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赵越 《今日民族》2009,(8):31-35
一、引 言 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与这种信仰相关的是一系列宗教活动,这些活动大多都是围绕着祭祀神佛展开的,在西双版纳地区,祭祀神佛的活动称为"赕佛".  相似文献   

2.
时常下乡,故有机会参加一些民间的祭祀活动。很多活动,过了也就过了,没有留下什么,可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参加的一次傣族赕佛活动——赶河摆,直到如今,我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3.
傣族祭寨神仪式期间,傣族人物理的现实时空进入宗教的神圣时空,使村寨形成一个封闭的神圣空间。相对于村寨空间,寨神居住的寨神林空间在宗教体验上则更具神圣性。祭寨神仪式空间把佛和寨外排除在外,寨神林把寨内的女性排除在外。村寨内外、寨神林内外的空间安排,反映了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充分体现了集体表象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融汇宗教与艺术的傣族佛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思茅等地州的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有着“三日一小赕、七日一大赕”的宗教习俗。无论婚丧嫁娶、大小节日、还是送男童入寺出家、和尚晋级等礼仪,都要持幡祭庆,而后将之赕进佛寺。于是,在佛寺中我们总能看到许多精美的佛幡悬挂于殿堂梁柱之间,透着几分世俗,却遮不住那厚重的神秘。佛幡是小乘佛教传入傣族地区的伴生产物,作为祭祀赕佛用品,有着装饰佛寺的实用功能,功能在于它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具有满足傣族人民精神需要的作用。佛教教义认为,通过赕可以洗刷个人犯下的罪行,多赕多…  相似文献   

5.
在傣族佛教寺庙中,布幡画是一种常见的装饰。由于南传佛教寺庙的屋顶多为重檐歇山式样,正殿中间有两排很高的列柱,两侧偏厦只有短墙,不宜直接作画,故多用布画作为补充。布幡画傣语称“赕听”,系赕佛的施主请画工制作,再送给佛寺,有的作幡而挂,故亦称“幡画”。布幡画的制作以土布为底,涂一层浆,裱平磨光后,用墨线勾画轮廓,再用半透明的颜料作色。画幅多为双联,也有单幅横式和多联画。大的布画可挂在列柱之间,小者则制成幢幡插于佛龛附近。绘画技法灵活,不受程式化的束缚,构思雅朴,色调明快。傣族的艺术多围绕着宗教这一主题,布幡画的绘画内…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傣族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特色饮食文化美丽迷人的西双版纳,坐落在云南省的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糯米饭。在赕佛和各种节日里,傣家人常用糯米做成粽子、黄米饭、毫诺索(糯米年糕)、毫崩、糖米花等食品,也喜欢吃米干、米线。常吃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茴香、水香菜、蕃茄、茄子、辣椒、芋头、瓜豆和天然野菜苦凉菜、蕨菜、旱菜、鸡爪菜、臭菜、鱼腥草、野  相似文献   

7.
傣族神话是傣族民间文学散文体中最有特点的一种文学样式;傣族叙事诗又是傣族韵文体中最有特点的一种文学样式。后者的作品不但极为丰富,而且独具一格,是傣族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也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之花。傣族神话是傣族民间文学中最富于幻想一种样式,是最古老的艺术品,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傣族先民萌芽状态的文学。傣族神话把原始社会里的历史、哲学、法律、宗教和自然科学融为一体。如果说原始社会所产生的诗歌“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  相似文献   

