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6岁高龄的欧阳中石,是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他学哲学出身,却成了我国书法高等教育的先行者;他是书法名家,同时也是京剧大师奚啸伯奚派的第一传人;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家,却常笑言自己“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2.
罗斌 《湘潮》2013,(11):16-17
毛泽东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书法艺术被书法界尊为“毛体”。然而,世人只知道毛泽东的书法挥洒自如,雄阔奔放,酣畅淋漓,却不知道他的书法师法何人。考其源,毛泽东的书法能有如此成就,除了得益于他的堂兄兼塾师毛宇居外,更得益于他的书法教师孙俍工。  相似文献   

3.
中国脊梁     
《新湘评论》2012,(24):63-63
他不是“国学大师”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他不是“学界泰斗”,却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他不是“国宝”却备受尊崇、无人比肩。生前,他在《病榻杂记》中著文力辞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4.
中国脊梁     
《学习导报》2012,(24):63-63
他不是“国学大师”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他不是“学界泰斗”,却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他不是“国宝”却备受尊崇、无人比肩。生前,他在《病榻杂记》中著文力辞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5.
柳栋 《党建文汇》2014,(5):54-54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手书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公开发表。这幅题词震惊了中国书坛,令无数人赞叹。由此.他“非行非草”的书法又一次被世人广泛认知.进而被加冕为“毛体”。这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宋凤英 《世纪风采》2006,(1):33-35,39
说起2005年7月去世的启功,很多人都会想起遍及全国各地的启功的字。未见其人,先睹其字。启功这些年名气很大,有人称他是“中国当代王羲之”。其实启功的本业不是书法,而是教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把他当作大书法家来采访,但启功声明他不是一个书法家,而首先是一个教师,然后勉强算是一个画家,书法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已。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化愚公”李公涛,是开封中国翰园碑林创建人,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艺术家。他在篆、隶、楷、行、草书方面的书法造诣都很高,尤其擅长草书。他书写的岳飞的词《满江红》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大有张旭、怀素之风,赤诚之情,充满字里行间。“怒发冲冠凭栏处”几字,仿佛一位怒目而视的将军;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他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融为一体,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他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设计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择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行对外开放;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9.
寻访水洞沟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08,(14):52-55
2008年7月7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向“中国书法之乡”隆德县授牌仪式在宁夏银川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为隆德县颁发了“中国书法之乡”牌匾,隆德县成为全围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县级“中国书法之乡”。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他系国民党元老之后,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共产党;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 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 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藉此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 他就是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的杰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今年是躲志同志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缅怀廖公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恶花絮     
去年11月24日的《沈阳晚报》上刊登了一篇《现代贪官幽默故事》。读后却笑不出来。人但知花之美,罕知美花之有恶者;人但知恶花之毒,罕知恶花之所以毒。思之良久,似有所得,辑而评之,以警世人。免费书法“为人民服务”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贪污受贿被逮捕入狱后,自知罪孽深重,难逃一死,便跪在地上对查办他的有关人员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免费给你们写字,每天给你们写一幅。”胡副省长的字是出了名的,想当年如果能得到他的一幅“墨宝”,那就真是“如获至宝”。胡长清也因为写字狠赚了一把票子。胡长清…  相似文献   

12.
他不是诗人,却写出了传诵至今的青春诗行;他不是画家,却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经典画面;他不是哲学家,却无比透彻地阐释了什么叫做“有限”与“无限”。60多年前,当他驾驶拖拉机犁开团山湖农场的肥沃土地时,也许不会想到,他开垦的不是一方土地,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当他为保护公家财产抱出棉被、脱下棉袄时,也许不会想到,他温暖的不是一堆水泥,而是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冯都 《党史文汇》2002,(8):36-39
在电脑诸多字体中,有一种“新舒体”,被各种文书、媒体、招牌所广泛应用,这便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舒同将军的艺术精品。他的书法真迹雍容端庄、飘洒圆秀、笔走龙蛇、弯弓盘马,给人以愉悦的文化慰藉与审美感受。同时他的书法个性和风格,在中国翰墨史上留下了芳踪,星汉灿烂,繁花满山,光耀于中华大地,使尊爱“舒体”字的人连声叫绝,产生羡之、爱之、敬之的仰慕之感。一路“卖字”去找党舒同,字宜禄,化名文藻,1905年出生于江西东乡县城,父亲是剃头师傅,母亲开小饭馆,家境十分贫穷。在亲友救济下,他6岁时进启蒙学堂。当…  相似文献   

14.
虎食人卣     
傅举有 《新湘评论》2004,(12):63-63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唐代永州人(一作长沙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当了和尚。虽习佛事,却酷爱书法,故“经禅之暇,颇好笔翰”。通过勤学苦练,怀素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15.
刘文杰 《学习导报》2010,(23):18-19
他身处偏远乡镇,却践行着打造现代乡村教育的梦想;他是“小”校长,却实现了“大”教育,把爱和善从学校延伸到乡间村落;他爱生如子,是困难学生身边移动的“取款机”:他激励教师、成就教师,以真诚和品行影响了一大批人;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村民打破千年规矩,以最高礼仪迎接他回村安葬……他就是李黎明,  相似文献   

16.
他应该有三个身份:书法家、收藏家、作家。著名书法家周俊杰先生说:“他压根儿就是一介文人,从文学里走出来的书家。” 他是赵世信先生。 苏轼、林散之是他喜爱的书家,那自由、随意又透出法度的风格流露在他的笔墨之间。近来,赵先生又喜欢上何绍基的字,他书法作品中的飘然清逸、稚拙灵妙就是最好的证明。作品“碧树数丛堪作障,青山一半不知名”,写得端严神凝,却又掩不住骨子里的风雅。他的风格与书法中的雄强派不同,他们是“大江东去”的狂野不羁,而他却是风轻云淡、从容信步;他们走平坦坦、直通通的大马路,而他偏爱曲径通幽、芳香四溢的花间小径。  相似文献   

17.
徐红梅 《新湘评论》2008,(10):46-47
他是“鬼才”。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他是艺术大师。在8月为北京奥运绘就巨幅油画《中国=MC^2》(见题图);他还是一个体育迷,奥运会上最喜欢拳击比赛:但他更是一个“奥运冠军”——摘得了中国的“第52块金牌”。  相似文献   

18.
枫叶 《党史文苑》2010,(1):42-44
他曾是西北军战将,又成了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却和周恩来保持着单线联系。蒋纬国说他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朱德元帅却不止一次称他“有奇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退休后,他的女儿毛毛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到走。”这一回答虽然是针对毛毛提的具体问题,但笔者认为,“跟到走”对于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经历来讲,却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邓小平之所以能从平凡到伟大,几乎都可以说是从“跟到走”过来的。比如,他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毛  相似文献   

20.
他自称是张学良将军的副官之子:自幼习武成为“北腿”正宗传人;他经历过“文革”期间的苦难后成为声名显赫的亿万富翁,并入选《新财富》的“中国内地400富人榜”:在当地,他被人们称为“扶贫大王”;他头顶桂冠,各类头衔多达50余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