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正一控制朝鲜内政政策的确立1.20世纪初的东亚形势与日本对朝鲜的"吞并"政策1907年,日本帝国主义早已内定的分阶段强占朝鲜的政策进入最后的决定性阶段,即"吞并"阶段。同年3月3日召开的日本元老会议和4月16日召开的内阁会议对此做出了决定,并以第15、第68、第95号日本外交文书记录在案。(1)然而,日本最后实现侵占朝鲜计划是在1910  相似文献   

2.
<正>一日本帝国主义以发动对俄战争为契机占领朝鲜及强行签订《韩日议定书》(第一阶段1904~1905)1.日本帝国主义军事占领朝鲜及强行签订《韩日议定书》朝鲜人民的不共戴天的仇敌、急于占领朝鲜的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的战争准备,在美英帝国主义的积极支持下,最终于1904年2月8日夜在没有任何正式宣战公告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了停泊在旅顺港和济物浦的俄国舰队,发动了打开侵占朝鲜之路、给中朝两国人民带来无数灾难的罪恶战争。日本发动的对俄战争,不仅是俄日为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把大量军队侵入已向世界宣布保持严正中立的朝鲜人民的神圣国土,肆意施暴,试图为最终吞并  相似文献   

3.
正一"统监政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式的经济掠夺政策1.日本帝国主义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在朝鲜施行"统监政治",特别是《丁未7条约》后,日本侵略者便疯狂地为最后实现吞并政策,对朝鲜展开了最野蛮的经济掠夺。由于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较晚,经济实力不足,其对朝鲜经济侵略更多的是借助政治、军  相似文献   

4.
徒手革命运动的暴发──“三一”大革命运动(1919)朝鲜民族不可侵犯的革命怒火,无时不在熊熊的燃烧着。三一运动是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被压迫的朝鲜民族喊出反抗,怒吼的日子!一九一①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了朝鲜以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上的抑压与掠夺,...  相似文献   

5.
历史:19世纪,韩国仍然是个“隐士之国”。当时的朝鲜王朝坚决反对西方提出的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的要求。朝鲜坚守同清政府的盟约,而当时清政府正为自己的生存抵御西方的入侵,无法帮助朝鲜。已经成为新的工业强国的日本,终于乘隙而入,吞并了朝鲜。朝鲜王朝于191...  相似文献   

6.
《东槎日录》作为一部重要的朝鲜通信使文献,详细记录了17世纪后期,朝鲜使臣泛槎海路出使日本的见闻及感受,对于研究日本江户时代的风土民情、朝日邦交,乃至东亚文化格局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东槎日录》为中心,从朝鲜使臣的视角切入,考察在汉文化圈的整体语境之下,中国、朝鲜和日本彼此间的叙述、认识与想象,进而加深对东亚文化格局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1876年,朝鲜便遭到了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的侵略,借口“云扬号事件”,日本强迫朝鲜签定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岛条约》。以后,日本更是利用一系列事件,变本加厉地辟阐和侵略朝鲜,直至19ic年丧心病狂地吞并立国达几千年、有着灿烂文明史的朝鲜,将其变成了自己独占的殖民地。为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日本殖民统治者疯狂摧残朝鲜的文化、掠夺其经济资源、残酷镇压朝鲜人民的反抗斗争,将朝鲜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朝鲜民族也是一个爱好和平,独立与自由,从不屈服的民族,从日本对朝鲜施加侵略和殖民统治的那一刻起,…  相似文献   

8.
板垣退助晚年的对韩认识和态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对未能早日实现"征韩论"表示遗憾;其次是对近代日本在半岛上实行的帝国主义政策进行维护和辩解;再者则是为统治朝鲜半岛积极出谋划策。他从地缘和历史的角度视朝鲜半岛为日本国家安全保障的外廓,辩称日本在半岛上实行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和平",绝非侵略,甚至认为日本吞并朝鲜是"出于迫不得已"。他既对日本吞并朝鲜欢欣鼓舞,也为"征韩论"未能早日实现表示遗憾。其实质,可以说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国权而完全忽视他国的国权,这是其思想的最大局限和最为人批评之处。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关注朝鲜问题,有一个逐步深入、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朝鲜甲午更张后、朝鲜沦为日本保护国前后、朝鲜被日本吞并前后等三个时期入手,研究分析梁启超相应的代表作,找出其在不同时期对朝鲜问题关注的重点,探寻其写作的目的和动机,梳理出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变迁过程,揭示出梁启超关注朝鲜问题的根源,即对中国处境和命运的担忧,对清政府和民众的警醒,对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古代文化的朝鲜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日本古代文化是在不断吸取先进的大陆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在日本吸取大陆文化的历史过程中,朝鲜一直起着桥梁和窗口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朝鲜古代文化是形成日本古代文化的主要渊源之一。弄清这一点,对于我们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日本古代文化大有禅益。 一、朝鲜“传教士”与儒学东传 在古代东亚世界中,作为较早被纳入儒学文化圈的“藩属国”,东亚儒学文化圈中的“东方君子之国”──朝鲜时常扮演着一个儒学”传教士”的角色,而第一个接受其“洗礼”的自然是其一衣带水之邻邦日本。 据成书于公元712年的日本第一部文学和史学著作《古事记》记载:“品陀利气命(应神天皇)在轻岛的明宫治理天下。……百济王照古王遣阿知吉师献牡马一匹、牝马一匹。…… 天皇又命百济国贡献贤人。于是,百济国又派遣和迩吉师献《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另据成书于公元720年的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记载:“(应神天皇)十五年秋八  相似文献   

