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峰 《新青年》2007,(6):44
我和赛赛住在同一寝室,又是好朋友。我学习成绩优秀,赛赛在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总是来向我请教,而我也总是耐心地给赛赛讲解。一天,赛赛拿着一本高等数学书来找我:"嗨,给我讲讲这道题。"我一时没有回过神儿,无精打采地说:"我也不会,你问别人吧。"赛赛看出我心情不好,所以,耐心地问我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但那天因为家里出了点儿事,我说起话来极不耐烦:"你烦不烦呀,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干嘛老来打搅我?"赛赛吃了闭门羹,小脸儿通红,脸色马上晴转阴了。她说:"有什么了不起,摆什么臭架子,不就是嫌我学习差、瞧不起我吗?"她愤愤地走了。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82岁的老人,在这个夏天的第一场雨季过后走了。这个老人叫柳萌。他和这个世界分手的时间是2017年6月26日上午7点15分。人走了,他写的文字留下来了,和他有关的友谊的主题也将长留大家心间。他赠送的书,他发表的文章,他留在微信里的语音,他转发来的各种链接,他组织的各种活动,其实都还在,只有他走了。这一走,将没有回来。柳萌老师走得那一刻,没有风雨,天高云淡。柳老住院时,刘建军老师和我约定  相似文献   

3.
一位著名的雕刻家收了两位徒弟,大徒弟在拜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抱怨:"师傅,我是要跟您学习雕刻技艺的,是要做一位跟您一样出名的雕刻家,而不是每天去山上劈柴、捡柴、挑水等,甚至在石块上静坐五小时,不出声.来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是什么都没有学会啊!"  相似文献   

4.
那时候,我大学毕业刚刚工作一年,工资也不高,我做出这个决定,不是没有压力,但是看到母亲谦卑而企盼的目光,我知道自己别无选择。母亲浑浊的眼睛里涌满了泪水,她揽住我肩头,声音呜咽着说:“好孩子,你这都是代妈受的苦啊!”要给小弟买房子,不仅是因为母亲的要求,还因为小弟,小弟不是个健康的人。小弟小我两岁,母亲说他出生时其实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小男孩儿,眼睛大,皮肤白,3年前,我和母亲私下约定,由我出资给小弟买套房子。比我还漂亮。小弟3岁那年,突然发高烧,父亲不在家,母亲心急火燎地去村里的诊所找大夫,结果那个大夫用了过量的抗生素,小弟…  相似文献   

5.
曾外婆     
正在我们山东老家,没有儿子的人家被称为"老绝户"。而在我的印象里,没有儿子的母亲才被人称作"老绝户"。这种印象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其根据。当然,肯定是通过谁谁的事如实套来,以增加我这种"印象"的说服力。我不用去远处费劲儿地寻找这种"佐证",现成地,只要静下心来的时候,翻看我曾外婆的照片,就能翻出她——一个"老绝户"的故事。所以,我说,"老绝户"一词,是在我翻开我  相似文献   

6.
过年看画展     
正"春晚"有选择地看过了,亲朋好友的年也拜过了,……节日里还能干些什么呢?清晨,小儿子来电话约我去看画展。我问:"谁的画展?"对方答:"张大千的!"我立即愉快地同意了。我们来到中国美术馆——我已经几年都没有来过了——,停好汽车,便向展览楼走去。我想,肯定参观的人是不会多的,因为春节期间那种"乐翻天"的热闹活动,实在实在是太多了,那里有吃有喝,有说有笑,有打有闹,有燃有放,谁还能被这种平平  相似文献   

7.
正游台北必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而观赏从北京故宫迁移到此的60万件宝物是我最大的心愿。依昨晚与重庆南开中学分别近50年的同窗王锡九的约定,由其夫人朱蕴女士引领参观。早上八时,锡九携其夫人驱车来到侨光堂,随后将其夫人和我送往直达位于北郊外双溪博物院的汽车站,随后他驾车上班去了,我请嫂夫人介绍此院的概况:朱蕴女士说,此院有十大镇院之宝:排名第一、第二分别为西周的"毛公鼎"及"散氏  相似文献   

8.
GULU 《新青年》2014,(5):22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我干吗?我选择一本书。理由呢?没有理由。场,指"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机场是个"场",只是在不同人的眼中,机场"翻晒"的是不同的粮食。在设计师眼中,机场是个交流场。建筑存在于交流之中,在全世界已建造了40多个机场的设计大师保罗·安德鲁认为:"机场首先是两个交通空间的交流,其次也是两个城市或两个国家的交流。"而形形色色的人在机场这个微缩的小社会里中  相似文献   

9.
雪小禅 《新青年》2005,(10):14-16
我是个爱情的流浪者。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可以让我永久地停留。我如此地不相信永远。没有永远,从母亲跟着那个男人走了以后,我相信没有永远,永远是朵已经在公元前凋谢的花朵,我们连它的种子都找不到。永远的东西只是死亡。就像凋零的花,永远地只是凋零了。我只说我爱你,绝不说永远。这个形容词永远不会用在我的词汇里。我对海棠说,海棠,我爱你。海棠却说,我永远爱你。我就笑了,我说,傻孩子,没有永远,你知道的。海棠在一家很好的单位做公务员,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爱上我,我是如此堕落而萎靡,像是开在暗夜的罂粟花,毒气芬芳,很多女人都会爱上我…  相似文献   

