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苏联演变原因和教训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中国应该怎样评价自己的历史以及今后的改革方向,如何分析苏联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前因后果,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苏联演变是好事还是坏事,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及如何评价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问题上,中国的学术界对此的认识和判断都截然不同。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说,是缘于隐藏在价值判断中的阶级立场不同。全面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区分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运行机制两个层次。中国应该从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吸取教训,划清马克思主义改革观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的界限,防止中国步苏联改革演变悲惨结局的后尘。  相似文献   

2.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的政治报告和苏共党纲新修订本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一词,反映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性质的提法与苏共前几任领导有所不同。赫鲁晓夫在1961年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上,曾提出“全国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宣布从1961年起,用二十年时间,即到1960年,要在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代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勃列日涅夫于1967年11月,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论点,取代赫鲁晓夫的“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安德罗波夫任总书记后,又对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作了重要修正。他认为苏联社会尚未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目前只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安德罗波夫还强调,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二十年  相似文献   

3.
尤里·安德罗波夫(1914~1982)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神秘的总书记和国家元首。他在卫国战争中组织游击队打击敌寇,他指导镇压了“匈牙利反革命事件”,他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克格勃当了15年第—弓恶手,随后当了15个月苏共中央总书记便与世长辞。他到底是坚持苏式社会主义的强硬派,还是锐意改革的自由派,是斯大林模式的继承人,还是戈尔巴乔夫的先导者,谁也说不清。  相似文献   

4.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他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力面进行改革的方针。在改革的准备和实践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清醒地估计了苏联的社会发展阶段,批判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观念,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特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选择经济发展目标和体制模式的客观依据和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的主观认识却未必符合实际、历届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往往带有理想主义色彩。1936年,苏联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5.
莫斯科专电 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仅仅三个月,但人们注意到,他在领导工作中,已开始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尽管他说要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继承性,但强调继承意味着不断前进。他并不想让“过去”来束缚自己的手脚,也不打算踏着别人的脚印走,而是要“对过去取得的成就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现实主义的评价,找出并消除阻碍前进的一些障碍”。 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振兴经济上。他在评价苏联经济时认为,苏联的社会发  相似文献   

6.
必须全面正确地分析“斯大林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诞生120周年的日子。回顾即将过去的20世纪,我们可以看到,斯大林,不管在他生前还是死后,始终是影响人类历史这100年进程的最重要人物之一,而且对今后世界的发展,仍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今天谈论斯大林问题仍有必要,尤其是在苏联发生演变、资本主义复辟已在苏联变成现实,有人借评价斯大林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时候,就更有必要提出全面地、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斯大林的历史功过是非问题。早在1943年斯大林就说过:“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  相似文献   

7.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面对着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许多带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新思维”。研究这些新的政治思维,可以使我们了解苏联外交的新动向,正确估计和认识整个国际形势的发展。 一、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新思维”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就其有关外交方面的“新思维”列述三点。 第一,在关于世界两大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世界大家庭”的观点。 战后以来,苏联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一直是“两极论”,即世界处于两大体系既斗争又统一的过程之中。根据这种论点,过去,苏联考虑的主要是对立方面,很少注意统一方面。现在,戈尔巴乔夫改变了这种片面性,他非常重视两大体系之间的统一和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世界,正在进行关于社会主义的过去及其未来以及这个社会类型本身的极其激烈的争论。参加这场讨论的人们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与其说是过去的“斯大林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站不住脚,不如说是新制度的经济、政治和道德的危机。匈牙利政治学家M.比哈尔的论断可以作为这种评价的例子。反之,反对这种看法的人则期望社会主义的净化,在摆脱新制度理论的庸俗化和歪曲的基础上矫正社会主义的变形,恢复新制度理论的真正本质。这种看法的主要之点是力图把斯大林主义描绘为同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历史联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我认为,企图把斯大林主义说成是主要来自马克思列宁主义或完全否认斯大林主义的根源在于新制度的经典模式的乌托邦因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5)
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思想,其核心是"发展人民自治制度"。其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列主义民主思想,来源于对苏联历史的反思以及西欧民主社会主义。这一思想反映了苏联人民要求民主和发展经济的愿望,但由于存在严重缺陷而导致民主化失败。  相似文献   

