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种艺术只要能够走进年轻人的世界,她们喜欢,愿意钻研,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就不会失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322类别:民间美术编号:Ⅶ—23项目名称:水族马尾绣发布时间:2006年6月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简介: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  相似文献   

2.
马尾绣     
马尾绣是贵州水族的传统刺绣工艺,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最为集中,也最具特色。马尾绣历史上水族百娃也称之为"龙退皮",是与水族民间神话传说中水族的来历息息相关的一种民间工艺,在水族的神话传说中与龙有理不清、说不完的种种因缘。马尾绣在绣法上可分为三丝、五丝、七丝三种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8,(2):F0004-F0004
马尾绣 马尾绣是贵州水族的传统刺绣工艺,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最为集中,也最具特色,马尾绣历史上水族百姓也称之为“龙退皮”,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的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有水、布依、苗、侗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6.7%,其中,水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64.5%,占全国水族总人口58%以上。勤劳的水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水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马尾绣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水族民歌独具特色。端节是水族的重大节日,相当于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是"绿茶皇后",百年前在异国他乡赢得国际殊荣,经开水浸泡翩跹杯中舞芭蕾;一个是刺绣"活化石",九年前入选首批国家非遗名录,经绣娘巧手马尾成线绣凤凰。水族马尾绣和都匀毛尖茶,同为黔南瑰宝,同为国家"非遗",今年成功牵手,相约2015年9月下旬举行的都匀毛尖百年世博庆典。今年6月以来,担纲"马尾绣·都匀毛尖相约百年"大型文化寻访活动的黔南日报社,抽调多名骨干  相似文献   

6.
梁荻 《当代贵州》2006,(20):55-56
2006年6月,有“刺绣的活化石”之称的水族马尾绣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8月末,来自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韦桃花在200“6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总决赛上凭一手精美的马尾绣夺得“贵州名匠”特等奖,位列100“名贵州名匠”之首。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政府大力扶持和当地妇女自力更生,水族马尾绣作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既有效保护了民族文化,又带动了当地妇女脱贫致富。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东南部,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是水族文化保留得最完整的区域,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三都自治县拥有水书、马尾绣、水族端节等承载着独具特色且底蕴深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突出的唯一性和垄断  相似文献   

8.
正"非遗不仅仅是手工艺,更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珍宝。"宋水仙说,"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三都的马尾绣做成中国的马尾绣、世界的马尾绣。""继承民族精湛技艺,发扬优良互助传统,她用多彩绚丽的水族刺绣描绘出脱贫致富的盛景,筑起非遗精准扶贫的时代丰碑。"2021年2月26日,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在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给宋水仙的揭晓词如此说道。  相似文献   

9.
正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饱尝农民生活的艰辛。作为一名党员和妇女干部,我始终把带领广大群众致富放在心中。我经常在想,如何调动妇女自己的力量,改善她们的生活条件,使她们过上好日子。我将目光瞄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虽然马尾绣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但是本地会绣马尾绣的人并不多。我决定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全村妇女通过绣马尾绣走上致富道路。一方面,我积极引导妇女同胞认识到马尾绣是  相似文献   

10.
正水书是水族先祖创制的独具一格并存留至今,有着巨大社会功能的雏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编制的书籍的总称。2006年,水族文化中水书、马尾绣、端节一起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黔南州三都自治县正为水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水书,水族  相似文献   

11.
正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东南部,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聚居着全国57%以上的水族人口。三都水族历史悠远,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节日、服饰和歌舞等。其中,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水族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08,(20):F0004-F0004
杨君的马尾绣作品以其图案优美,刺绣技艺传统而独特赢得消费者青睐。杨君的马尾绣技艺是在传统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的,传统的马尾绣是用各种棉质花线缠绕在马尾上进行刺绣,而杨君的马尾绣则是改用麻线代替马尾,棉线改用丝线,采用马尾绣手法,按设计要求将图案轮廓勾画出来,再用平绣板法绣出各种花朵等图案,  相似文献   

13.
潘晓菊,水族,其作品马尾绣以构图水族特色鲜明,美观大方,立体感强,绣工技艺传统、精湛,深受旅游者和民间工艺爱好者青睐。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5)
正蒙古族刺绣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手工技艺,使用彩色丝线、棉线,驼绒线、牛筋、马尾鬃等绣线,通过绣、贴、堆、剁等各种技法,在绸、布、羊毛毡、牛皮底子上绣出各种粗犷美丽的图案,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月22日,为期一个月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刺绣项目研习班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开班,来自内蒙古各地的60位旗县级以上传承人在研习期间,各  相似文献   

15.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古老的羌寨大多建在高半山处,因此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绣是羌族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早在明清之时,羌绣就已普遍盛行,而后逐渐吸收挑花技艺并发展成挑花刺绣.羌绣有着本民族独具的审美价值、审美造型、纹饰图案及色彩规范,蕴含着深厚的羌族历史文化内涵.羌绣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3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以"乡野遗存的绣美艺术"为主题的贵州省文化馆藏品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由省文化馆收藏的各少数民族刺绣、服饰、背带、绣片、工具、剪纸、档案文献等70余件精美藏品,以温润的人文视角,讲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工作者收集整理民族民间艺术精品的历程,及以绣品为媒发生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曾经的他,是一位创业公司的老板,在江苏常州成立常州市金凤凰水族马尾绣品有限公司,将水族的经典马尾绣发扬光大,闯出一片新天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现在的他,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石板村一位80后的党支部书记,全力以赴投入家乡的建设中,为深度贫困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农牧民群众中,提起旗人大的"白主任",人们可能不知道是谁,但说起教刺绣的"白老师",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白主任","白老师",说的都是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晶莹。她既是旗主要领导干部,也是当地民族传统手工艺——图什业图王府刺绣的传人和全旗刺绣产业的领路人。正是在她的带领下,当地2万多名绣娘用细细的绣花针刺破贫困,绣出了王府刺绣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苗族刺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近年来,苗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苗绣产品在市场上走俏。贵州苗族刺绣(以下简称苗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绣面上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图案源于自然,取自苗族上古传说,一幅幅绣作演绎了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故事。  相似文献   

20.
李旭东 《党课参考》2021,(5):121-123
刺绣是中国传统技艺,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一针一线中,饱含精巧之思;一走一挑间,满是灵动创意。党课亦是如此,只有各个环节都"走好针"、"穿好线",我们才能"绣"出精品、"绣"出党魂。内容要用"直针法","绣"出党课宽广丰富的视野"直针法"多用于大型图案的绣制,通常着眼于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