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于1998年10月5日加入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个世界性的组织并成为缔约国,根据该公约规定,在我国是否实行沉默权制度,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议论。实行沉默权是世界法制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是积极的、进步的,也是中国将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由于沉默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保障人权,又可能放纵犯罪分子,可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所以,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并用法律予以确认,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必将对我国刑事侦查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沉默权的含义对沉默权的含义各国规定不一,尚无最后定论。《公民…  相似文献   

2.
沉默权制度:中国司法改革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沉默权制度,是我国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也是无罪推定原则和对抗式诉讼结构的要求,它有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沉默权制度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使沉默权制度有了植根的土壤;实行沉默权制度的物质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形成了沉默权制度生存的法治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权利与效率的关系看“沉默权”的取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应否赋予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沉默权,或者说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应否引入沉默权制度,已成为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与我国公安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有关于此的争论中,有人主张“沉默权势在必 行”,有人则认为“实行沉默权弊大于利”。前者的理由主要是,沉默权制度的引入将大幅度地减少刑讯逼供现象,从而充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避免司法人员过分依赖口供定案,以及提高审讯的文明程度等;后者则认为,沉默权会限制侦查人员的审讯活动,影响侦查…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是一个无法让人沉默、无法让人回避的话题。通过借鉴、引入沉默权制度,不断深化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作为借鉴之用,我国就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即有条件或有限度的沉默权制度,适时引入、规范适用。  相似文献   

5.
法理学视角下我国沉默权制度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沉默权制度。通过对沉默权制度的考察和价值判断来论证其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当然,沉默权的移植要考虑其精神及我国的实际情况,避免法律移植过程中的片面化和理想化等负面因素。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建立沉默权制度,侦查阶段是建立沉默权制度的重点,沉默权的内容应予以明确界定,沉默权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的案件。  相似文献   

6.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规定"受刑事追诉的人不得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者强迫承认有罪".这就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强调并遵循的"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之原则,由此延伸出沉默权.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的法律制度、司法活动也不可能超然地游离于国际普遍规则之外,在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势在必行.为此,必须改革我国的刑事讯问工作,如设置沉默权告知程序,加强对讯问工作的监督和控制等.  相似文献   

7.
陆昱江 《桂海论丛》2008,24(3):84-86
能否建立和施行沉默权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对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具有迫切的意义。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建立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享有沉默权。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者对刑事指控保持沉默的权利,沉默权是随着现代人权和民主的发展而被提出的,它最早源于英国,美国首先移植了这一制度,并在宪法中予以确认。二战后,人权保障问题逐渐走向国际化,沉默权制度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普遍确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一制度在中国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沉默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①不被强迫自证其罪;②有权拒绝陈述;③不应因拒绝陈述而被作出不利于已的法律推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目前没有规定沉默权制度(以下把刑事诉讼法简称刑诉法)。相反,我国刑诉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我国刑诉法对沉默权没有确认,笔者以为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享有沉默权。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9.
刑侦强制措施作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发现证实犯罪的侦查手段是得到法律肯定的,然而现阶段公安机关在运用这种国家公权力进行案件调查时却侵害了公民的私权利——沉默权。本文从公安机关刑侦强制措施施行的现状及缘由,分析在我国现阶段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并提出构建我国刑事侦查中沉默权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公民人权意识的觉醒和刑事司法制度逐步向刑事司法国际标准靠拢,尤其是我国自1998年10月5日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来,沉默权问题已成为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一个焦点,其在中国的确立将是大势所趋.本文仅对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及其对刑事侦查工作的影响作一前瞻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介绍了沉默权制度的历史由来,阐述了在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的现实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开始实行并逐步扩大社区警务工作,在社区的犯罪预防方面实行了一种新型的工作制度,即社区犯罪预防守望相助制度。其目的:一是使警务工作进一步向社区和居民倾斜,二是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犯罪预防方面的作用。该制度已经在美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在理念与目标、组织架构、运行程序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为维护美国的社区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分析美国实行社区犯罪预防守望相助制度的背景、基本理念、原则、项目构架以及该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对我国的社区警务工作,特别是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鹏程 《传承》2009,(24):156-157
沉默权是国外刑事诉讼制度中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权利。根据此项权利,犯罪嫌疑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沉默权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禁止刑讯逼供、正当程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沉默权能否被写入我国能否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诉讼中能否赋予嫌疑人沉默权不仅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有关,还需要与沉默权有关的一系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 ,特别是我国加入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 ,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以及侦查工作中的一些措施与权利公约和法制建设的矛盾显现出来 ,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刑事沉默权问题已经引起了法学界和司法界乃至社会公众的广泛争议。笔者从侦查的角度 ,对我国引入沉默权进行未雨绸缪的分析探讨 ,力图在人权保障和提高侦查效率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即结合国情有效有限行使沉默权。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规则作为西方法律制度演化、发展的产物 ,是西方法律制度结构性特征的体现 ,它和其社会文化、政治生活中的价值观选择密切相关。法律制度的具体机制、社会价值观等构成了沉默权制度的核心内容。而当前对沉默权制度的解读更多地是在建构论唯理主义的方法论指引下进行的 ,正是这样的思维进路导致了对法律制度文化意义的遮蔽。  相似文献   

16.
沉默权是国外刑事诉讼制度中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权利.根据此项权利,犯罪嫌疑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沉默权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禁止刑讯逼供、正当程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沉默权能否被写入我国能否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诉讼中能否赋予嫌疑人沉默权不仅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有关,还需要与沉默权有关的一系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叶云江  崔卫军 《前沿》2007,(2):121-123
文章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出发,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口供证据的证据地位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在我国应否建立沉默权制度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我国现阶段不需要建立沉默权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试论沉默权与我国刑事诉讼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梅 《前沿》2005,(11):139-140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是否要建立沉默权制度,是司法部门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学者们争论比较激烈的焦点。本文基于国情,借鉴吸收外国的沉默权制度,着重阐述“特殊情况限制型”有限沉默权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沉默权与侦查讯问权进行必要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确立“侦查讯问权优先,合理保障沉默权”的有限沉默权制度,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制度身为国外诉讼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获得了较大范围的认可与运用,其在司法实践和法理研究及中外法制史中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随着我国法治与人权保护的进步,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