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山游记     
晋中地区有个介休城,介休城外有座绵山。城不大,名声不小;山不高,知名度挺高。这全是因了春秋时代的那位晋国大夫介子推———他追随公子重耳逃亡,在粮尽水绝的时候,把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割下来煮了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夺权当了国君,也就是晋文公。在封赏为自...  相似文献   

2.
张桂辉 《唯实》2016,(4):96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辰不详,死于公元636年。因"割股奉君"、"辞官隐居"等壮举,深得世人怀念、赞颂。介子推对晋公子重耳曾有"救命之恩"——重耳早年逃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以致狼狈不堪,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韩诗外传》记载,有一年重耳逃到了卫国,一个叫作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他的资粮,逃进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他不得已向农夫乞讨时,被农夫用土块  相似文献   

3.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今曲沃县有太子滩)。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即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几个忠心耿耿的义士,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昏过去。介子推为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充饥。晋文公执政后,介子推却悄然归隐山林。晋文公对那些过去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时,唯独不见介子推。晋文公亲自去请,却见大门紧闭,原来介子推已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可始终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侧,大火起时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  相似文献   

4.
廉政格言     
《党课》2012,(1):76-76
【原典】怀与安,实败名。——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注译】留恋妻室和贪图享受安逸,是会毁坏功名的。 【解读】这是晋国公子重耳的妻子姜氏劝夫励志的千古佳话。重耳因家庭之乱流亡到齐国后,齐桓公为他娶了妻子姜氏,还送给他20辆马车。重耳一时安于逸乐,忘记了复国大志。姜氏知道后,就以上面的话劝重耳,并同重耳的随臣一起把重耳灌醉,送出齐国的都城,让重耳踏上了复国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蒙难流亡他乡,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重耳到楚国拜见楚王时,楚王问他:"我现在帮助了你,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重耳说:"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假若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1舍=30里)作为回报。"后来,重耳果然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有一年,  相似文献   

6.
<正>"快喝点儿肉汤,我给你做好了,趁热喝吧!"5月17日中午,在十二师西山农牧场锦绣家园小区的王萍家里,丈夫李伏给她端上一碗冒着热气的羊肉汤。见王萍皱起眉头,李伏连忙说:"我知道你胃难受,不想吃,可是医生说了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才能扛得住化疗啊……"李伏和王萍于2000年结婚,王萍身体一直不好,严重贫血且经常头晕恶心,干不了活,家里仅靠李伏在外打工挣钱。婚后几年王萍一直怀不  相似文献   

7.
百合 《廉政瞭望》2012,(18):52-53
《红楼梦》第58回,芳官的干娘迫不及待要替芳官给宝玉吹汤,还没抢过碗,却被晴雯喝道:“出去!你让他砸了碗,也轮不到你吹!”小丫头们也趁势一边骂一边推,把她赶了出去。出来后又遭同伴奚落,羞得那婆子又恨又气,只得忍耐。此时,里面却是另一番光景:芳官吹了几口,宝玉笑道:“好了,仔细伤了气。你尝一口,可好了?”  相似文献   

8.
坐的特权     
梁发芾 《廉政瞭望》2010,(13):68-68
鲁迅在《孔乙己》中说,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穿着长衫,自认为属于有权利坐下喝酒阶层的读书人孔乙己,却也只有和做工的一样,站着喝。这正是孔乙己没落的尴尬之处。  相似文献   

9.
话茶     
我的家乡有“喝早茶”的习惯,或者叫做“上茶馆”。上茶馆其实是吃点心,包子、蒸饺、烧麦、千层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点心未端来之前,先上一碗干丝。  相似文献   

10.
1931年冬,周恩来进入中央苏区后,发现闽赣边界一带农村流传一种聚众酗酒的恶习、这里的老人。小孩都会唱这么一首米酒歌:“高山岽上一根绳,女不酿酒莫嫁人,积得糙米三五斗,酿造浓酒七八瓶;高山岽上一棵松,男不喝酒非英雄,喝一二碗不算会.三瓶五瓶不醉翁;高山岽上一头牛,郎喝米酒妹掌壶,妹愿陪郎醉到晚,郎愿陪酒到仙湖。”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周恩来意识到这种无限度的酗酒恶习严重地影响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他下决。C在全中央苏区开展一次规劝戒酒、坚决刹住酗酒歪风的宣传教育活动.要根除多年形成的陋习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1.
奋力两小时,一鼓作气登上遵义海拔1680米的金鼎山,一时筋疲力尽,口干舌燥,举起矿泉水正准备畅饮。 “喝圣泉水嘛。”一位牵着大白马的小伙子笑眯眯地对我说,“我带你去,登金鼎山不喝圣泉水是要后悔的。” 来到圣泉,我随手抓起井边的小碗,连喝三碗。第一碗,喝水。  相似文献   

