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磊 《台湾研究》2004,(5):46-53
英国学者邓宁(J.H.Dunning)认为台湾正处于投资发展周期中的第三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是市场寻求型。但以笔者观察,由于台湾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剧烈变动,台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水平已于21世纪初迅速进人投资发展周期的第四阶段,投资主体动因过渡到效率寻求型直接投资为主。  相似文献   

2.
台湾产业结构演进及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磊 《台湾研究》2006,(4):20-27
经济发展在量的方面表现为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在质的方面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技术、供给、需求和外部因素四个方面。对台湾产业结构演进而言,外部因素(主要是对外贸易与外来投资及对外投资)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台湾产业结构正在进入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未来还将强化这一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两岸经济关系有着极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3.
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金融结构也随之变动,将资金配置到效率更高、更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中。本文重点探讨台湾产业结构演进对其金融结构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政府执政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往届政府的国际投资政策,包括频繁干预和阻挠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对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以及在涉及投资规则的国际谈判中强调国家经济主权和主张弱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其投资政策的调整主要源于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的经济民族主义理念,主要目的是通过干预跨国资本和商品的流动,推动制造业回归,夯实制造业基础。特朗普政府国际投资政策的变化将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国际投资环境、国际投资规则、中美双边投资甚至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广泛影响。对此,中国一方面应该通过降低企业税费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缓解潜在的引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应该积极与主要经济合作伙伴,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商签新的贸易和投资协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辟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谢奕秋 《南风窗》2010,(5):39-41
中国在欧亚内陆到波斯湾一带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所在国遭受国际制裁、反对党排华闹事、政局变动引发协议不稳等。这些"国家风险"加上列强的"逐鹿中亚",使得当地的商业环境分外微妙。  相似文献   

6.
<正>亚洲经济正在崛起,这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体系。未来10—20年,随着亚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界产业结构、世界市场体系、全球分工体系、国际贸易结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和投资发展格局等,都会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亚洲经济和"亚洲世纪"也必将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体系产生深刻影响。首先,亚洲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欧洲、美国和亚洲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亚洲生产总值、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在全球所占  相似文献   

7.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前者 包括经典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等;后者则 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增长理论等相联系。这些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回答 了为什么一国的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到国外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他们是怎样选择投资地的, 什么因素决定了发达国家的生产者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 贸易间存在什么样的相互影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的意义、局限性及可能的扩展方向进 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投资作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快,跨国公司投资已经成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逾190个,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近48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中国加入WTO后,国家先后发布实施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外商投资电信、民航、银行、保险、证券、船舶、创投、租赁以及外商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向外商转让、QFII等多项法规,  相似文献   

9.
张骥  韩晓彬 《台湾研究》2000,(3):53-59,69
台湾原是一个资源匮乏,市场缺少,各方面都很落后的地区。经过50年的发展,台湾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快速向发达国家和地区靠拢,被世界银行列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并与新加坡、香港、韩国并列,被合称为“亚洲四小龙”。台湾经济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得益于其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一变化,积极主动地调整其产业结构。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既是经济取得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促成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球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环境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水安全、气候变化、公共领域、环境难民和军事与核扩散等方面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在几个方面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形象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肖文  林高榜 《台湾研究》2008,(2):6-9,41
随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深入,大陆更注重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的体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要求大陆引进外资、台资从简单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引资区位有所转移。这些引资的新特点,为台商大陆投资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和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台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最近这一轮的大陆宏观经济调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2.
论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及大陆与台湾的合作前景周叔莲,裴叔平,江小涓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市场呈现了资金供应趋紧、资金需求增加的趋势,这种势态在整个90年代可能继续存在。中国虽然对国际直接投资有较强的吸引力,但上述国际资金市场的大环境会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13.
栾建章 《当代世界》2016,(12):20-22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西方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面临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大国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无疑是巨大和深刻的,这次会议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的继续加强和先进性的继续提升,对中国的内外经济环境、自身承担的国际责任以及作为全球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道路经验的提供都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4.
入世后中国的经济外交步入新的阶段,开始寻求在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框架下影响国际经济规则。中国在推动多边经济谈判进程、推行自由贸易区战略、应对国际经济摩擦、能源外交及"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大力践行经济外交。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外交政策环境带来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外交面临进一步提升的机遇,同时也必须经历战略性的调整和转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经济外交需要兼顾海外直接投资与金融资产的全球配置,从原先侧重于贸易、投资等局部性、领域性问题向体系层面的建构和协调发展,立足东亚贸易自由化以及金融协同化进程,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国际金融体系朝向更为公平、稳定、平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国际体系中的力量结构、秩序规范及互动模式均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力量正不断上升的大国,必定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从中国的周边外交看,中国的身份定位明确而丰富:在国际体系力量结构变动中,做平等者而非支配者;在国际体系秩序变动中,做社会秩序的推动者和建设者,而非力量秩序的挑战者;在国际体系互动性变化中,做平等互利的合作者,而非只顾私利的"搭便车者"。  相似文献   

16.
戴睿  任益叶 《工会博览》2010,(7):257-257
受国际市场需求下滑的直接影响,我国外贸增速逐月放缓。各国出台的保护措施有所增加,一些国家政府和行业组织日益频繁对我国出口产品和企业设置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将继续面临严峻的国际商务环境。不过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反对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呼声的提高以及我国政府和企业的不断努力,相信我国企业的国际商务环境会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7.
1979年以后,我国敞开大门引进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能杏认,当前在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环境两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改进意见。 一、直接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分析 对外开放15年来,到中国大陆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走出去”与当代中国外交海外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国际展望》2012,(2):15-26,133
伴随中国经济海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有关能源开发、工程承包、投资安全、领事保护等海外事务中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当代中国外交政策新的参与者。然而,由于自身认识、经验、能力等主观条件及客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限,日趋独立的国有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当代中国外交的海外行动制造了一些棘手的困局。  相似文献   

19.
刘宗义 《国际展望》2013,(1):136-141
2012年9月14-15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同美国斯坦利基金会、韩国发展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学院共同举办的"G20中的亚太领导力:变动中的联盟和潜在集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来自中国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等9家国内单位的官员和学者,以及来自韩国外交事务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日印关系持续升温,政治、安全、经济等方面均取得了迅速发展。"印太"概念是在中国与亚洲双重崛起和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大潮中,日印双方战略协调与融合的产物,也是这两个亚洲大国对变动的国际权势格局重估的结果。"印太"战略代表了未来一段时期日印两国的外交倾向和政策选择,但日印在国际政治中的立场差异、"印太"战略自身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因素将对日印关系进一步发展构成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