10.
正话剧《西花厅故事》已经正式演出了,我为什么要写这个剧本呢?现在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文学创作大约都应当是"有感而发"的,笔者在这里究竟有何现实感触呢?记得,作家贺敬之说过:"不要回避矛盾,一定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写矛盾,去思想化,去价值化,是绝对没有前途的!"认真想来,我们作家似乎应当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  相似文献   

11.
正怎么想起写《叩问》这样一部"反腐倡廉戏"来的呢?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去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位市纪委的宣传部长在闲谈时,对我说:"您能不能写个反腐倡廉的戏?现在的形势很需要。"我认真考虑着,但没有吭声。她又说:"您就写当年刘青山和张子善的事件,行不行?"我停了一下才回答:"让我好好想一想。"当时我想的是还要不要再写主旋律作品,尽管我过去写过不止一部。老实说,多年以来主旋律作品已经"主"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正"篆刻是一门没有止境的艺术",是段京良从事书法篆刻四十余年来最深的体会。作为萃文阁书法篆刻艺术的第四代传人,段京良为无数人治过印,却依然认为自己在探究艺术之路上。虽然已经退休三年,但段京良并没有因此而清闲下来",我是退而不休,搞篆刻没有八小时一说,是生活中随时随地想要做的事情。"他说":篆刻是体现中国文化的艺术。我希望可以进一步追求,多创作一些作品,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在北京琉璃厂历史悠久的萃文阁老店,段京良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那天傍晚,接到X君的一通电话,劈头就问:"今天你博客了吗?"我如实回答:"到你的"博客"遛了一圈,不错不错"。干什么事,总图个时髦。如今打招呼问:吃了没有?"离"了没有?已经是"老土";"博客了没有?"正摩登得如火如荼。记得,从寄信到电话,从电话到计算机,后来又上了网,就通过"伊妹儿(E-mail)"来交流,世界一下子变得咫尺之间,方便之极。接着,手机短信与"BBS"、  相似文献   

14.
海门之恋     
很快就习惯了没有地铁的日子,习惯了这座甚至没有火车站台的城市.它热情的阳光,就像这座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市容,干净恣意地撒在行人的身上.最让我舒心的是这个城市的陌生,没有人来烦我,公司的员工都知道,我只是总公司派来搞市场调研的.我似乎远离了尘嚣.  相似文献   

15.
春节感怀     
正春节过去了,心头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唉,又老了一岁!我都有点儿害怕过年了,小时候我是那么地盼望过年!时间就像一条长河,无声无息地流着。你盼望也罢,害怕也罢,来的终归来了,去的终归去了。记得姑姑过50岁生日的时候,曾骄傲地对我说:"咱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如今,我也快50岁了,怎么就没有那种骄傲的感觉呢?记得从前在驾校学车的时候,一个小姑娘喊我:"大爷,请往旁边让一让!"我吃了一惊,我有那么老么?!  相似文献   

16.
冠豸 《新青年》2015,(1):52-53
我想,他最需要的一定是《朋友》,就像歌里唱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忘忧草,忘了就好,梦里知多少,某天涯海角,某个小岛,某年某月某日某一次拥抱……"简安南伫立在窗前,深情吟唱,他根本没有注意到已经站在身后的我。"什么歌?唱得真好听。"我由衷地赞叹。晚自习前,我早早来到教室,没想到简安南比我早来了,更没想到,我听见了不爱说话的简安南在唱歌。我说的是真话,简安南却脸  相似文献   

17.
青藤书屋伫立在风雨飘摇之中已经很久很久了。当初,它也许就很落寞,如今,它依旧清寂。它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前观巷大乘弄10号,这个弄口不太惹人注意。弄子狭长而幽深,有一株青藤蔓爬在墙头,斜风细雨将它洗涤得青翠欲滴。我踽踽独行,只有伞上和脚下索索有声。轻轻地跨进院门,里面悄无声息,我惊恐地退了出来,踌躇了片刻,嗓子弄出点声响,好给自己壮胆。这下有了回音,是绍兴口音:"有人来了。"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2002,(8)
星期天,我外出办事儿,路过单位,顺便上楼去取本书。我本想拿了书就走人,可我刚想从座位上站起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就又把我拽了回来。我拿起电话,是个湖南的小伙子打来的,听声音有二十五六岁(他死活不肯告诉我他的姓名和年龄)。他说:“是细雨姐姐吧?嗯,你的声音跟我想像的一模一样(细雨想:声音会长什么样?),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能力解答好我这个问题。”细雨想:我就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事物!——快说来看看!  相似文献   

19.
点兵 《新青年》2007,(8):50-51
在和平年代,好男人就是要做个让人感动的人。为人处世,最温暖的评价当然是"你让我好感动!"记得,男人社交,派送的最时尚礼物是"感动"。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感动。在大家没有机会围坐在一起烤火的年代。"感动"就取代了"激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情绪。这是繁华盛世,没有什么堵枪眼炸碉堡的惨烈壮举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现在喜欢注视一朵花的开放,喜欢  相似文献   

20.
罗西 《新青年》2006,(9):42-43
我们家的钟点工是对夫妻. 这天,只来了女的,曹姐.我问:"你丈夫呢?"她一边脱掉帽子放在鞋柜上,一边沉痛地说:"他病了!"看她神情哀怨,还在抹眼泪,我很吃惊,便关切起来:"什么病呵?""感冒了!他是从来不生病的!"她停下来,认真地说,她真的是由内而外的担心.我确实是忍俊不禁,这算什么,把她吓得那样花容失色.她还是坚持说:"他是从来不会病的!"他们长年累月地揽活儿干,他们真的没有空儿或者不习惯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