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00,(3)
内蒙古地区十大考古发现1.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遗址2.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3.呼和浩特市大窑文化遗址4.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5.阴山岩画6.伊克昭盟准格尔旗朱开沟遗址7.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汉墓8.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宝山辽墓9.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辽耶律羽之墓10.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庙子沟遗址内蒙古地区十大著名古城遗址1.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古城  相似文献   

2.
边冀 《实践》2010,(2):53-53
<正>2009年岁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赤朝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发现的一处聚落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后发布消息称,这是一座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距今约4200年——3600年由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时代过渡时期的文化类型。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的这处遗址,是一座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3.
《兵团党校学报》2010,(1):28-2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考古学论坛”上,公布了中国2009年度的六项重要考古发现: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山东高青县陈庄村西周遗址、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陕西蓝田县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地、江西高安市华林宋元明时期造纸作坊遗址。  相似文献   

4.
于海永 《实践》2010,(7):41-41
<正>敖汉旗是全区的文物大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中国文物地图集》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就达3409处,占到赤峰市的一半、全区的六分之一。兴隆洼遗址的发现,将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大甸子遗址被誉为"海内外孤篇"。近年来,敖汉旗委、政府把文化建设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夯实基础,创新提高,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大旗,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地处伊、洛二水之间,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距今3800~3500年.在这里发现了二里头文化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址、一般居住址和墓葬等,并出土了大批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是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遗址中心区位于东南部,地势略高,分布着宫城、铸铜作坊和大型墓葬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普通居住活动区.  相似文献   

6.
武家政 《实践》2006,(1):45-46
在北方草原文化集中发源地的内蒙古,如果说东部是以赤峰地区的兴隆洼遗址、小河沿文化、红山文化为翘首,那么在中南部则是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河套文化、朱开沟文化和以鄂尔多斯青铜器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为标志。距今约七万年前,属晚期智人阶段的“河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文化经济,应在特色上作文章。我区发展文化经济,要从实际出发.确立我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应有独特性,即“唯我独有,人有我优”;应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本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应有吸引性,能够使人产生好奇感、认同感、趋使感,有一定的吸引力。要发掘具有“内蒙古特色”这样一批文化资源,例如,按考古文化划分,有呼和浩特大窑文化;赤峰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乌盟的老虎山文化、庙子沟遗址;伊盟的朱开沟文化,河套人文化遗址;呼盟的猛犸象化石;锡盟的堪称“亚洲之最”的查干诺尔龙化石等等。按地域文化划分,如呼伦贝尔文…  相似文献   

8.
巴风蜀韵     
四川古称巴蜀,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又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由此而形成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讲,巴蜀文化是指从古至今以四川盆地为中心,以巴文化、蜀文化为主体,包括周边邻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多元复合文化的总汇。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原始人类劳动、居住和繁衍在这广袤的土地上。20世纪末叶,成都平原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相继问世,尤其是以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村为代表的古国古城古文化遗址的发现,证实早在4000多年前四川盆地里的人们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巴蜀文明。四川最古远的人类,是…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省河湟地区地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河及大通河三河流域的广阔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丰富的史前文明遗址。据考古发现,河湟地区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河湟地区就出现了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等较为发达的原始文明。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  相似文献   

10.
大溪文化是广泛分布于两湖地区、重庆东部的一种远古原始文化,处于距今约6800-53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重庆地区目前发现的大溪文化遗址有4处,其中巫山县大溪遗址是大溪文化的命名地,是最早发现的大溪文化典型遗址。  相似文献   

11.
汪兰 《先锋》2022,(4):66-68
2021年3月,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宝墩古城,油菜花开得热热闹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三星堆考古新发现进行全国直播。宝墩文化作为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宝墩遗址是非常重要的直播点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八座比三星堆古城更早的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找到了三星堆青铜文化的源头,并以八座古城中发现最早的宝墩古城,为这一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命名——宝墩文化。  相似文献   

12.
马家窑文化     
《党的建设》2008,(2):44-44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13.
张金东 《实践》2009,(2):42-42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北方文化的摇篮、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在这片横亘内蒙古高原的古老而神奇的广袤大地上,先后生发了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  相似文献   

14.
唐淼 《先锋》2023,(11):29-31
<正>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金沙)文化是古蜀文明孕育、绽放、蓬勃发展的三大阶段。以宝墩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是古蜀文明的孕育成长时期,也是成都平原第一次人类大规模定居生存的时期。宝墩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研究,以实证化视角呈现了成都筑城、农耕文明的起源以及成都平原文明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如今,围绕宝墩遗址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活化利用工作,让公众在探寻历史印记的过程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山西运城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助推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运城红色文化的主要形态 运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创造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其主要呈现形态是: 一是红色遗址遗迹和纪念场馆.全市现存220余处各级各类党史遗址遗迹和纪念场馆,通...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省渑池县城北,有一处三面临水的小村庄,因北望高耸的韶山,故称仰韶.20世纪20年代,仰韶村发生了一件人类文化史上的大事,这就是仰韶遗址的发现.仰韶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研究和原始社会史研究的第一页,中国近代考古学由此开端,仰韶村也从此驰名中外,成为史学界、考古学界向往的古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17.
红山文化是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左右.20世纪80年代,在北起西辽河流域,南到大凌河流域、渤海湾北岸,并延伸到燕山以南的区域内都发现了许多红山文化的典型遗址,也涌现出了大量区别于以往普通遗存的重要发现——女神庙、积石冢、祭坛及大量随葬的精美玉器.  相似文献   

18.
<正>大溪文化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变革时期,此时聚落的数量、面积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大型中心聚落逐渐形成,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史前城址。墓葬随葬品也出现多寡不一的现象,说明私有财产开始出现,并且有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祭祀坑和祭坛的发现,显示"大溪"先民的原始信仰和宗教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种种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大溪文化时期的社会正处在  相似文献   

19.
贾湖遗址是裴李冈文化的重要遗址,距今9000~8000年,位于河南省舞阳县.这里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河流密布,是比较适合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环境.  相似文献   

20.
河姆渡遗址七千年前的文化再现□范春梅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原始村落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四明山北麓的姚江之滨一九七三年夏天当地群众在兴修水利时发现了这一总面积约为四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达四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的遗址根据测定遗址第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