8.
张健 《前沿》2013,(17):159-162,178
人情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空间,人情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社会人际网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在傣族社会中,人情文化成为人们传达情义的一种社会惯习,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情感表达,这是傣族社会中民族认同的一种原生情愫。本文以云南省德宏的一个傣族土司属官寨——官纯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的视角,阐释了傣族社会中人情互动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人情文化在傣族村寨的文化内涵表达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陈岩西 《今日民族》2012,(12):47-48
傣族语言(口语)由来已久,傣文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源于古印度字母系统的一种拼音文字.傣文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傣语文是傣族人民思想表达、信息传播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傣语文承载着丰富的傣族文化,本身也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高立士同志编译的《傣族谚语》一书,已于1990年4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傣族谚语约2000条,分为社会形态、家庭婚姻、道德修养、生活哲理、学习与教育、卫生与疾病、宗教与迷信、风土典故、气象农谚、歇后语十个部分。编译者在傣族地区工作了三十多年,熟悉傣族文化,上述谚语,正是从大量的民间流传和文献记载的谚语资料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谚语,以最简洁的语言,站在更高更深更哲  相似文献   

11.
李延  苏爽 《桂海论丛》2007,23(6):56-58
行政协助制度在我国行政法中还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而发生协助的情形又十分广泛。国内协助、对外协助、紧急协助是三种比较主要的行政协助模式。文章对行政协助各模式的内容作了一些粗略的设想,以求共鸣。  相似文献   

12.
从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水平预测护士职业适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了人格检查法及心理健康量表调查了168名护士,并与有关资料对比,旨在了解护士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适应的预测关系。研究发现,敏感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人格特质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呈现显著正相关;自律性人格与躯体化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认为,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相关,据此可预测职业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形势日益严峻,企业对优秀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对于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而言,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技能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水平为目标,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又是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过程,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过程。坚持科学性与群众性相统一,是理论创新的现实源泉。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真理的客观尺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仍需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5.
建设工程合同招标通说认为属要约邀请,但撤销招标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合同成立并生效,但此时成立并生效的合同是预约合同还是本约合同,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有较大争议。因此,需要根据预约合同的基本理论,从我国建设工程的实践、国家对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需要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入手,对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所成立的合同的性质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6.
香港警察迄今已有164年的历史,主要的职责是维持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安全及稳定的地区之一。香港警察的工作效率及专业表现一直备受市民推许,并且在履行国际警务责任方面也同样享誉世界。历史上香港情报部门的职能主要是反恐怖活动、反间谍及搜集有关国家驻港机构和有组织犯罪社团的情报资料等。现在香港警方的刑事情报机构是各级警务部门的"神经中枢",统筹和指导各总区、警区开展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限制法在侦查实践中用来确定侦查范围,一个概念经过一次或若干次限制后,它适用的范围就将明显地缩小,于是适用这个新概念的对象也就自然减少了。在侦查工作中,侦查范围越小越好,查证对象越少越好,而概念的限制方法,正好满足侦查工作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缓刑制度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在我国,缓刑制度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轻重有别的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地适用缓刑,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缓刑作为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它的创制与运用本身就意味着刑罚公正、谦抑与人道的价值取向。本文即从刑罚的公正性、刑罚的谦抑性以及刑罚的人道性三个方面对我国缓刑制度的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沉默权与警察讯问权的考察与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是否应当引进沉默权 ,已成为诉讼法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目前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 )引进说。认为引进沉默权条件已经具备 ,建议尽快通过立法程序确立沉默权制度。 (二 )否定说。认为在当前刑事犯罪猛增、治安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不宜规定沉默权。 (三 )限制说。认为从原则上应当承认沉默权 ,但对某些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危害的严重犯罪案件 ,不适用沉默权。对沉默权制度的来龙去脉和利弊得失进行深入的考察 ,特别是对沉默权与警察讯问权的冲突与权衡作出认真的比较研究 ,对立法与司法实践都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希腊时代各种冲突的德性观念中,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始终据于中心地位。然而,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被摒弃,德性已经退居边缘地带。为寻求摆脱道德困境的出路,麦金太尔在追溯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德性传统的同时,提出了他自己的现代德性论。而麦金太尔的德性论亦是对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的复归和充实。本文旨在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和麦金太尔的德性理论的分析,厘定德性的概念,对西方德性伦理进行有益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