11.
一 申采浩的生平 申采浩(1880-1936)是朝鲜著名的爱国文化运动家、历史学者和作家。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朝鲜的爱国文学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申采浩于1880年11月7日出生在忠清南道大德郡山内面于南里的一个农村儒生家庭。他14岁时已经熟读儒家经典,20岁左右在学术界和社会活动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当时颇有见地的学者之 申采浩的爱国活动是从他的爱国文学创作开始的。1902年左右他加入了《皇城新闻》、《大韩每日申报》等报的时评创作组,发表了很多激动人心和有号召力的时评。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朝鲜以后…  相似文献   

12.
<正>一《乙巳条约》草案的拟定与美帝国主义支持日本侵占朝鲜政策的罪行1.日本明治政府为确保其对朝鲜的"保护权"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及其"条约"文本的出台日本自发动对俄战争之日起,就以战胜首要竞争者俄国、迫使对方承认其对朝鲜的"保护权",推动其既定强占政策进入决定性阶段为目标而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准备。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逼迫朝鲜签订《韩日议定书》《第一次韩日协约》等一系列条约掌握朝鲜的内政、外交"实权"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其亲美英的传统政策,发动了反俄并朝的外交攻势。  相似文献   

13.
对“三·一运动”的评价可敬可佩的朝鲜人自从民族自决的声浪传到我们亚洲以后,那两千万自由夺尽,忍痛待死的朝鲜人,就欢天喜地的来运动独立。上书和平会议,通电各国,说他们自从被日本吞并以后,种种苛虐,种种残酷的待遇,简直是天上有地下无的。这十几年来,弄得他...  相似文献   

14.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国,改为冲绳县。同年,中日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个岛,钓鱼岛等岛屿根本不在36个岛之内。1895年1月29日日本内阁再次讨论,决定强行占领钓鱼岛,在岛上建立标牌(实际未建)。同年4月17日,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相似文献   

15.
《爱国歌》     
《爱国歌》韩国的《爱国歌》就是韩国的国歌,其曲子系1905年出生在平壤的音乐家安益泰所作。国歌的词作者现已不详。这首歌曲本来是苏格兰的一支民谣,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期间,词作者为它填上了四联十六小节外加一首副歌的庄重而情真意切的歌词,被人起名称作《...  相似文献   

16.
倡导经世致用崇尚自然之情——《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简介●郑成宏朝鲜实学派所倡导和推动的实学思潮,是朝鲜“近代黎明前”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特殊的思想文化形态。这里所说的实学派,是指壬辰、丙子战争后在朝鲜李朝封建社会的各种机制已经处于停滞、倒退...  相似文献   

17.
读家     
《新民周刊》2012,(12):16-19
环球热点A韩国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召开3月26日—27日,53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首尔,参加第二届核安全峰会。本届峰会的原定主题是核安全,但是在峰会之前,朝鲜宣布要发射卫星的计划更受关注。3月16日,朝鲜公布了其将在下个月发射卫星的计划,引起了美国、韩国和日本的  相似文献   

18.
2002年7月16日,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准表示,将从明年起推进由韩国、中国、日本以及朝鲜参加的东北亚国家足球对抗赛。 郑梦准主席在接受MBC电台《孙锡喜聚焦》节目的采访时说,不仅国家队,而且国家青少年队和国家女子足球队都将参加这一大赛,并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东北亚足球盛会。  相似文献   

19.
“三一”运动与朝鲜革命(一)朝鲜自“三一”事件这个真正民族群众之反日本帝国主义运动失败,仍然渡着悲惨的亡国辱种的非人生活,一直到现在(1919——1930),整整的十二周年了。今天,一九三①年的三月一日!正在最近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朝鲜革命的狂风暴雨般的...  相似文献   

20.
明末万历二十年(1592),朝鲜爆发日本入侵的“壬辰倭乱”,明朝出兵援朝,朝鲜成为当时中国人关注的焦点,由中国人编选的朝鲜诗选应运而生,最有影响的一本是吴明济所编《朝鲜诗选》。此书问世后,多为明清及朝鲜的一些著名文人的著述所述及或引用。现代学者也对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