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49-1999:中国青年婚恋性观念的变动轨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50年,就其总体而言,是中国历史上青年的婚恋性观念变动最为引人注目的50年。伴随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即1966年以前的“文革”前时期;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人口及其文化变迁,青年的婚恋性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不同历史时期在有关青年婚恋性观念变动的定量研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即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定量研究资料较多,而在此之前,尤其是“文革”时期…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5 0— 60年代的公安文学处于萌芽之中 ,“文革”十年是公安文学的空白时期 ,  “文革”后的公安文学充满了沧桑感和历史的反思。此后公安文学呈百花齐放之态势 ,其中两条线索代表了 80— 90年代公安文学发展的主潮 :一条注重描述人的心灵历程 ,在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另一条重现了现实主义的辉煌 ,展现的是新时代的风貌和广阔的社会画面。  相似文献   

3.
社会稳定,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压倒一切的需要。中国经历了“文革”前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后来发展成为达10年的大动乱;又经历了80年代末的社会动乱,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事实证明,没有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健康有序的社会大环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是一个空谈。  相似文献   

4.
0年来,中国青年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念,规定了青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参与动力、内容和行为性质与方向。中国青年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特别是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呈现出一种由不自觉到比较自觉,由...  相似文献   

5.
1985年秋,我调入民盟省委机关做专职工作。此时,改革开放已进入波澜壮阔的历史新时期,我有幸亲历了山东民盟在改革开放年代中的健康发展。山东民盟经历了"反右"、"文革"的反复折腾,元气大伤。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盟员总人数,已经从1957年的1187位萎缩至744位。  相似文献   

6.
"文革"后期以及两年徘徊时期,陈云积极倡导要研究和利用资本主义,为制定改革开放决策塑造了政治舆论;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为制定改革开放决策指明了基本国情;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为制定改革开放决策搭建了组织平台。  相似文献   

7.
"文革"后期以及两年徘徊时期,陈云积极倡导要研究和利用资本主义,为制定改革开放决策塑造了政治舆论;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为制定改革开放决策指明了基本国情;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为制定改革开放决策搭建了组织平台.  相似文献   

8.
曹嘉懿 《现代领导》2004,(10):16-17
中国20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也孕育了不少新的社会问题。进入WTO后的中国,虽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在框架时期。许多领域的壁垒还很坚固,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完善,一切还有待于不断的努力之中……中国要融人世界经济,贸易要与国际接轨,面临的问题依然是十分严峻的。  相似文献   

9.
《同舟共进》2013,(2):3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拉开了被后人称之为"80年代"的序幕。"文革"的历史后遗症——文化贫瘠,催生了20世纪中国的一次文化高潮。知识分子重登历史舞台,朦胧诗歌、伤痕文学、探索电影、哲学热、美学热、沙龙聚会……不断刺激并愉悦着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见证并烙印下那个年代的社会特征。北岛就曾在访谈中评价道:"每个国家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高潮,比如俄国20世纪初的白银时代。80年代就是中国20世纪的文化高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黄金时期。此间,国家大法不断修正,各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应运而生,由此推动国家建设一步一步走向辉煌。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尽管经过了1979年和1980年两次修正,但因"文革"的影响和时  相似文献   

11.
陈建坡 《传承》2009,(4):12-13
"文化大革命"分期问题的探讨是"文革"史学研究的基础,三十年来,间或有学者对此发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集中于"文革"下限的阐释方面。从当前学界和党中央的有关精神来看,两年"徘徊"时期似应划归"文革"时期。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大革命"分期问题的探讨是"文革"史学研究的基础,三十年来,间或有学者对此发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集中于"文革"下限的阐释方面.从当前学界和党中央的有关精神来看,两年"徘徊"时期似应划归"文革"时期.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逻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铭英 《湖湘论坛》2002,15(3):59-61,68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它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从结束十年动乱、开始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新时期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发展主要是围绕要不要集体主义,即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有没有现实合理性而展开的。其具体表现是回应思想道德领域的否定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思潮。“文革”结束后,随着思想文化领域拨乱反正的进行,人们不满于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极左解释和实…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区别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国特色"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江泽民始终坚持市场经济、胡锦涛继续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在理论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前,告别"文革"浩劫不久的中国,徘徊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中国,究竟向何处去?邓小平在1978年给出了黄钟大吕般的答案——"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寒冬季节中的思想先觉,唤醒了迷惘中的国家。1978年12月。在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形成共识,载入决议。这标志着,"民主"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现代转型, "少年"、 "青年"作为现代性的特征被反复强调. "青年"象征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富有批判精神,并被赋予青春期反抗、内在冲动和乐观主义等特征,同时又包含了偏激、破坏、狂热、粗暴的先锋精神.新文学运动一直延续着"青年"的特征.从五四文学到左翼文学,从延安时期的工农兵文艺到"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文化.都可以看作是"青年"精神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体现.但经历了"文革"后,中国社会结束了"青春期",逐步进入了告别理想、崇尚实际的"中年期".进入"中年期"的文学的特征是以中年作家的创作为主体,作家逐渐形成自己的成熟风格和对社会的稳定看法.他们不再以理想主义为动力,而是沉入民间大地,履行独立的批判功能,同时也存在着隐患.在21世纪,对照研究两个"新世纪"的文学特点及其精神,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世纪文学的特征、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寻求未来文学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文理论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区别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国特色"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江泽民始终坚持市场经济、胡锦涛继续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在理论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对“80后”特征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80后",如今已进入成人阶段--"80后"青年已整体步入社会.与改革开放年代几乎同龄的"80后"青年在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和转型中成长,30年中的重大改革事件都对"80后"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们身上烙下了时代变革的深刻印迹.  相似文献   

19.
<正>后备干部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创新。后备干部制度产生于1980年代初期,那是革命战争经历的政治精英向和平年代成长的政治精英新老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辉煌的三十年.伴随这一历史进程,中国保安业也历经二十四个春秋。纵观保安业发展历史.感触颇多。1984年.深圳蛇口成立了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虽然当时保安公司在规模或经营上比起今天显得有些"青涩".但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增添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画卷的新篇章。80年代中期.中国保安业采取的是"以辅养主.多种经营"的运作形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只有公安机关才能开办保安公司.且受当时全民经商的影响,保安公司迅速遍地开花.保安服务涉足工、商、贸等经济活动.随处可见身穿"五花八门"服装的保安员,这种无序发展,在当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1998年,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