二场越战的说法已经流行多日,但作为美国最高领导人和伊拉克战争的发起者,布什此前在各种场合都极力避免将伊拉克战争与40年前那场令美国人不堪回首的战争联系在一起。不久前,美国军人在伊拉克一天就死亡10人以上,现在对这场战争的批评像潮水一样要把白宫淹没,布什被逼到墙角,终于说了一句实话。  相似文献   

19.
6月13日上午11点15分。记者赶到北塔部队时,整装待发的大型卡车已经整齐划一地排成一排。部队对这次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的行动非常重视,精选了14名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官兵来执行这次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于巴格达时间2006年12月30日晨被处以绞刑,媒体分析,这与伊拉克愈演愈烈的教派冲突不无关系。伊拉克战后,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别的冲突一直伴随着局势发展演变,而且呈不断升级的趋势,从战后初期解散伊拉克军队、解散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到绞死萨达姆,什叶派开始清算逊尼派、向逊尼派讨回血债。随着新年的到来,两大派别的分歧也延续到新一年中,并有可能由于萨达姆之死而加剧。伊拉克前国防部长阿拉维2007年1月5日说,伊教派冲突正释放“中东地区积聚几十年的恶性力量,使整个中东地区秩序面临崩溃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