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8月28日,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就关于举办《红岩春秋》杂志刊行百期座谈会的情况,向市委汪洋书记作了书面汇报,简要介绍了《红岩春秋》杂志创办17年刊行100期来,坚持“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以严谨求实、通俗生动的叙史文风,为宣传以周恩来、董必武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光辉业绩,传播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所培育的红岩精神,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进一步把《红岩春秋》杂志办成“资政育人的主阵地”的工作思路。汪洋书记对党史工作高度重视,对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30日,他在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情况报告上,对办好《红岩春秋》杂志作出重要批示:“希望继续秉承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将《红岩春秋》塑造成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汪书记的重要批示,突出强调了《红岩春秋》的办刊宗旨——“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确定了《红岩春秋》的发展目标——“塑造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这是市委对本刊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职责,体现了市委对本刊的殷切希望!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我们惟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2.
邓颖超挥笔写下“红岩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落款时伫笔沉思。秘书提醒说,“写于红岩,于红岩”。邓大姐摇头否定,“不,不是!”然后写下“重返红岩”。本文为15年前重庆市委书记、市政协主席满含深情之作。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红岩春秋》2008,(2):96-96
《红岩春秋》杂志肩负新使命、探索新思路,以开放的思维、开阔的视野,进行了全新改版。改版后的《红岩春秋》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极大关注,许多读者朋友来信或来电,对《红岩春秋》改版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建议。我们格外珍惜这些宝贵的意见。在此,特辟“编读往来”栏目,传递广大读者的心声,并致真诚的谢意。我们希望这本走过19年历程的党史杂志,融入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智慧,在今后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红岩春秋》2006,(5):58-58
2006年9月1日,《红岩春秋》杂志刊行百期座谈会在重庆市委办公厅举行。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南方局历史资料研究编写工作小组组长李忠杰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红岩春秋》杂志编委会主任何事忠发表书面讲话,《红岩春秋》杂志在渝顾问、市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红岩春秋》理事会代表、作者、读者代表和部分区县(市)党史工作部门负责人共120人出席了会议。部分与会领导同志,从上至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红岩春秋》杂志在渝顾问于汉卿、张文彬、孟广涵、黄友凡、刘文权,《红岩春秋》杂志理事会理事长、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政委高福锁,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史研究室主任、红岩春秋杂志社社长周勇,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国平,重庆市委党史研究章副主任、《红岩春秋》杂志主编陈全。《红岩春秋》杂志刊行百期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纪念《红岩春秋》创刊三十周年5月20日,《红岩春秋》创刊30周年座谈会召开。作为全国范围内惟一一份集中学习研究宣传周恩来和红岩精神的中心刊物,《红岩春秋》目前已编辑出版210期,刊发文章2000余篇,刊发文字总量达2000余万字,成为中共党史资料库中的重要册页。同日,作为《红岩春秋》创刊3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永远的红岩"书画作品邀请展在王琦美术博物馆拉开帷幕。该展共展出文献类作品75  相似文献   

6.
正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八月,首届智博会在重庆召开之际,精心耕耘29载的《红岩春秋》迎来了200期。刊行200期,红色基因代代传。《红岩春秋》作为宣传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红岩精神的中心刊物,刊行200期,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是一个个红色基因的链接。翻阅着一期期的《红岩春秋》,目光抚过千万字计的刊文刊图,此时此刻,我们心怀感恩。29年间,人来人往。不变的,是那份传承红色基因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89年3月18日,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富积同志告诉我:市里正在筹办一本弘扬红岩精神的杂志,刊名为《红岩春秋》。嘱托我呈请聂荣臻元帅为《红岩春秋》题词。创刊在即、时间紧迫,叮嘱我尽快抓紧去办。同年4月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5月,是《红岩春秋》30岁生日。创刊30年,一路走来,《红岩春秋》始终在他们的关怀与关注中成长。他们来自各方,从原南方局老前辈到原川东地下党老同志,从重庆市级老领导到刊物的老社长老编辑,还有全国党史期刊同仁和热心的读者,都送来了最美好的祝福和希望。大量题词和贺信,带着浓浓的情意和热忱。感谢他们!《红岩春秋》将珍藏这份厚爱,肩扛使命,弘扬红岩精神,谱写历史春秋。未来的日子,朝着同一个方向,我们继续相伴。  相似文献   

