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世界经济整体增速与上一年持平,但是大多数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速回落。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金融市场可能进一步出现剧烈动荡,各主要国家应对下一轮经济衰退的政策空间受到限制,"贸易战"和逆全球化趋势还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3.5%。  相似文献   

2.
<正>一、坎坷复苏的2013年世界经济2013年的世界经济仍旧行进在坎坷复苏的道路上,并在增长、就业、物价、贸易与投资、公共债务五个方面得到体现。(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复苏基本巩固2013年的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的经济下行趋势,多数国际经济机构一年来数次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1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26)
正世界经济正处巨大变革之中,危机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但与此同时,全球个人财富仍在增加。瑞士信贷银行研究所预计到2021年,全球总财富将从目前的约256万亿美元增至334万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将比发达国家更能从中受益。2016年,全球35亿成年人每人拥有的净财富不足1万美元,约9亿成年人的年均财富在1万~10万美元之间。全球百万富翁的数量为3300万,仅占全球成年人口的0.7%。◆2016年全球财富分布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基本得以巩固,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物价稳中有降,公共债务水平总体稳定。与此同时,各经济体经济增速分化加剧,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低速增长通道,缺乏增长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  相似文献   

5.
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表现不佳,与此同时,主要经济体就业市场稳中向好、物价水平总体稳中有降,国际货币体系日益多元。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达经济体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减弱,全球总需求不足,发达经济体陷入持续低迷等因素制约全球经济增长。展望未来,负利率的出现与扩散、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与投资信心缺失、部分国家深陷社会动荡等因素将对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将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中继续扮演主引擎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声音     
《南风窗》2016,(23)
正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6.5%至7%,经济增速在世界范围内处于最强劲之列。因此,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10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刚近日撰文表示。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劳工组织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失业人数将新增230万,失业总人口数将高达1.994亿人,2017年将超2亿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以及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经济增速减慢,全球失业问题更加严峻,失业也主要集中于新兴国家。报告指出,预计2016年中国失业率为4.6%,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失业人口总数将达3770万人,居统计表首位。  相似文献   

8.
张纲纲 《南风窗》2016,(4):60-62
正2016年开年的头几周里,华尔街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差的开局。影响2016年全球经济开局的那些因素,并没有消失。恰恰相反,它们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2016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就在人们对新的一年满怀信心、充满期待的时候,今年年初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把人们从美好的憧憬拽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来。2016年开年的头几周里,华尔街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差的开局;全球许多股市暴跌,接近甚至已经进入熊市;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几大特点 (一)各经济体此消彼长,主要工业国由美"一枝独秀"变成"多点开花".由于房地产市场快速降温,美国经济增速下滑,但经济活力不减,2006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长率为5.6%、2.6%和1.6%.欧洲经济稳健增长,第一、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长2.2%和2.7‰欧盟25国GDP同比增长2.4%和2.9%.日本经济持续复苏,内需和企业投资增幅较大,并有望结束多年的通缩状况,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3.1%和1%.亚洲经济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年增长率为8.3‰但投资不足和出口依赖问题仍存.俄罗斯、拉美以及非洲经济增速分别有望达到6.5%、4.8%和5.4%.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三年有余,但全球经济形势仍不稳定。美国失业率持续徘徊在9%的高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尚无显著成效,世界经济复苏遥遥无期,而经济低迷影响下的世界政治又变数频频。全球经济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是国际资本为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万寿论坛"系列活动之"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主题对话会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中联部前副部长于洪君、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特别顾问西蒙等中外数十名专家围绕当前全球化所面临的困境、挑战及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持续放缓,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演变,以及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等各种非传统社会思潮和运动不断涌现,全球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此背景下,即将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第二十四次非正式会议受到各方高度关注,普遍期待此次会议能就维护全球自由贸易达成新共识、取得新成果。中国应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平台,向国际社会发出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明确信号,推动世界贸易体系良性健康发展。当前全球贸易发展正在遭遇空前阻力近年来,全球世界贸易增速连年下滑,已连续五年低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如若再有金融危机爆发,其传染性可能还会促使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不断加大的地缘政治风险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更须重视。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复苏之路依然崎岖艰辛。一方面,全球价格水平总体稳定,就业状况有所改善,跨国直接投资止跌转增,企业并购活跃;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全球债务水平依然处于  相似文献   

14.
受宏观政策收紧、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地缘政治冲突升级、重大气候灾害频发等因素冲击,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交织叠加,在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的短期因素不断涌现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也日益凸显。抑制通胀与经济软着陆的艰难平衡、美欧宏观政策转向的溢出效应、大规模国际制裁的负面影响、区域经贸科技机制政治化、全球粮食危机等方面的态势和趋势,需要关注和研判。鉴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种种迹象及各种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将面临更大压力,经济增速进一步降至2.5%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格局深化调整和经济治理规则改革升级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改革压力上升、全球金融格局多元化发展、国际投资分化趋势明显以及数字经济竞争加剧等。上述调整对于金砖合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契机。着眼于第二个"金色十年",金砖机制应优先重视加强合作和利益融合,如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和世贸组织改革,切实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营造一流的金砖国家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拓展金砖国家利益融合空间;强化政治互信,为金砖国家利益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和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6.
走出衰退的世界经济在2011年仍处于复苏阶段。早先给出较为乐观预测的机构,近期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11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产出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将达到78.85万亿国际美元,  相似文献   

17.
正中等收入国家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世行《世界发展指标2014》的统计,2012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69.5%,GDP平均增长率为6.3%,是全球的2.3倍,高收入国家的3.5倍。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中等收入国家面临比以往更为紧迫而艰巨的发展任务,2012年人均国民收入为4370美元,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2.9%。①对中等收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拉美经济陷入经济衰退,财政赤字恶化,资本外逃压力加大,国家间差异化趋势明显。影响其经济增长的因素在于国际经济环境不好,国内经济政策失效和结构失衡。虽现在全球经济面临风险,但并不意味着拉美整个地区会陷入系统性危机。进入2016年,全球经济依然没有摆脱2008—2009年那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4月12日,IMF在其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中,再次下调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至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3)
正巴西的非法政治献金与政党擅权的特色有关。出于胜选和政策落地目的,执政党不仅在竞选中需要使用非法资金,甚至在胜选后还需用金钱收买国会议员以换取对政府政策的支持。在巴西财长莱维辞职的第二天,1月19日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对2016年巴西经济增速的预期从-1%下调到-3.5%。这一降幅在全球所有国家中是最大的。IMF称:"巴西经济的衰退主要是由于政治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例如对巴西石油(Petrobras)调查的失败被证明是一再被拖延所致,且拖延的时间比此前的预测要长得多。"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7)
正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6.5%~7%,这一区间弹性增速的设定可谓前所未有,也预示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央政府在经济的合理增速与转型升级之间平衡考量。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政府对GDP增长目标释放了新的信号。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6.5%-7%。对于习惯于用明确数字点位作为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