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爱的马老师:您好! 我是个高三男孩. 我是个胆小的人,我有个毛病就是见人紧张. 以前还能与人比较正常的交往,只是在众人面前说话时会感到紧张.初三的时候,一次老师教一个英语单词,这个单词正和我的绰号谐音.当时就有很多人看我,我就非常紧张.我的紧张被同桌看见了,对她就更紧张脸红.后来发展到对其他同学也紧张脸红,躲躲闪闪了.  相似文献   

2.
老师:您好!我是中学女孩。最近,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有一些不正常现象。我明明是个女生,可是我发现非常讨厌男生,连跟他们说话都没有兴趣。相反,我却非常喜欢女生,特别是我旁边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她在的时候,我很爱呆呆地看她;她不在的时候,我好像若有所失。当我和她一起玩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黄健 《新青年》2007,(8):31
上中专的时候,因为好奇,我学会了抽烟。白天不敢抽,怕被老师逮着。只有等到晚上宿舍熄了灯,生活管理员查房过后,偷偷地抽。每次抽完之后,我都会把香烟塞到被子的夹层里,小心地藏好。庆幸的是,一年下来,我抽烟从来没有被老师发现过。中专二年级的时候,我得了心肌炎,需要回家住院治疗。父亲到宿舍替我取行李的时候,是班主任薛老师陪他去的。我的床在上铺,当父亲踮着脚,把被子从床上拽下  相似文献   

4.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愚人一思考的时候,上帝就会微笑……于是就有了千奇百怪的人间万象.有的温馨,有的可笑,有的甜蜜,有的悲哀,有的惊喜,有的沮丧……这一切请容我慢慢道来,也请您慢慢品味……  相似文献   

5.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愚人一思考的时候,上帝就会微笑……于是就有了千奇百怪的人间万象.有的温馨,有的可笑,有的甜蜜,有的悲哀,有的惊喜,有的沮丧……这一切请容我慢慢道来,也请您慢慢品味……  相似文献   

6.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愚人一思考的时候,上帝就会微笑……于是就有了千奇百怪的人间万象.有的温馨,有的可笑,有的甜蜜,有的悲哀,有的惊喜,有的沮丧……这一切请容我慢慢道来,也请您慢慢品味……  相似文献   

7.
俗世女人     
1…… 舅妈只大我八岁,所以我们的关系更介于长辈和平辈之间.后来发展到她一和舅舅吵架,就打电话给我. 其实她说话声音大,语速快,每次和舅舅吵架,都占上风.但还是要打电话给我叙述一遍事情经过.我有时就笑,说今天这事不是我舅舅的错吧,怎么看也是你在胡搅蛮缠,太不讲道理了. 她好像遇着了个老古板一样地惊呼,然后说,两个人还讲什么道理,哪天到我真要和他讲道理的时候,你就不用叫我舅妈了.  相似文献   

8.
小菡老师     
唐俊峰 《新青年》2005,(9):34-35
10年,那座小学依旧平卧在黄家镇的西头。10年前,我就在那所小学读书。小菡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只做了一年的班主任,后来,她就被开除了。小菡老师很美丽,高挑单瘦,大眼睛,双眼皮,睫毛很长。那双眼睛,总是很温情,所以小时候,她发火训我们时,我们也不怎么害怕,还敢盯着她美丽的大眼睛。不过现在,我肯定不敢盯着看那眼睛了。因为在那种眼睛里,永远也没有责备和嗔怒,有的只是期待和关爱,就像现在,我很失败,每次离开家都不敢回过头来看送我到村口的母亲。小菡老师教我们语文。10年前的老师,在学历上的要求不像今天那样严格,小菡老师只是高中毕业,我1…  相似文献   

9.
她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就分配到小学做了一名语文老师.一段时间以来,她发现班上有个女孩,情绪异常,每次坐在课堂上总是低着头也不说话.老师提问题也不举手回答.她明显感到女孩心里有事.  相似文献   

10.
小荷 《新青年》2004,(1):36-37
又到了换季的季节,我把那些裙子洗好,准备放起来了。夏天这么快就过去了,是应该把那些裤子拿出来的时候了。这样的下午,几乎是每年都有的。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2003,(9)
细敬的细雨:你好,我是一个23岁的男青年从小到大,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我是个“大舌头”,平时讲话发音不清,别的音还差点,惟有“1”音总是被我念成“n”。小时候,我是个活泼的孩子,有一次在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让班上每一个同学都到黑板前去大声朗读拼音字母,轮到我时,却怎么也过不了关,总是将“1”音念成“n”音。于是,老师当着众多同学的面把我批评了一顿。我气得流下了泪水,我心里真是不服呀,明明我那样念了,可为什么还是念错了呢?班里的同学都笑得合不拢嘴,我的脸真是丢尽了。从那以后,一到老师叫学生回答问题,我的心就“怦怦”地乱跳,我担心再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从此以后我不敢和别人说话、聊天,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沉默不语、不说不笑的小男生,一直到今天我成了一个大小伙子,我仍不愿意在人前讲话。  相似文献   