10.
种种迹象表明,戈尔巴乔夫执政3年来,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作了某些调整。 这表现在: 第一,纠正过去对形势的错误估计。过去,苏朕一直宣传现在的时代“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社会主义是第三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等等。但近30年来的历史证明,苏联的援助和支持并没有使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严酷的事实使新一代苏联领导人认识到,苏联  相似文献   

11.
刘薇 《学理论》2015,(2):130-131
斯大林模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设成功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它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存在一些弊端。从苏联的具体国情、联共(布)党内斗争、斯大林的个人专制来探讨斯大林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可以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提高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来。  相似文献   

12.
郭凤海 《理论探讨》2007,55(3):38-42
揭示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和最高理想。然而,受恩格斯影响,列宁在哲学上表现出的“自然哲学”倾向,使他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与马克思存在差异,并对日后苏联哲学的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大林以政治权力和特定的哲学模式强势介入哲学领域,造成苏联哲学向否定自由从而否定自身演变的必然逻辑。苏联“解冻”时期领导人和哲学界挽救苏联哲学的努力,并未使其从旧框架中“突围”出来。而苏联哲学长期充任当政者“强迫自由”的政治工具,最终导致其曲终人散的历史命运,为后人看待哲学与自由的关系留下了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3.
在苏联的各个不同时期中,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一)赫鲁晓夫时期1.政治生活民主化运动,为经济生活民主化铺平了道路。经济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点之一。可是,长期以来,苏联没有找到实现民主化的较好的具体途径,民主往往流于形式,甚至被严重践踏。尤其是斯大林时  相似文献   

14.
一夜之间导致苏共亡党和苏联国家解体的苏联剧变被人誉为"现代世界真正的斯芬克斯之谜",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造成苏联剧变的重要直接诱因。从制度变革角度来看,戈尔巴乔夫改革启示我们,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信念,坚持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立足基本国情实际,规避制度模仿的陷阱;进行必要科学的总体设计,规避制度之间的关系混乱;依靠法治力量来推进改革,规避制度成果的夭折;重视改革中新旧制度衔接,规避制度进步的畸变。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苏联70年社会主义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近70年的历史,应该如何评价?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对...  相似文献   

16.
一十月革命之后,经过几年艰辛曲折的奋斗和探索,斯大林继承列宁执掌苏共领导权和苏联政权,不久就开始了在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过程,并且不断从理论上对这种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总结。斯大林领导苏联30年,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相似文献   

17.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了斯大林一九五二年二月至九月写的四篇文稿,它集中讨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总结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些重大课题,代表了斯大林以及苏联党和人民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因而我们从中看到了斯大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贝尔格莱德专电 苏共中央总书记米·戈尔巴乔夫从3月14日至18日对南斯拉夫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戈尔巴乔夫在访问期间重申尊重1955年贝尔格莱德宣言和1956年莫斯科声明指导两国两党关系的原则,公开宣布40年代末对南共领导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给南斯拉夫、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他对南对内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给予肯定和表示赞赏,从而打消了南斯拉夫人长期存在的疑虑,使两国政治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李冠杰 《学理论》2012,(1):40-42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奇葩,它使落后国家短期内走上工业化道路。面对苏联社会中的严重矛盾,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开辟新局面。他在苏联尚未作好改革准备的情况下,短期内进行全面改革,最终无力控制局势,导致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规律和经验教训受到我国理论界的特别关注,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尽管各国的改革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抄袭别国的经验,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毕竟有一些共同性的东西可资借鉴。改革应首先解决重大理论问题苏联的改革者较为重视理论问题。戈尔巴乔夫在苏共十九次代表会议的报告中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提出社会主义有七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是一个真正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