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韶山     
2004年6月的一天,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韶山。自从我上小学那天起,便知道了韶山。所以,我从十岁起就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到韶山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领略伟人成长的地方。如今,初次踏人圣地,亲切感油然而生,连续乘车的疲惫顿时消失。  相似文献   

2.
正CC英语·让孩子放心就读10年的英语学校今年,CC英语19岁了。这19年里,CC英语陪伴着许许多多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甚至大学。寻访很多英语学习领域的佼佼者,你会发现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近10年的CC英语学习史。他们为什么愿意选择CC陪伴自己十年呢?他们又为什么愿意在CC度过学习的黄金时期呢?CC英语让孩子放心读十年"CC英语,让孩子放心就读10年的英语学校",在CC英语的每个校区,我们都能看到醒目的位置张贴着这么一句话。十年的英语学习对孩子和家长来说是一种坚持,对学校来说更是沉甸甸的责任。10年的学习是需要规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09,(11):46-46
我是一位“80后”机关干部,平时很少下农村。前不久,因撰写一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我到一个村蹲了几天。在村上发生的事,让我产生了极大的恐慌:我提的问题群众听不懂,群众提出的问题,我解释不了.也没法解决。回到县里,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村民们冷漠的口吻和质疑的眼神,我就不寒而栗。  相似文献   

4.
正在今年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总支书记裴春亮讲了这些年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面对新征程,他说:"能不能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事上见!"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说:"裴春亮同志是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我是一个省委书记,但是在他身上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这段简短的对话,让人感动、让人振奋。"事上见",见实事。裴寨村曾是一个省级贫困村,裴春亮从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那天起,  相似文献   

5.
在撤点并校实施第lO年的年末,两起校车事故又将其推向了舆论的漩涡之中。对于撤点并校的质疑,尽管从一开始就存在,但是从未像眼下这样炙手可热。不少人将近年频发的校车安全、农村孩子就学难、辍学率回潮等问题统统归结于撤点并校,而“日均消失64所学校”的说法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撤点并校真的就是“祸首”吗?我想以自己的亲历谈谈感受。  相似文献   

6.
以怎样的心态看待农村工作?农村工作,态度很重要。有了正确的心态,才能把工作干好。大学生到农村,首先要摆正心态,千万不能抱着当"官"的想法,把农村工作当成曲线就业的跳板。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虽然一直在外上学,但是心却从没离开养育我的这片土地。在自己学有所成,正要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哪能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呢?面对着乡亲们的期盼眼神和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农村发展做些什么!做出最坚定的选择后,  相似文献   

7.
叶洪 《纪检与监察》2003,(12):32-34
6年前,雇主突然扔下了她收养的一对双胞胎孩子悄然失踪。这位从农村来的小保姆毅然决然地担起了抚养这两个孩子的义务。其间多少艰辛,多少痛苦,多少善良与大义让人折服!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然而,瑞典人则强调:人前不教子。在瑞典人眼中,再小的孩子也是生命,也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家长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那天,从四川“5·12”大地震重灾区安县转移到昆明的400多个孩子,成为昆明市80万中小学生中的一部分。那天,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对他们们说了“云南是你们的家”这句暖心的话。省长秦光荣也对昆明市的有关部门指示“把爱留给孩子”。  相似文献   

10.
叮咚村的杨再进和其他家长一样,把孩子送到雅灰小学,简单叮嘱几句后,便放心地回家了。3月3日下午,太阳斜照在大山深处的校园,658名寄宿生按年级从低到高分批就餐,食堂正对面的教学楼镶嵌着"让农村教育与时代同步,让山村孩子从这里放飞梦想"的标语,雅灰小学校长杨胜告诉记者:"这是全体老师和学生追求的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给  相似文献   

11.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特别是我国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数量非常庞大。1978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人,1993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由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8.7%。从1994年到2000年七年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攻坚战。因此。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相似文献   

12.
有位朋友,事业有成,家庭圆满,房子、车子、孩子,样样让人羡慕,可他总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所以拼命工作,节假日也不肯停下来休息片刻。直到有一天病倒了,他才猛然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真的已经很好了,只可惜.自己一直奔走在前往“更好”的路上.忽略了眼前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巨大牵引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大体轮廓还算是清楚的,但具体看又朦朦胧胧。从到省团校学习起,应当说从政的目标就基本确立了,因为省团校那一期的培养目标是公社团委书记,但具体目标又不可能太确定。1964年从省团校到齐河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那天是12月4号或5号,天已经很冷。当时,我背靠着铺盖卷,蜷  相似文献   

14.
很久没回老家了,爸爸生日那天,我回了趟农村老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舅舅是开着辆崭新的宝来轿车接我的.他说,要给我个惊喜.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9,(3):31-32
作为一个党员和党员干部。实际上从入党的那天起,党性修养就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终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赵瑜 《当代党员》2008,(6):68-68
我在一幅摄影作品前凝思,它拍摄于1996年3月22日,照片的旁边有这样的文字:这是一个21岁的母亲面临的痛苦选择。两年前,她从山区农村来到城市,在一个批发市场卖菜.与一菜贩子同居,有了一个私生女。不久,那个男人锒铛入狱,这使她和孩子的生活失去保障。此时,孩子醒了,哭声让她揪心;睡了.她又倍感生活的无奈。她迷惘地说:“我想给孩子拍张照片留下,然后把她给人……”  相似文献   

17.
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一样,当我背着行李包裹站在空旷的乡政府楼前时,想象中政府单位的舒适气派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我难免心生嘀咕:怎么又是农村啊,我还真是"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呢,难道自己要一直做个"土兵"不成?可"土兵"刚开始工作就遇到了麻烦。面对来办事的群众不信任的眼光和质询,我不知所答又手足无措;要  相似文献   

18.
寒假期间,时有家长带着孩子到我们医院心理研究中心咨询,请求帮助。 那天,我接待了一对母女,妈妈姓张,小女孩叫灿灿。张女士一脸愁容,才上小学四年级的灿灿那双大眼睛里充满了与她的年龄不相符的忧郁,静静地站在一旁。  相似文献   

19.
钱国宏 《党课》2012,(12):85-86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然而在瑞典.做法却正相反:人前不教子!瑞典人对孩子十分尊重。在瑞典人眼中,孩子从降生那天起,就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去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我从基层农村信用社调到市农村信用联社工作,报到那天,我认识了《党员干部之友》。从此,她成了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