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政策瞭望》2007,(4):50-51
徐祥临撰文提出了与樊纲等经济学家相反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收入差距现在必须且能够缩小。其基本思路是:清除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教条对我国宏观决策的负面影响。这一教条的要害是漠视农民进而是所有穷人的劳动权利,这个权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有所劳,二是劳有所得。  相似文献   

2.
乔凤岐 《传承》2010,(12):22-23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制约农民企业家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但根本的问题是要下决心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表明 ,强化农业 ,还得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繁荣农村 ,还得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 ;富裕农民 ,还得大量减少农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必须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着眼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局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努力提高“四个比重” :正确处理好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较大幅度地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 ;处理好农业内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系 ,提高养殖业在农业内部…  相似文献   

5.
破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少、农村发展慢为核心的"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城乡差距过大,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就业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公共投入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等."三农"问题的成因是历史上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偏差导致的农村资金流失多、农民税费负担重,制度原因造成的生产效率低等等.解决"三农"问题应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入手,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系统,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促进农民增收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自己的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相对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约束,新农村建设已是势在必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总结国内外经验并按照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相应走出一条“城市链接新农村”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从我国特殊国情出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发挥政府与农民这两个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正>权利也许是更好的观察角度,包括经济的权利、社会的权利、政治的权利等等。或者说,农民是先进还是落后不重要,重要的是农民是否应该有这样的权利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尊重农民和基层首创精神",这是很重要的提法。在许多人看来,农民在政治上是保守的。翻检一些经典理论,这种"保守"已是定论。在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降,关于农民保守的理论判断,同  相似文献   

8.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志坚 《湖湘论坛》2004,17(2):72-73
“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头 2 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农”问题恰如一只“拦路虎”阻碍了我们的行程。因此 ,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难点在农业 ,重点在农村 ,焦点在农民 ,而要解决目前农业已存在的这些问题 ,就必须尽快打破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本文主要从四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 ,联系历史成因深入分析 ,并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和途径。一、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 ,它包括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两个方面 ,其中二元经济结…  相似文献   

10.
宿瑞金 《前沿》2003,(12):93-95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重要因素。可以从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抓好减负工作等方面入手 ,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民经济发展权是农民平等参加社会经济生活,并平等地享有经济发展收益的权利。其主要包括农民财产权、经营自主权、土地发展权以及就业发展权等权利,实践中这些权利保障严重缺失。主要原因在于二元体制障碍、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保障阙失以及农民主体意识低下等。保障农民经济发展权,不仅要消除歧视,保障农民平等发展权,而且要完善农民产权制度,保障农民发展之基。同时,要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保障农民发展帮助权。  相似文献   

12.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又面临突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要全面建设包括百分之七十农业人口在内的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的小康,而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又在于加速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同志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①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并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南.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呈现出明显二元经济结构,这导致农村金融资源普遍匮乏,金融基础薄弱,与城市金融存在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由于长期坚持"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模式,城乡发展之间的结构性鸿沟十分明显。最近出现的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等"新三农问题",亦导源于此。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在推动城市、城镇经济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为中国工业化、市场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但这种发展模式是以牺牲农民的权益为代价的,必须弱化并最终破除。要尊重农民权益,切实保障农民工权利实现;统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加大农民向非农民转化步伐;不断推进农村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贫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思考王关区我国现实的国民经济结构呈多重或多层的二元经济格局,即现代的城市和传统的农村,先进的工业和落后的农业,发达的东部和欠发达的中部,不发达的酉部,富裕的农村和贫困的农村等并存。且先进与落后,富足与贫穷的经济社会综合拓展力之差...  相似文献   

17.
陈慧女 《求索》2014,(9):35-39
通过考察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发展转换面临的困境,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基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考量,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和发展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提高农业部门生产效率,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有效途径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民待遇的阐述,探讨了我国农村人口的国民待遇问题。虽然我国在各项制度和政策上,放宽了对农民的限制,但是在很多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也就是,农村人口在很多领域,是缺乏国民待遇的。作者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我国农民国民待遇缺失的主要原因,要使社会发展和进步,应该从制度上入手,让农民享有跟城市居民一样的权利,享有更多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改革的内容 ,绝非土地物权制度所能够完全包含。家庭承包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以土地经济利益诱导性配置为核心内容的帕累托改进 ,但是实际上还存在很多的“非帕累托改进”因素。农村制度变革必须与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农民的意识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相吻合 ,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坚持渐进式变革模式。农村土地的权利结构本身也必须与农村社会传统与经济结构相协调  相似文献   

20.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 ,可论溯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一是“多予”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二是“少取”,减轻农民的负担 ;三是“放活”,通过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