12.
我家在偏僻的农村,记得小的时候,每年的“五一节”过后.国庆节之前.十天半月就会有卖冰棒的叔叔大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推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捆绑着一只方方的木箱子,里面一床小小的棉被包裹着一两百支冰棒。冰棒是从公社的冰棒厂批发来的.一分五厘至两分钱一支一他们满身尘土沿着沙石小路骑来,有时还要翻山越岭.遇见稍微大一点的村庄就会拐进去.把自行车停在大树下.或是能遮阴的地方,坐在石头上,用草帽扇着风,用毛巾擦着额头上的汗.喝几口水壶里的水,放开喉咙.一遍又一遍地叫喊:“冰棒、冰棒,白糖冰棒,绿豆冰棒.”  相似文献   

13.
“曼巴,我知道我的病是不会好的,但我还是想见见你,请帮帮我,让我痛痛快快地喝上一口奶茶吧。”当小田“曼巴”亲手给她服下药后,奇迹出现了。她真得一口气喝下了一小碗奶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一位患晚期食道癌的藏族老阿妈,为了能最后见一面曾为她治过病的曼巴,专门让儿子骑马40多公里去接田青春医疗队队长田旭给她治病。老人已把那个几十年来为她和牧民们治病的老田“曼巴”深深地印在了她脑海深处。  相似文献   

14.
《纪检与政法》2004,(1):50-50
粥容易消化吸收,不伤肠胃,滋补养身。不仅是居家之良饮,更是病中和旅行的珍馐。寒冬腊月,最易伤人阳气。在寒冷的冬晨喝上一碗热呼呼的药膳粥权充早餐,既可填饥,又可治病。这里介绍几种冬令健身粥。  相似文献   

15.
旧时传统节日,一年中除了三大节外,从元宵到端午。还有春分、清明、夏至等节日具有普遍性。如春分,今雅安地区西到天全、芦山,都还热热闹闹过这一天的节,大邑的唐场也很隆重过春分,旧时重庆也常能在春分时听到叫“炒把豆子来吃,今天过春分了!” 清明扫墓与祭奠先烈 清明是24节气中的一节,正值春暖花开,农事繁忙的初段,所谓“清明要晴,谷雨要淋”,因农事是“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插柳已在春分前后做好,但此时还可。只要“栽树没有过清明,插根枯枝也转青”。但清明还不是忙得昼夜难分的日子,还有空闲可上山扫墓,远足踏青。农事上需要“清明要晴”,偏偏此时却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也就形成了干脆去踏青扫墓,乃至“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旧俗要去摘“清明菜”(一种野菜),和以画粉蒸(或烙)成清明粑,扫墓时祭祀祖宗。清明前两天原是寒食节,是晋公子重耳火焚绵山,烧死有恩忠臣介子推后,为纪念他而定的。还将他抱着烧焦的树干截断做成木屐以  相似文献   

16.
一段往事     
每逢严寒时,我便想到要喝一碗热呼呼的小米粥,享受那种热和,那种舒坦,那种满足,那种油然升腾起的暖意,也由此生出对一段往事的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回忆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17.
品大碗茶     
“大碗茶,二分一碗,不好喝不要钱!”我在前门大街逛累了,走过箭楼西侧“一品香”茶棚,正在那里卖茶的大栅栏贸易公司总经理尹盛喜同志看到了,招呼我坐下歇歇,给我舀上一碗“大碗茶”。玛瑙般的颜色,茉莉花的香味,我端起一饮而尽,真解渴!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当地时间2003年12月13日晚,美军发动“红色破晓”行动,成功抓获了伊前总统萨达姆。萨的被捕在中东及世界其它地区都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从长远看,也将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起到重大影响,并使地区形势更趋严峻;而世界其它地区对这一事件的反映,也折射出了耐人寻味的各国心态与当前局势。如果把世界比喻为一碗边喝边调的酸辣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如今这碗汤正在或轻或重地被一把“萨达姆”牌的汤匙搅动。  相似文献   

19.
喜欢喝粥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荐。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  相似文献   

20.
郝安 《学习导报》2014,(15):39-42
一 一碗小米、一双崭新的黑布鞋、一碗清水,里面还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这是当年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给部队上党课准备的三样活教材。1940年,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严酷的战斗间隙,贺老总一次给部队讲党课,他事先没有准备讲稿,也没有写提纲,只要通讯员准各了一碗小米、一双崭新的黑布鞋、一碗游着小鱼的清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