9.
改版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朋友:在2008年早春,您会发现,第一期《红岩春秋》杂志伴着春天的气息,带着清新的韵致,来到您的身边。因为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凛烈冰雪,所以,这个春天更显得弥足珍贵。而此时,积19年深厚蕴藏、融新时期改革精神的《红岩春秋》,也以崭新的视觉,与您一起上路。  相似文献   

10.
<正>1985年,邓颖超同志最后一次重返红岩,题写了"红岩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在离开重庆时,她深情地说,红岩的事情就拜托大家了。随后,在邓颖超同志的关怀下,《红岩春秋》创刊,并成为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中心刊物。时光弹指一挥间,红岩精神却历久弥新,始终激励我们砥励前行。  相似文献   

11.
正《红岩春秋》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中心刊物。国际标准出版刊物号:ISSN 1007-4686;国内统一刊号;CN50-1009\D。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会员单位。国内外公开发行。汪洋同志在2006年为《红岩春秋》题词:"希望继续秉承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将《红岩春秋》塑造成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2.
正《红岩春秋》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中心刊物。国际标准出版刊物号:ISSN1007-4686;国内统一刊号;CN50-1009\D。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会员单位。国内外公开发行。汪洋同志在2006年为《红岩春秋》题词:"希望继续秉承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将《红岩春秋》塑造成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3.
责任与荣光     
<正>重庆,一座英雄之城。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中,培育和形成了光耀千秋的"红岩精神"。1989年5月,《红岩春秋》在此诞生。这是一本承载历史使命的党史刊物,以宣传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为主线,以宣传中共中央南方局为重点,是全国范围内惟一一份集中学习研究宣传周恩来和红岩精神的中心刊物。30载风雨兼程,《红岩春秋》始终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不  相似文献   

14.
正《红岩春秋》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中心刊物。国际标准出版刊物号:ISSN1007-4686;国内统一刊号;CN50-1009\D。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会员单位。国内外公开发行。汪洋同志在2006年为《红岩春秋》题词:"希望继续秉承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将《红岩春秋》塑造成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红岩春秋》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中心刊物。国际标准出版刊物号:ISSN1007-4686;国内统一刊号;CN50-1009\D。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会员单位。国内外公开发行。汪洋同志在2006年为《红岩春秋》题词:"希望继续秉承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将《红岩春秋》塑造成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红岩春秋》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中心刊物。国际标准出版刊物号:ISSN1007-4686;国内统一刊号;CN50-1009\D。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会员单位。国内外公开发行。汪洋同志在2006年为《红岩春秋》题词:"希望继续秉承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将《红岩春秋》塑造成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为了配合“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和重庆出版社及时组织编写、出版了一套《红岩精神丛书》。这套书共四本:《红岩千秋》、《血泪的嘱托》、《红岩精神三字歌》、《当代重庆人》。丛书立意新颖,取材严谨,通  相似文献   

18.
《红岩春秋》2016,(4):82
正《红岩春秋》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中心刊物。国际标准出版刊物号:ISSN1007-4686;国内统一刊号;CN50-1009\D。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会员单位。国内外公开发行。汪洋同志在2006年为《红岩春秋》题词:"希望继续秉承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将《红岩春秋》塑造成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红岩春秋》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中心刊物。国际标准出版刊物号:ISSN1007-4686;国内统一刊号;CN50-1009\D。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会员单位。国内外公开发行。汪洋同志在2006年为《红岩春秋》题词:"希望继续秉承以史鉴  相似文献   

20.
稿约     
《红岩春秋》2008,(3):73-73
《红岩春秋》以崭新的视觉在2008与您相约。走过19年历程,《红岩春秋》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对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征程,《红岩春秋》肩负新使命,探索新思路,以开放的思维、开阔的视野,进行了全新改版。新版《红岩春秋》在内容上,以厚重内涵和独特视角相兼,以历史文脉和人文风貌相融,栏目丰富,选题精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