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珺珺 《法制与社会》2013,(36):241-244
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着阻碍行政法治实现的因素,表现为传统理念阻滞因素,法律认识阻滞因素,行政执法监督不力阻滞因素等。为了克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阻滞因素。行政执法主体制度、行政执法程序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等亟待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政立法中存在着阻碍行政法治实现的因素,表现为重要法典缺位,行政立法内容存在瑕疵,行政立法权限划分不明,行政立法技术不成熟,行政立法模式相对封闭化.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首先应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实现法治的关键环节又在于行政主体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目前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政府转变执法观念、健全行政法制、规范行政执法、加强监督、坚持依法行政,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构建法治社会的背景下,行政执法作为行政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行政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行政执法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执法体制的完善。而现今,行政执法体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影响着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行政执法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影响。针对这种现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已成为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的一项十分必要而紧迫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行简要的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下,行政法治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弄清行政法治的内涵、要求和制约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行政法治原则视作一种依次由行政法治理念、行政法律制度体系、行政法治实践与非正式制度体系所构成的知识谱系,并提出“行政法治原则的地域化”这一命题,将行政法治原则定位为一种地域性知识。文章首先对这一命题的涵义作了正面阐释,认为行政法治原则具有流变性、回应性、共识性与乡土性.并附带地澄清了一些可以预知的误解。其次,采用“理想类型”的方法,将行政法治原则的地域化归结为形式性、实质性与整合性三种理想类型。再次,探讨了导致行政法治原则地域化的制约条件,作者选择了民主体制、分权结构与理性观念这三个因素来解释行政法治原则地域化的成因。最后部分是余论,作者罗列了几个在正文中不便表达、但并非不重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行政程序法治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与前提.我国的行政程序法治在观念上、立法上、执法和司法审查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转变观念、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严格程序违法责任和按照法治政府的要求改善当前的行政程序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玲芝 《时代法学》2004,2(6):59-6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建设一个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又以行政公开为重要标志。因为行政公开不仅是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存在前提、重要工作,亦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要有与其相对应的思维方式.行政法治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难点,考量行政权力是否运行良好的标准之一在于行政主体是否将行政法治思维融入到行政活动之中.本文指出行政法治思维是现代行政权健康良性运作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行政立法与行政执法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僭越刑事司法权的问题。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法定区分、严格规制国家刑权力的随意适用情形,确保行政法治而实现社会法治。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治与行政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治在行政法领域体现为行政法治。行政法治与行政自由裁量权密切相关。严格规则主义否认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机动法治主义主张政府除依法行政外还应机动灵活地处理行政事务,依法行政与行政自由裁量权二者相互补充。为了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我们应以法治原则限制其范围,设置合理的行政程序规则,建立健全事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行政恶法对行政法治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它对抗法治大系统、违反宪法精神、侵害公众利益。然而,只要行政法的制定存在于特定的社会阶层中,只要行政法的适用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中,行政恶法就不可避免。为此,就存在一个对行政恶法怎么处置的问题。在我国实在法中应当确立行政恶法的概念,并附有立法机关尤其是最高立法机关对行政恶法进行处置的权力;行政系统应当建立自我纠错机制,自行对行政恶法进行处置,这样的处置机制必须与相应的行政问责结合起来;社会公众可以对为恶的行政法规范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3.
建立精简、高效、负责的法治政府,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行政管理水平,是构建区域发展法治环境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原地区的行政管理及其体制均存在一些缺陷,与中原崛起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我们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行政体制及权力配置改革、机构设置法定化、行政观念转变、加强行政执法等多方面努力,尽快构建推动中原崛起的法治行政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治与行政立法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法治可以分为广义的法治和狭义的法治。狭义法治的要素是 :立法必须遵循程序性规则 ;法律体系具有透明度 ;法律必须具有前瞻性 ,相对清楚、统一和稳定 ;执行法律公正 ;法必须为民众合理接受。广义的法治则融入了政治道德的因素 ,它可分为自由民主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集体主义法治等几种类型。中国的法治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类型 ,并朝着狭义法治标准的方向前进。中国要实现法治有许多工作要做 ,其中改革行政立法就是重要方面之一 ,它包括限制对行政立法的授权 ;约束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与规章的权力 ;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设立违宪或专门审查机构解决立法的不统一问题 ;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等等。  相似文献   

15.
邓连引 《法制与社会》2011,(8):157-157,184
市县政府法制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法治政府构建的整体水平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建设法治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关键,已经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体制保障。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对市县政府法治建设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市县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6.
吕成 《法治研究》2009,(4):65-69
“公务员听讲座打盹被勒令停职”在正当性与合法性上均存在疑问,其折射出来的是内部行政法治的欠缺。完善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认真对待内部行政法治,是建设法治政府,实现行政法治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代际间存在着不可斩断的有机联系,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和持续不断的发展,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同样也应贯注于行政法治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输入,将引发行政法治的变革,推动行政法治适应性升级,引领行政法治走向理性与成熟.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正朝着行政法治的方向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行政立法缺位与过滥并存、行政执法主体交叉分散、行政监督与救济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为此,应加强行政法治建设,行政法治是一国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社会是行政法治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通过法治来实现并保障其运行和发展。行政法治理论契合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应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平衡权利和权力的关系、完善法治社会的法制基础以及司法审查制度等方面来推动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以实现行政法治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凡 《法制与社会》2011,(15):138-139
行政程序是现代法治的一个核心要素。行政程序制度不仅给行政权力的运行提供了一个科学、民主的载体,行政程序制度建设,也是现代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又由于长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制建设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程序的价值定位探讨,提出和展现行政程序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观,并进一步引申出其在现代法治中存在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行政决策是众多决策中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行政行为,其单方面性、强制性等特点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影响巨大。行政决策中对自由裁量的规定缺乏法律条文的规定,使得自由裁量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近年来我国由于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视,建立科学、民主、法治的政府要求依法决策,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实质就是行政决策中的自由裁量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