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 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古典学研究。这与社会科学的面向现实、面向未来截然不同。就如黄侃所说:学术研究不在于发现,而在于发明。何谓“发明”?当人类的、民族的、时代的心灵失去了方向、变得支离破碎的时候,最直接的合理的道路是回忆,回忆那个曾经的最淳朴的整体的时代,那种对人生宇宙问题的最基本应对方式,就像回忆大地、童年、故乡、母亲一样。因此,“发明”就是“回忆”,如果回忆不可唤回,那么末世已经降临。因此,对古典的回忆也是一条唯一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生活之河总是向前奔流,永不回头;人生之路总是向前延伸,永不重复。尽管如此,远去的生活、以往的人生并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那些独特的生活经历、难忘的人生阅历总会留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们一生的回忆(不论酸甜)。如果能够把那些美好回忆情深意长地诉诸文字,呈现给人们,让大家细读、品味、分享,那他(她)一定是个幸福的人,是个让人羡慕的人。  相似文献   

3.
陈粒 《创造》2007,(9):40-43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小孩子的眼睛是最纯净的,从牙牙学语开始,他们用好奇的眼睛探寻着这个世界.作为成人,我们有责任呵护他们,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回忆是作家开始创作的动力,也是他们分析自己人生、整合自己心灵的方式。回忆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力量。它温暖而柔韧地构筑起一座桥梁,带着我们从过去到现在。  相似文献   

5.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14,(21):53-55
有生命就会有回忆,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值得回忆的人和事总是刻骨铭心的难忘。回忆,是为了在过去的美丽中寻找前进的动力,是为了走得更远。 1954年9月15日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距今已60周年了。60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和共和国一样,在阳光下成长,在风雨中前行。那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时的情况、代表们的精神面貌和心态是个什么样呢?翻书本查资料?还是把那些文字和数字先放一边,让我们去追寻那些亲历者的足迹,打开他们尘封的记忆,倾听历史的回音;分享他们的快乐,展现全国人大初生时的甜美。  相似文献   

6.
于倩 《青年论坛》2004,(5):132-133
《胰皂泡》是一篇糅合了冰心所擅长的童话和寓言风格的优美散文。作者借童年往事的回忆与叙写 ,表现了生命理想的美丽以及追寻理想的执著。“胰皂泡”在文本中成为一种寓意 ,一种人生美好理想及其追寻过程的象征。这一象征意蕴体现了作者对于“昼梦”所代表的人生美好理想的价值肯定和执著追寻  相似文献   

7.
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总让我们心驰神往;有一些的回忆,总让我们热血沸腾;也有一种坎坷沧桑的人生,总让我们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8.
“回头已不是青丝,是白首”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余光中这一名句,缘自他特殊人生经历的感悟。其他不论,且说在“母亲”的怀抱里,最令他难以忘怀的当数六朝胜地的南京了。他人生启蒙第一课的钟声响在紫金山下,皓齿童年的五彩梦漾在后湖的碧波中,酸涩杂陈的回忆藏在明城墙的砖缝里。  相似文献   

9.
李德荣 《传承》2008,(1):23-25
最后一班岗应该是人生夕阳中最亮丽的一抹彩虹,站完这班岗,激情岁月的许多美好回忆会相伴老人们轻松走过悠闲幸福的晚年。然而,心存贪欲的人往往善始而不能善终,湖北枣阳市第一医院前院长侯星义就是倒在最后一班岗上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0.
杨洋 《今日广西》2008,(7):80-80
在漫漫人生路中。总有一些人或一些事让你在回忆里珍藏。读高中的时候,我有幸认识了我最要好的朋友——小黑。 回头仔细翻了翻10班的毕业照,猛然发现。我是男生中最早结识小黑的。2002年春天,刚转学过来的他分到了还没有分文理班的7班,他的座位被安排在我旁边。作为数学科代表的我和不爱学数学的他很快就因为我收作业他交作业而有了不多的几次交流。  相似文献   

11.
红泥小火炉     
寒冷往往总会给人一些抹不去的回忆。红泥小火炉,其实早已像一个细胞溶入到我的肌体里,随着年岁的增长,它就愈来让我产生人生醉意。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的1.使学生懂得人生免不了要经历挫折,人们的受挫能力不同,挫折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同。挫折能磨炼人,挫折孕育着成功。2.使学生能勇敢地面对挫折的考验,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活动准备1.搜集有关名人奋斗的故事资料和有关战胜挫折的人生格言。2.回忆自己所经历的最难忘的一次挫折  相似文献   

13.
人生五十     
日月如梭,光萌似箭。不知不觉中。自己已步入了知天命的年龄。有人说:人生五十是最成熟、最老练、最知天命、最懂人生、最有感悟的年龄。也有人说:人生如戏,五十即将谢幕。这些话都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人生更是一本书。翻开自己五十人生这本书.五十感悟像鲜明的目录赫然跳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绿色     
正回忆我的人生经历,无时无刻都不与绿色相伴:故乡杭州是绿色的,大学生活在绿色森林的合肥,工作在绿色的北京,留学在绿色王国之称的加拿大,驻外在绿色原始草原的肯尼亚。在回忆这种绿色人生经历中,产生了触景生情、浮想联翩的心境,随笔记录下片言只语的感受,以抒发对绿色的爱与渴望。——作者"绿",青中带黄的颜色。"绿",在中国象形文字中,是由"丝"与卧着的"山"和"水"组  相似文献   

15.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早在春秋时期,屈子便有“青春受谢,白日招只”的诗句,这里的“青春”,描绘出春天万物盎然之意与生机之态,而人之少年、青年,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更似春意盎然与生机勃勃的青春。于是,青春自然地衍化为青年的代称。青春是一个人生的驿站,成了人之一生最值得回味与骄傲的阶段的代名词,成了“未能完全成立而渐于完全成立”之过渡。具有无穷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青春,是“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是一个光彩熠熠,生机勃勃的黄金阶段。有人曾深情地说:“青春的目光能看到…  相似文献   

16.
李成琳 《公民导刊》2008,(10):44-45
人生难得是相逢。有的人相逢一次可能再难相聚,有的人今天相逢可能若干年后才能重聚。一个相对固定的平台,平台上的人却来来往往,无法固定。但总有一些人,总有一些事,会在这个平台上留下印迹,留下回忆,留下美好。  相似文献   

17.
人生轨迹不尽相同,有人期望顺意与平坦,有人选择挑战与艰难。在马海兵23年的军旅生涯中,曾经历了3次人生转折,每一次人生转折都是一次艰难的选择,每一次人生转折都是他满腔报国热情最完美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种巧得合乎情理的人生机遇叫缘分,我认识农工党就属于这样珍贵的缘分;有一种让人时刻感动的美好造化叫福分,加入农工党组织是上天恩赐予我的天大福分。认识和加入农工党所经历的事情,特别值得回忆,特别值得思念。这种回忆和思念真是一种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19.
木子 《创造》2023,(11):16-20
<正>二十三、自古人生三不朽,唯有立言最长久古人所说的“人生三不朽”是指“立德,立功,立言”。“三立”,现在我们也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这其中,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续,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和途径,因而也最长久。立言是思想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耿彦波 《世纪行》2013,(3):45-48
世路漫漫,人生苦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在短暂的人生中,选择又是关乎生命价值的重大问题。读什么书,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干什么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人生选择也是经验科学,人生感悟,一孔之见,抛砖引玉,或可丰富人生选择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