12.
子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也是我较要好的一个伙伴,一年级时我们就在一个班上,她是班长,学习特别棒,只是穿得很破很脏,头发整天像枯草一样乱,不像个女孩子。她胆子很大,从没见她怯过生。刚开学那会儿,大家互相都不认识,谁也不跟谁说话,而她却很大方地主动与同学们说话,老师提问问题,全班只有她把手举得老高,半坐半站地耸在桌子上,嘴里还嚷着:“老师,老师!我会!”或许鉴于这一点,老师让她当了班长。叶子家与我家不太远,一个在村东头,一个在村西头。她经常上我家找我玩,母亲说她是个苦孩子,便常留她在我家里吃饭,有时还特别偏疼她,她的碗盛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13.
执子之手     
张港 《新青年》2005,(12):32
那一年,染了可怕的眼病,眼睛被蒙着,一切全是黑的。我感觉到自己完了,自己将永远在黑暗之中了。一个很静的时候,猛的上来一阵冷,一阵恐怖,我想大叫大喊,想跳起来,想挖了自己的眼珠。就这个时候,一只手来了,软软的,热热的,一触我就知道是她。妻子说:“没事儿,没事儿,我在这儿呢!我在这儿呢!”小小的手,用劲攥我的手。有了她的手,恐惧全没了。听她絮絮地讲着外面的事,脑子里忽然现出那句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十多年前我就背熟了。当年老师讲《诗经·邶风·击鼓》时,其它全不经意,只是到了“执子之手”,老师停…  相似文献   

14.
马老师: 您好!早就想给您写信了。因为我的心理出了问题。我看过您写的《爱上了老师的女孩》,而我恰恰相反,是一个爱上了老师的男孩。自从上初一,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到了初二她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虽说她是班主任,可是我一点也不怕她,因为我从心里喜欢她,她很爱笑,笑起来好看极了,我平时喜欢在日记里写些自己的心事,她就经常给我写评语,比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抬头看远方,胜利属于你!……”到放假的时候,我就把那些评语剪下来珍藏。有一次春游,我还和她照了一张合影,就这样,我就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地暗恋上了她.我该怎么向她表白?我怕,因为她是我的老师,表白了以后我怎么上课呢? 现在我上初三了,她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我开始很高兴。后来我发现她对我越来越冷淡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脑子一片空白,在这岔路口,我不知该继续追寻,还是该放弃?我有一个念头,要她当我的姐姐,不知这样如何?请您指点迷津。困惑的男孩曹会元  相似文献   

15.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愚人一思考的时候,上帝就会微笑……于是就有了千奇百怪的人间万象.有的温馨,有的可笑,有的甜蜜,有的悲哀,有的惊喜,有的沮丧……这一切请容我慢慢道来,也请您慢慢品味…… 狗急了就要跳墙,话儿虽然糙,可是却是这么个理儿.人一旦失去理性,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当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风暴,不仅让穷人更穷,富人的财产也大大缩水,变得比以前"穷"了起来.穷人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不停地追问,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呢?可是有些富人却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读初中的时候,我对考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尽管我对做作业、上课回答问题之类都感觉轻松,可是一到考试关头,特别是比较重要的考试,就如临大敌,心里慌恐得特别厉害。卷面的那些平时都轻车熟路的题目似乎一下子就变得让人不可捉摸起来,每做一个题目心里都没有底,于是做了一遍又一遍,越做越没有把握,而心里就越感慌张。所以每次考试心里都怦怦地猛跳个不停,每次考完试后都是一身虚汗。考试的结果自然也不让人满意,好多答案原本都是做对了的,却又被自己改错了,有时甚至连试卷都没做完就已经到了交卷的时候了。每次老师拿着我的试卷时,总是满脸的疑惑。  相似文献   

17.
咨询台     
保罗 《新青年》2007,(3):56-57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是在我们左邻右舍里第一个安电话的。我至今还很清晰地记得那擦得锃亮的挂在墙上的电话匣子,闪闪发光的接听器挂在匣子边上。我还太小,够不着电话,可是,我常常好奇地听妈妈对这电话匣子说话。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在这个神奇的匣子里,住着一位神奇的  相似文献   

18.
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看书多了,也就萌生出自己试着写的念头。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已经开始教写作文。我特别喜欢上作文课,那些看书时弄不懂的问题,在作文课上,老师都会为我解惑,让我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9.
两个老师     
我在乡下插队时,始终由下放干部管理,我们对他们,统称老师。我是1973年6月7日,初中毕业到乡下插队的。头一年,管理我们的下放干部叫谭炳焕,是八机床研究所的一个技术员,广东人,30岁挂零。在我们这些北方人眼里,谭老师是典型的广东佬,清瘦、高颧骨、古铜面色,一嘴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听他说话,费劲。谭老师和我们同吃同住,还同劳动。生产队里头头儿们,对谭老师十分客气,因为他白给生产队干活儿,工资由八机床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姜米粒 《新青年》2007,(8):46-47
舅舅的小名叫小礼子,我叫他小礼舅。我刚刚会说话的时候他去考沈阳音乐学院。他考试走的时候,背一个白布袋。我问,舅舅买粮去么?大家笑,白布袋里的胡琴也叽里咕噜地笑。一考就考上了,全省只考上他一个人。当然没有被录取,那个年代,家庭出身很重要。有艺术天分也没有用,没人理会他身上那点独有的、特别的、天赐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