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通过坚持领导重视、坚持突出重点、坚持政策落实等"九个坚持",2014年,贵州省水城县经济水平全面提升、经济活力全面激发,实现了同步小康的整体提质。2014年以来,贵州省水城县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切实采取超常规、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着力在"九个坚持"上下功夫,实现了同步小康的整体提质。坚持领导重视,强化各方面保障措施。水城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同步小康创建工作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县委、县政府对同步小康创建工作重视到位,主要领导经常了解工作情况,县委定期召开常委会研究解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以来,水城县坚持以"同步小康"统领经济强县建设和增比进位,按照"以县为主体,以乡镇为统筹,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基础"的总体思路,着力提高"含金量",打造"金色小康",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2013年以来,水城县坚持以"同步小康"统领经济强县建设和增比进位,按照县委六届二次党代表大会提出的"以县为主体,以乡镇为统筹,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基础"的总体思路和"十条路径",着力提高"含金量",打造"金色小康"。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86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切实推动农村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贵州省直机关工委以实施“六项行动”为抓手,推动省直机关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农村,服务群众,每年选派600名党员干部参加驻村工作,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心同苦同小康。驻村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真蹲实驻察民情、真帮实促解民忧、真抓实干帮民富,受到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城县坚持以县为统筹、乡镇为主体、村为单位,凝聚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资源、采取一切措施,加快同步小康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城县按照中央和贵州省、六盘水市决策部署,坚持以县为统筹、乡镇为主体、村为单位,凝聚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资源、采取一切措施,加快同步小康进程,同步小康创建实现程度从2013年的76.7%提升到2016年的90.2%,2017年  相似文献   

5.
闵小林  熊峰 《当代贵州》2017,(48):50-51
正水城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截至2016年末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9.23万人,所有乡镇实现"减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六盘水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和要求,着力实施大扶贫战略,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为群众工作的一项创新实践,嵊州市"民情微群"在破解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时代困境,密切党群干部关系,影响乡村社会治理方式,重塑基层政治信任方面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以网络时代群众工作的时代困境为出发点,通过对"民情微群"的要素设计、社会效果、生成动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认为,"民情微群"的成功主要是基于对党群社会资本的有效运作。扩大群众参与,构建以民主协商为核心的党群社会资本互动规范,强化为民服务指向不断积累党群社会资本的信任应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7.
2013年以来,水城县坚持以“同步小康”统领经济强县建设和增比进位,按照“以县为主体,以乡镇为统筹,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基础”的总体思路,着力提高“含金量”,打造“金色小康”,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正>水城县在同步小康创建过程中,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部署,切实将生态文明融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治、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以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金色小康",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红色小康",以"生态水城"引领"多彩小康",为"生态水城"添魅力的生动局面。以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金色小康"水城县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作为同步小康的主要路径,以"四化同步"为载体,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一手抓经济总量扩大,着力做特农业产业、做强工业经济、做足城镇实力、做实信息创新;一手抓结构调整,着力加快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围绕"一个引擎、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面对经济发展"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水城县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关键时期。要实现力争2018年,确保2019年与全市、全省、全力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采取超常规、强有力的措施。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坚持主基调、落实主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以"大生态"为载体,着力打造同步小康建设的"六大新引擎",引领同步小康提速提质。以法治生态为引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3,(24):43-43
群众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省编委办同步小康驻村组以忠实、务实的实干,同心同苦的精神,为群众描绘出一幅"小康村"的美好前景3月以来,在惠水县高镇镇高镇村、交椅村和半坡村,村民们总能看到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成员穿梭在村寨之间。他们或驻足田间与劳作的村民交谈,或走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或参加村民  相似文献   

11.
<正>盘县广大驻村干部以"钉钉子"的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深入开展民情四法,勇于创业兴业,积极创新"三变"模式,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3月的盘县,春风习习,来自省市县乡四级选派的2451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背上行囊奔赴全县454个村,扎根基层,以"钉钉子"的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深入开展民情四法,勇于创业兴业,积极创新"三变"模式,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奏响村美民富小康曲。  相似文献   

12.
<正>开阳县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把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抓得更实在、更具体,全面小康创建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自贵州省开展同步小康创建工作以来,开阳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紧扣"三项核心指标",按照"三个不能代替"和"三个不能少"的原则,坚守"两条底线",围绕创建达标的"三个必要条件",强化"七大重点任务"的落实,同步小康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同步小康创建成效显著2014年全面小康"531"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数"三项核心指标"全部  相似文献   

13.
刘灵 《当代贵州》2014,(20):44-45
正对于小康工作部门来说,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提升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对小康工作部门服务同步小康创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4,(30):I0002-I0002
正近年来,玉屏自治县积极探索创新,创建民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精准扶贫,推行小部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实施细胞工程创新社会管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982元,连续多年实现零赴省进京上访的目标。民情信息管理系统:助推"三个精准"2013年初,随着省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与铜仁市委"民心党建"工程的全面启动,玉屏  相似文献   

15.
当下,部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以及制度缺失,是导致党脱离群众的三个主要因素。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正是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根据这一精神,绍兴市以乡镇干部为主体,设计实施"民情通"为载体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融合党群沟通、利益整合以及政策输出等环节,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民情工具的普及使用、民情信息的动态更新、民情分析的有效运用以及民情政策的协商反馈等,未来改进的方向应该围绕"有效制度化"作文章,包括多途径推动新媒体运用,提高干群互动的有效性;提升数据库的质量和使用率,增强民情信息运用的有效性;注重群众参与度和评估反馈,提高政策制定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经测算,2014年,黔西南州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76.5%,比2013年提高4.1个百分点;黔西南州全面建设小康进程逐步加快,同步小康创建工作在贵州省实现"四个率先"和"十个抓",成为最大的工作亮点。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14):59-5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水磨沟乡通过建立“四民机制”构筑基层创先争优新格局。建立“民情掌控”机制。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干部接待来访群众,把群众所反映的困难及问题记录在册,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建立“民情恳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朱钧 《当代贵州》2013,(15):45-45
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驻村干部应根据基层的发展变化,不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推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扎实开展。  相似文献   

19.
正平坝区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治、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大提升工程为工作抓手,深入推进行政体制、园区、国资、土地、农村金融和干部人事管理等改革,全面小康创建工作取得较大突破。自2013年开展全面小康创建工作以来,平坝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现‘531’、同步达小康"和安顺市委、市政府"三步走、‘231’、提前一年达小康"的总要求,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确立了"一年强基础、两年大提升、三年见成效"的小康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是全国各地在未来几年的中心工作,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一个老、少、边、穷的地区,铜仁市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落后,且面临着又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在实现同步小康的征途上更经不起折腾,遭受不起损失,走不得弯路,在同步小康进程中,必须步步为营,稳步前进,其中有八个陷阱务必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