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3月,湖南郴州市人代会期间,14名郴州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建议,强烈要求取消万华岩收费站。这一举措轰动一时,收费站的存废亦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万华岩收费站究竟有何“秘密”?人大代表又为何群起“叫板”?本刊特刊发相关调查报道,为您披露事件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2.
湖南郴州市14名人大代表“叫板”收费站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除了表达了当地百姓的利益诉求,还因为这样的代表行动并非常态。正因此,我们不应该满足于个别的代表样板,而是应当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努力建构更加符合民众利益的人大行权.代表履职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大研究》2009,(7):37-38
四川省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宜宾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那么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是不是现实?是否有法律依据?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人大常委会刘家华撰文认为。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合理合法。他认为,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这是人大代表应当享有的一项“民意特权”,它符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体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人大质询与政治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月15日.哈尔滨市滨江桥收费站的闭道栏杆被撤除,收费站“寿终正寝”。此举得益于万文国等10名省人大代表于去年初在黑龙江省人代会上对省政府的质询。如今,人大质询渐渐多了起来,不少地方人大保持几十年的“零质询”记录正面临着冲击。解读质询案例,我们发现:质询,事实上正在推动政治和谐。  相似文献   

5.
林晓 《公民导刊》2008,(12):14-16
记者:我4月初来采访的时候,吴滩镇的“人大代表之家”刚建立不久,也就7、8个月的时间,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人大代表之家”152个。江津区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对“人大代表之家”进行目标定位的?并如何保障其高质量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6.
搬“石”记     
2009年2月,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省道307线南安石砻收费站已经撤站停止收费。一件期待四年的代表建议,在泉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和连续督办下,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答案。该建议的领衔人——泉州市人大代表郭文彬在接受采访时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收费站的撤销,体现了政府对代表建议的高度负责!”人民群众对石砻收费站的关注,缘于四年前的泉州市区三桥收费站的撤销。  相似文献   

7.
“你当选人大代表后有何感想?”“我的感想是当代表是赶考。”这是前不久,笔者在湖北省当阳市市直第二人大代表选区,听到媒体记者采访一新当选的人大代表时的对话。这位新当选的市人大代表将当人大代表视为“赶考”,真是意味深长。笔者听罢为之叫好。  相似文献   

8.
选民需要什么样的人当代表,选民的选票要投向谁?本刊开展“选民心中的人大代表”问卷调查活动。试图从一个侧面解读选民心中的人大代表的形象。这次“民意摸底”体现的选票投向当为换届选举工作组织者、各级人大代表和有意“问鼎”人大代表的各界人士所考量。  相似文献   

9.
[声音]按照汉语词典解释,溺爱是过分娇纵、喜爱,显然是长辈施与小辈的。可政府官员不是人民公仆吗?公仆为人民服务,解决合理诉求,天经地义,何以成为溺爱?作为教9千的这位“人大代表”,将政府官员比做人父,显然弄反了“辈份”。而且,这位“人大代表”口中所谓的“不合理”要求,如果指那些“大闹大解决”的事情,请问,  相似文献   

10.
举世瞩目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召开关于人大代表的“丑闻”,陆陆续续出了不少。在飞机场打人的王廷江是全国人大代表;开车故意撞死人的侯建军是省人大代表;107国道岳阳大荆收费站恶性冲关事件的主角,是两位市人大代表。而说“我是人大代表,是警察监督员,警察算什么?”甚至对着警察大打出手的陈立军,是辽宁省的一名区人大代表。当嫖客和卖淫女在自己开办的洗浴中心被抓时,他依然底气十足,大有“我是人大代表我怕谁”的架势。人大代表与“丑闻”联系在一起,让人感觉不正常,那么多的选民一票一票选举出来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的人大代表总是在埋怨,在人大执法检查过程中,摸不着真情况,被检查单位“忽悠”;一些代表甚至认为,如此“忽悠”检查不如不做,作为监督者的人大代表缘何总是被“忽悠”呢?  相似文献   

12.
城事     
《公民导刊》2004,(2):M002-M003
武汉中院院长向人大代表诚恳道歉,公民“零开支”旁听值得推广,全国人大代表打电视广千征询议案内容,中小学补课该不该解禁?……  相似文献   

13.
倪红钢 《辽宁人大》2006,(12):18-18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还有的地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类似评选“优秀法官”“优秀检察官”的活动。那么,人大代表评判法官庭审情况是否妥当呢?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可以评判法官庭审情况,当然,上述做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大代表。”这是政和县省人大代表何仕考的一份执著信念。什么是有所作为?怎样有所作为?当代表近十年,从开始的“碰壁”到现在的得心应手,何仕考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履职方式。 何仕考,他用自己的肩膀承载起一份投身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蒋松柏 《人大论坛》2009,(11):37-37
关于“对有问题的人大代表是令其辞职还是将其罢免?”(见本刊上期话题)笔者认为,对于违法违纪或不胜任的人大代表。性质十分严重。或者本人拒不反省坚不请辞的。才适合启动罢免程序。一般情况下。对轻微违纪的人大代表,应以劝辞为主。这是因为准予“辞职”具有“三性”:  相似文献   

16.
徐继响 《公民导刊》2006,(12):34-35
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庭审笔者有两点隐忧。隐忧之一,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化是不是一种“制度重复建设”?根据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监督相应人民法院的工作。据此,关注特定案件的人大代表只要觉得有必要自然可以去旁听庭审,所以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化的重心就只能落在“邀请”上了。但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08,(5):28-28
当前,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地方人大在对基层人大代表进行综合评价时,把人大代表带领群众致富等情况与人大代表履职联系在一起。但有人大工作者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妥,不宜把为群众办了多少具体的“实事好事”作为评判人大代表工作质量优劣的硬指标。究竟该怎样考核评价基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需不需要强调人大代表做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这是各级人大代表工作正在探索的课题。也是与时俱进推动人大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人大代表请辞应依法而为,法定“可以”之外不可变通?间接选举的市级以上人大代表依法“可以”向原选举单位的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即使离开原选举单位也应该向原选举单位的人大常委会请辞代表职务,否则有悖法理。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编辑部: “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这对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出新的要求。请问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如何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民群众有意见和要求,怎么向人大代表反映?人大代表了解到原汁原味的民意,如何反映给有关方面推动解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张德江委员长明确指出:“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